千亿少林寺、万亿香格里拉!首富如何诞生在文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8 21:31 1

摘要:熊大寻策划机构认为“营销成就品牌,营销有两种最快的模式,一是高频,二是绝妙。”同理,产品、项目、景区和城市品牌也是这两种模式。少林寺和香格里拉吻合了这两条最快的成长模式。少林寺的成功是极小概率事件,是高频传播模式。上世纪8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成为全球

熊大寻策划机构认为“营销成就品牌,营销有两种最快的模式,一是高频,二是绝妙。”同理,产品、项目、景区和城市品牌也是这两种模式。少林寺和香格里拉吻合了这两条最快的成长模式。少林寺的成功是极小概率事件,是高频传播模式。上世纪8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观影人数历史第一!继而在全球范围掀起了少林武功热潮。持续数十年之久。少林寺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电影爆火是极小概念事件,全球报道是高频传播模式。达摩面壁的千年禅宗文化和电影《少林寺》的双重加持,加上数十年的IP策划运营,成就了千亿品牌价值的少林寺。

相较而言,香格里拉的成名要艰难许多。首先,“香格里拉”概念出处《消失的地平线》不到一百年。其次,没有影响力巨大的电影传播。第三,没有统一的集团进行品牌运营。所以,香格里拉的品牌成功比少林寺难一百倍。但是,香格里拉的品牌价值却超过少林寺。

关键在于,熊大寻策划机构提出的理念:营销就是说服和传播两件事。只有两条路可以最快达成说服和传播。一是高频,这需要天价广告费。二是绝妙,这需要天才级智慧。

高频就是高频率、不断重复宣传。通过高频宣传说服人,改变人的认知。也通过高频宣传达到广而告知的传播作用。绝妙则是最低成本的做法。通过多个巧合的天意说服人,又通过多个巧合的戏剧性让人自动口口相传。而且绝妙的说服力,远胜高频。它能让人在心理深处深信不疑,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高频说服是浅度说服,更高频的竞争品牌来了,你的信任就会转移了。但再高频的传播都无法战胜绝妙。比如,熊大寻策划机构的两个案例来举例:中国旅游日和中国徒步日广告语“5.19,我要走”,“5.19”的读音与“我要走”有三个巧合,绝妙即服。全国人都认为最适合作旅游日和徒步日。你设想一下,给你一年十个亿宣传另一个日子“3.16”、“7.20”、“9.15”……,你也打不过“5.19,我要走”!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再多的广告费也不可能让中国人违背天意。敬天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风花雪月,自在大理”是大理的形象概念,因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个巧合,绝妙即服。所以,不用花一分广告费,全国人都相信并知道“风花雪月”在大理。你一年花十个亿广告费宣传“风花雪月在大连、在青岛”,也没人相信。高频在说服上远远不是绝妙的对手,但高频在传播上确实效果卓著,人会无意识地跟着高频宣传走(有意识和思考时,绝妙立即就占了上风)。所以,没有绝妙的创意,你一定要有天价广告费。没有天价广告费,你一定要把创意做到绝妙。

香格里拉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熊大寻策划机构策划中甸时,找到了日月圣照、日月法帽、日月慧尖,三个巧合,绝妙即服。全世界都对香格里拉在中甸这一事实,深信不疑!香格里拉几乎没花广告费,就通过绝妙立即说服、立即征服,十年游客增长一万倍!创造世界旅游第一奇迹。香格里拉这一概念,不仅实现旅游大突破,更是带动了无数产业!

香格里拉红酒排名全国第一,最贵卖到一万多元一瓶。近期,来自香格里拉产区,由帕菲酒庄前庄主担任总酿酒师的宝庄在推出1680元/瓶的干红与干白后,更是推出了价值18800元的诞生地苏鲁,号称最贵的中国葡萄酒。

香格里拉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年收入140亿元。品牌价值108亿!郭鹤年当年创立酒店时,用的概念是“香格里拉”,故事是《消失的地平线》。中甸改名“香格里拉”,游客十年增长一万倍,被称为“世界旅游第一奇迹”。媒体报道《中国含金量最高的四个字,改变了一个县城的命运,成就一座五星级酒店》。熊大寻策划机构有一句话“概念带故事,故事带产业”,概念、故事对城市和产业的带动可见一斑。

香格里拉松茸” 42.13亿元的品牌价值。“2024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大会隆重发布“2023中国食用菌产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单”,“香格里拉松茸”以42.13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23年中国松茸类区域品牌第一名。“香格里拉松茸”实现年综合产值近10亿元。

最近曝光释永信资产达万亿!这虽有夸大的成分,但少林寺资产和品牌价值达到千亿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香格里拉的概念胜过少林寺,但产业化没有少林寺厉害。如果少林寺的品牌运作和产业运作应用到香格里拉上,估计产业规模能达到上万亿。

少林寺四大“现金牛”业务板块深度剖析

少林寺的商业帝国建立在几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上,这些板块如同“现金牛”一般,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下表概述了这四大业务板块及其主要特征:

一、门票经济:巨额收入下的政府分成与利益博弈

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达到3.5亿元。同时,门票经济也促使少林寺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体验项目,如“一日禅修”、“武术体验课”等,这些衍生体验项目在2017年的收入已超过1.2亿元。门票经济不仅是少林寺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其扩大影响力、吸引信众和游客的重要手段。

