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那以后宗馥莉似乎就隐身了,甚至根据《中国企业家》记者的实地探访发现,“消失”的宗馥莉,甚至连公司也不去了——她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去公司了。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图源:网络
从那以后宗馥莉似乎就隐身了,甚至根据《中国企业家》记者的实地探访发现,“消失”的宗馥莉,甚至连公司也不去了——她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去公司了。
而2025年8月1号,香港法院宣判相关决定的时候,宗馥莉作为当事人,也并没有出现在现场。
随着判决结果的出炉,一时间许多媒体都铺天盖地的报道:宗馥莉首诉输了!似乎天平已经开始发生了倾斜。
图源:金融界
有关宗馥莉和娃哈哈的讨论也再次被拉上了热搜,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讨论,宗馥莉并没有出面回应,如今又被爆出,其已隐身了几十天了。
宗馥莉在六月底公开露面之后,在网上便再也找不到其公开露面的信息了。而有关其与同父异母的三兄妹之间的遗产争夺的消息,是在7月中旬才被披露的。
也就是说宗馥莉在诉讼被曝光之前,就已经不在公司了。
如此巧合的时间点,着实耐人寻味,难道宗馥莉的隐身和遗产诉讼有关?还是说另有隐情?
图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中国企业家》甚至以“宗馥莉去哪了”为题,来对此事做了详细的介绍。宗馥莉如今到底在哪里众说纷纭,有的说她在美洲,有的说她在香港。
如今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宗馥莉已经很久没有在位于杭州的宏盛集团出现了,有关公司的大小事务,都是宗馥莉在幕后进行遥控指挥。
甚至有眼尖的网友扒出,宗馥莉赶在香港法院宣判之前,也就是赶在2025年8月1号之前,悄悄的干了一件大事。
此事极有也可能和遗产争夺有关,宗馥莉似乎有一种先见之明。
闪电注销,
“斩断”父亲生前的科技梦
今年娃哈哈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推进舆论的风波之中。2025年5月份,娃哈哈被爆出旗下的部分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
其当即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为了回应争议,娃哈哈在承认此事存在后,又宣布将会停止此业务。
图源:网络
此后宗馥莉也慢慢减少了公开露面,先是经销商会议被取消,后来又是没有参加相关的新品发布会。
而在今年七月中旬,有媒体爆出娃哈哈的遗产争夺诉讼之后,宗馥莉再次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对象。
随之而来的8月1号的香港首判,宗馥莉依然没有公开露面。从种种迹象来看,宗馥莉不仅仅要着手于应付遗产诉讼,还要面对许多内外压力。
宗馥莉虽然已经超过一个月没有公开露面,也没有在公司出现过。但是宗馥莉的依然通过遥控指挥的方式,在背后悄悄的闷声干大事。
图源:网络
当七月中旬被媒体爆出遗产官司的时候,公众的目光全部聚焦于此,而宗馥莉却悄悄的进行了一则,在外人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工商信息变更。
当大家注意到这一则工商信息变更,以及其背后所传递的信号时,大家才发现宗馥莉的“铁腕”到底有多铁。
2025年7月28号,也就是香港宣判禁令的前3天,与宗馥莉有关的一则工商信息发生了变更。
2025年6月她刚成为宏振智能芯片公司的董事,但是在7月28号这天,却有消息说,这家公司已注销。
图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从成为董事到注销公司,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此迅速让人不禁不禁浮想联翩,毕竟这家公司曾经可是曾被宗庆后寄予厚望的。
宗庆后在2019年底的时候,成立了这家芯片公司,并且担任这家公司的法人。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足足有一千万元。
是宗庆后跨界布局芯片领域的一个重要投资项目,这也被看做是娃哈哈进入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动作。
企查查
彼时大家都以为年富力强的宗馥莉,会带着娃哈哈在芯片领域打出一片天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家公司被突然注销的消息。
在不少人看来,芯片是个前期非常烧钱的行业,宗馥莉在如今遗产争夺战最激烈的时候,这种选择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舍弃非支柱业务的行为。
毕竟芯片行业,对于娃哈哈来说,不是支柱业务,这样做既可以节省资金,也可以及时切割,避免日后一些专利技术也卷入遗产案中。
毕竟此时的宗馥莉,所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节外生枝,对她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120亿产业园被爆停工,
矛盾已公开化?
