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就像一杯慢慢泡开的茶,有人急着一饮而尽,结果烫了舌头还品不出滋味;有人懂得细品慢尝,反倒在袅袅茶香里尝出了岁月的回甘。
主播 | 芷寒 文字丨清平乐
很喜欢这句话:“生活不在豪饮,而在细品;滋味不在浓烈,而在余韵;境界不在攀高,而在守常。”
生活就像一杯慢慢泡开的茶,有人急着一饮而尽,结果烫了舌头还品不出滋味;有人懂得细品慢尝,反倒在袅袅茶香里尝出了岁月的回甘。
日子过得舒坦不舒坦,从来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摸透了生活的脾气。那些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往往都明白三个道理。
疲时知休
记得小时候跟着祖父割麦子,午后的太阳把大地烤得发烫,金黄的麦穗低着头,像是在诉说着成熟的喜悦。祖父握着镰刀,动作娴熟而有力,可每割上一垄,他总会停下来,坐在田埂上,掏出旱烟袋,慢悠悠地抽上一袋。
我不解地问:“爷爷,趁着天好,为啥不多割点?”祖父吐出一口烟圈,笑着说:“傻孩子,人就像这镰刀,一直用不磨一磨,就会变钝。歇一歇,是为了有力气割完剩下的麦子。”
那时的我似懂非懂,直到长大后才明白,祖父的话里藏着生活的智慧:疲时知休,不是偷懒,而是给身心充电的智慧。
就像手机电量低于20%时会提醒充电,人的身体也有自己的“低电量预警”,只是太多人总想着“再坚持一下”,结果把自己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作家村上春树是一个知名的高产作家,他一直保持着一个写作习惯,即每天只写4000字,一旦感到思维迟钝、手腕发酸,就立刻停笔去跑步,或者干点翻译工作。
有时候,即便文思泉涌,写到酣畅淋漓,他也会停下来,从来不对自己的灵感“竭泽而渔”,永远保留了珍贵的续航力和创作热情。
因此他很少有写作倦怠,抑或文思枯竭的时候,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里,他不断写出一部又一部高水准佳作,多部作品风靡全球。
反观现实中,多少人在“内卷”的浪潮里拼命往前冲。前两年有个热门话题叫“996ICU”,说的是那些长期加班的年轻人,把办公室当成家,把咖啡当水喝,最终身体亮起了红灯。
我有个做互联网运营的朋友,为了赶项目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项目上线那天,他突然在庆功宴上晕倒,送到医院才发现是急性胃出血。躺在病床上的他苦笑:“赚的钱还不够付医药费,图啥呢?”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生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懂得在疲惫时停下来,给身体松松绑,给心灵减减压,才能在人生的跑道上跑得更稳、更远。
就像弦绷得太紧会断,人逼得太急会垮,偶尔停下来,才能积攒重新出发的力量。
郁时知通
邻居家的阿姨曾陷入一段漫长的抑郁期。她的儿子意外去世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以泪洗面,拒绝和任何人交流。家里的窗帘永远拉得严严实实,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界的一切,也能困住自己的悲伤。
直到有一天,她不小心打碎了窗台上的花盆,泥土撒了一地,她弯腰去收拾时,一缕阳光从窗户的缝隙里照进来,落在她的手背上,暖暖的。
那一刻,她突然放声大哭,哭了很久很久,哭完之后,她拉开了窗帘,让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郁时知通,是给情绪找个出口,也是给自己一个转弯的机会。
就像河流遇到礁石会转弯,才能继续向前流淌,人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学会换个角度,才能走出情绪的死胡同。
《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痛,通则久。”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做事,也适用于情绪的痛点。
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受了不少委屈。她曾经怨恨父母的偏心,怨恨哥哥的自私,这些情绪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很多年。
但她没有一直沉溺在过去的伤害里,而是努力工作,靠自己的能力买了房、买了车,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当父亲老了,需要人照顾时,她虽然心里有芥蒂,但还是选择了和解。不是原谅过去的伤害,而是放过被困在仇恨里的自己。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生活里的苦,大都是情绪埋下的毒。学会给情绪排毒,内心才会通畅、熨帖。
房间久不通风会发霉,心里的情绪积压久了也会变质。当情绪郁结困顿时,不妨找个知心的朋友倾诉,或者去大自然里走走,或者写写日记,把坏情绪排放出去,才有阳光照进心底。
当你把自己哄好了,生活就会一顺百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变。
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其实只是自己困住了自己。
放下了,就会风轻云淡,心情舒畅了,生活自然明朗。
躁时知止
去年夏天,小区里发生了一场冲突。两家邻居因为停车位的问题吵了起来,起初只是互相指责,后来情绪越来越激动,其中一家的男主人盛怒之下,把对方的车划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要赔偿对方的损失,两家的关系也彻底闹僵,见面如同仇人。其实,当时只要双方都能冷静下来,好好沟通,事情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躁时知止,是给冲动的情绪踩刹车,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人在烦躁的时候,很容易被情绪牵着走,说出伤人的话,做出后悔的事。就像脱缰的野马,跑得越快,离正确的方向越远。
莫言说:“你细心观察一下你的身边人,凡是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多半过得一团糟糕。”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烦躁的时候保持沉默,在冲动的时候按下暂停键。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关羽被孙权杀害后,悲痛欲绝,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执意要讨伐东吴。
当时的他被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任何劝告,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不仅损兵折将,自己也不久后病逝白帝城。
如果当时刘备能冷静下来,权衡利弊,或许历史就会改写。
电视剧《知否知否》中有句台词:“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
人最大敌人是自己,是自己的性情,自己的念头,以及由此而生的种种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当我们心情烦躁的时候,不妨先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去阳台吹吹风,看看远方的风景;可以泡一杯茶,慢慢品味一缕幽香;也可以读一本好书,让文字抚平内心的躁动。
盛怒之下别说太多话,因为此时说的话往往带着刺,会伤害到别人,也会让自己后悔;冲动的时候别做决定,因为此时的决定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我们烦躁的事情,就像路上总会遇到红灯。与其焦躁地按喇叭,不如趁机整理一下思路,看看窗外的风景。
等绿灯亮起时,才能心平气和地继续前行。
生活就像一条河,有时平缓,有时湍急。
懂得在疲惫时休息,才能有力量迎接前方的挑战;懂得在郁闷时变通,才能走出情绪的漩涡;懂得在烦躁时止步,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三件事,看似简单,却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践行。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把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就像那杯慢慢泡开的茶,越品越有滋味。
- E N D -
收听更多往期节目
3400万人关注了夜听
来源:夜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