二、文创产业:从“少林欢喜地”到抖音带货的商业化探索

早在2008年,少林寺便上线了名为“少林欢喜地”的淘宝店,开始试水电子商务。这家网店最初主要销售禅修服、禅修鞋、禅香、烛台等与僧人生活修行相关的用品,同时也推出了一些融入少林僧人元素的T恤、烛台、手表等文化创意产品,甚至包括售价高达9999元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年销售额也从最初的百万元级别跃升至2020年的2300万元。少林寺的文创产品种类已达1085种,年销售额超过4900万元。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佛珠、禅修用品,还涵盖了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香薰、服饰、玩具、数字文创等。例如,少林寺推出了以少林功夫为主题的“少林功夫数字文创”,持有者可以兑换限量款少林功夫罗汉杯,并有机会参与少林七十二项绝技的合成活动。少林寺的文创产业,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海外扩张:文化中心与武僧巡演的全球吸金模式

少林武僧团每年在全球进行超过200场的巡演,每场演出收入50万美元。少林寺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少林文化中心”。这些海外文化中心通常采用“会员制+分级收费”的运营模式。仅美国洛杉矶的少林文化中心,年会员收入便超过300万美元。除了会员费收入,这些海外中心还通过举办武术培训班、禅修课程、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创收。此外,少林寺还积极进行海外授权,例如授权开设“少林主题餐厅”、“少林瑜伽馆”等,每年也能为少林寺带来千万美元级别的品牌使用费。

少林寺甚至计划在澳大利亚肖尔黑文市购买大片土地,建立少林寺分寺、少林寺功夫学院,并配套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四星级酒店,进一步拓展其海外产业布局。这种海外扩张模式,不仅为少林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极大地提升了少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数百万洋弟子。

四、 IP授权:商标运营与“一本万利”的商业秘密

知识产权(IP)授权是少林寺商业化运作中一项极具战略意义且收益丰厚的业务。 少林寺在国内申请的商标数量高达近千件。少林寺的IP授权业务模式多样,收益可观。2003年,少林寺将“少林”品牌授权给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获得了38万元的版权费,开创了宗教文化与网游结合的先例。此后,少林寺在IP授权方面不断拓展,从为影视剧提供武术指导(如《少林寺传奇》系列),到与运动品牌联名推出“少林功夫鞋”,知识产权授权成为其稳定的收益来源。据报道,仅2010年至2020年间,相关的IP授权收入累计超过2亿元。使得IP授权成为其“一本万利”的商业秘密。

释永信方丈作为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核心推动者,其构建的商业版图远不止于寺庙本身的香火和门票收入,而是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出版、演出、电子商务、投资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商业网络。 早在1997年,释永信便主导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被视为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其核心任务是保证“少林”、“少林寺”品牌的保值升值与永续发展,实质上是对少林寺无形资产进行商业化运营的开端。尽管该公司目前处于注销状态,但它标志着少林寺正式迈出了企业化运作的步伐。随后,少林寺的商业触角不断延伸。2002年,少林书局成立,不仅出版《少林功夫史》等学术著作,还推出了《少林武功入门》等通俗读物,年发行量最高达50万册,通过出版传媒业进一步扩大少林文化的影响力并获取收益。

2003年,少林寺重启少林药局,在传统秘方的基础上开发出活络膏、少林灵芝茶等产品,通过“非遗传承+现代工艺”的包装,产品单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网红品牌”。同年,少林寺将“少林”品牌授权给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获得了38万元版权费,开启了宗教文化与网游结合的先例。2005年,少林寺与凤凰卫视合作拍摄纪录片《百年少林》,相关光盘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进一步强化了少林IP的认知度。

2008年,少林寺上线淘宝店“少林欢喜地”,销售禅修用品及创意产品,标志着其正式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同年,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少林寺正式成为“专业投资人”,先后投资了16家公司,最大的单笔投资金额达到1600万元,投资总额将近8000万元。根据天眼查信息,少林寺的经营主体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前期释永信持股80%,目前由嵩山少林寺100%持股),疑似关联18家实体,业务范围涵盖展览、住房运营、通信、文化、茶叶、商贸、食品、进出口贸易、文化旅游、房地产等等。释永信本人也从最初的寺庙管理者,逐渐转变为一位深谙商业运作之道的“佛门CEO”,其商业版图的不断扩张,既为少林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全球影响力,也使其深陷舆论的漩涡。

五、商业运作模式:连锁经营、会员制与“基础费+提成”

少林寺的商业运作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连锁化和精细化的特点,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少林”这一强大的文化IP,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其中,连锁经营是其拓展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少林寺不仅在国内通过托管其他寺庙(如2008年托管云南昆明官渡四所古寺)等方式进行扩张,还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少林文化中心或分寺,形成了类似连锁经营的网络。这些海外分支机构,如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地设立的文化中心或分院,通常采用会员制和按时收费的模式进行运营。

少林寺在商业合作中也常常采用“基础费+提成”或类似的分成模式。在知识产权授权方面,例如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使用少林题材,少林寺获得了38万元的知识产权出让费,这可以视为一种基础授权费用。在门票收入方面,少林寺与地方政府或景区管理委员会之间也存在明确的分成协议,少林寺通常能获得门票收入的30%作为其基础收益。此外,少林寺还积极拓展衍生体验项目,如付费禅修、武术体验课、文化研学之旅等,这些项目通常有明确的定价,其收入也构成了少林寺重要的商业来源。

通过千亿少林寺、万亿香格里拉案例分析,熊大寻策划机构提出打造概念、故事为核心的IP体系,是实现文旅产业化的关键。通过高频或绝妙,极力让项目成为著名品牌,通过强大的概念和动人的故事,成功为产品、产业赋予光环和能量,从而在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方面具备无限扩展和延伸的可能。

来源:彝人小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