2024年2月底,宗庆后去世之后,网络上便掀起了一股针对娃哈哈和农夫山泉之间的讨论。
再加上彼时的宗庆后,是带着布鞋首富这类的光环去世的,当时许多消费者基于对宗庆后的价值认同,以及对娃哈哈品牌的情感认同。
图源:网络
许多人出于情怀、品牌、个人光环、“同行衬托”等等多种因素,去争相购买娃哈哈的产品。
而在娃哈哈和农夫山泉之间的讨论中,农夫山泉因为各种原因,其业务受到了舆论的冲击,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其在包装水领域上,年营收更是同比下滑了21.3%。
农夫山泉空出来的市场,刚好就被娃哈哈填补,娃哈哈在包装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也从原来的4.1%,上升到了16.6%。
所以2024娃哈哈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具体到营来看——728亿元的营收,这是10年来的最高值。
图源:网络
但是随着舆论的退潮,以及随着娃哈哈遗产争夺案的发酵,更多的信息被披露出来,宗庆后其生前所树立的一些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在去年趁着各种利好,完成了一波增长的娃哈哈,如今也随着各种消息的发酵,以及叠加各种原因,其增长也开始放缓。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娃哈哈旗下的主力产品AD钙奶,在华东地区的销售额,达到了37%的跌幅。
更加严峻的是,娃哈哈还曾被爆出,其投资120亿的大健康产业园,如今已经停工,其他多个项目也因为资金问题,进入了停摆阶段。
图源:网络
宗馥莉所面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因为她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引来了部分娃哈哈员工和经销商的不满,其内部的矛盾或许早已经公开化。
自从宗馥莉成为娃哈哈新的掌门人后,就对娃哈哈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先是把公司的高层,进行了大替换。
后面宗馥莉又对公司员工进行转签,这就间接导致了许多员工失去了原来的待遇。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娃哈哈在回购职工股权的时候,还产生了许多问题,甚至还有上千名职工,把公司给告了的情况。
同时宗馥莉提高了筛选经销商的门槛,年销售没有达到一千万的经销商,甚至不能参加重要会议。
宗馥莉还通过各种手段来收缩岗位。例如一位曾经月工资两万的销售经理,月薪一度被降到200元,导致经理最后只能离职。
图源:网络
可以说,部分员工对与宗馥莉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
但即使这样,宗馥莉依然把各项措施推行到底,没有人可以劝的动她,在这点上宗馥莉和父亲却是非常的相像。
宗庆后的18亿美元从哪来的?
随着2025年8月1日香港对有关内容的宣判的结束,更多有关遗产争夺案的信息也被首次披露出来。
比如宗庆后所设置的信托,不是一个,而是除了宗馥莉之外,三个子女一人一个,总金额更是达到了21亿美元,一个子女就可以分到一个价值7亿美元的不动本信托。
如果这个信托得以成立,按照相关的测算,三兄妹每人每天光是利息,就能领到几十万元。一年能领两亿元,甚至以上的利息。
图源:网络
宗庆后在生前,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一年的消费不超过5万元,并且多次以穿布鞋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节俭和朴素。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号称一年消费不超过5万元的宗庆后,却在去世之后,给三个子女一人留了一个7亿美元的信托。
三个子女每人每天领的利息钱,可能都够一个普通人奋斗十年才能赚到。
图源:网络
目前21亿美元的信托还没有正式成立,目前相关的账户上也只存有18亿美元。
可18亿美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一向号称自己节俭的宗庆后,是怎么存到这么多钱的?这些钱又是怎么变成美金,并且转移到境外的?
图源:网络
基本上都是通过在香港设立控股公司,然后国内公司产生的利润,就会输送到香港的控股公司上。再通过香港的控股公司,把资产转给境外的母公司。
而宗氏家族根据公开资料可查的,主要有三家离岸公司,是和娃哈哈乃至其相关的公司有关联的。
这些离岸公司的主要身份,就是娃哈哈在境内的相关子公司的控股股东。
图源:网络
当然离岸公司并不只单单转移利润这么简单,离岸公司还可以帮助境内的公司,规避一些国际业务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贸易障碍。
所以离岸公司也基本上是境内大公司的标配,其实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利润转移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操作。
写在最后
在去年,宗庆后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娃哈哈的品牌形象,曾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恐怕是宗庆后留给宗馥莉最珍贵的一个遗产。
但是如今随着遗产争夺案的发酵,娃哈哈也时不时被推进舆论的漩涡之中。
虽然目前娃哈哈内部的经营,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长远来看,许多关心娃哈哈这个品牌的网友,还是不禁会问,娃哈哈会不会成为豪门恩怨的牺牲品?
图源:网络
如今相关的遗产争夺案,真的要彻底的落下帷幕,恐怕还要等到杭州法院的审判结果。但是由于此案的复杂,审理的周期恐怕不会短。
更有专业人士预测,这场诉讼的周期可能会长达24个月。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没有人可以预料到,舆论的漩涡又会再次卷入些什么。
未来如何,输赢如何,都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料,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娃哈哈的品牌形象,恐怕都会正如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所言:双方都在糟蹋品牌。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来源: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