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明:易中天其人其学面面观(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8 20:23 1

摘要:经由百家讲坛的运作,易中天成为学术明星。声名鹊起后,靠品三国赚足眼球的易中天又炮制了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及系列儿童经典读物。综观此类粗制滥造的“鸿篇巨制”,更像是一筐散发着历史虚无主义臭气的“历史预制菜”。哗众取宠的命名方式、为稻粱谋的制式快餐、膜拜西方

【摘 要】经由百家讲坛的运作,易中天成为学术明星。声名鹊起后,靠品三国赚足眼球的易中天又炮制了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及系列儿童经典读物。综观此类粗制滥造的“鸿篇巨制”,更像是一筐散发着历史虚无主义臭气的“历史预制菜”。哗众取宠的命名方式、为稻粱谋的制式快餐、膜拜西方的剪裁标准、欺师灭祖的降维打击、随心所欲的历史虚构、粗鄙轻佻的言说风格、颠倒黑白的历史叙事、无视史实的率性取舍、偷梁换柱的学术剽窃、定义信仰的西方基准、素养缺失的“流量超男”、恨国公知的惯用伎俩、荼毒少儿的“罂粟之花”……诸如此类,构成流氓史学的滥觞。正国必先正史,用唯物史观剔除历史虚无主义流毒,回归大道学术,责无旁贷。

【接上篇】

十一、素养缺失的“流量超男”

化成天下之君子,若冬涉川,虚怀若谷,其象温润如玉,其行如沐春风。反观每每以文化学者自诩的易中天,在日常生活中尖酸刻薄,每每表现出毫无文化素养的丑陋面目。一次参加婚礼庆典时,易中天因看不惯主办方安排,不满意自己的座次位置,扔下一句“令人作呕”后,拂袖而去。无独有偶,有一次他参加一所大学的校庆仪式,当场痛斥组织者“亵渎神圣”,并以退场表示抗议。众所周知,不同的活动主题有不同座次排列方式。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坐C位心不甘的学术喷子,根本不顾场合和基本的社交礼仪,只想哗众取宠,哪里有半点教养。在易中天看来不恰当的安排,也许有主办方自己的考虑,不可求全责备。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扫人之兴。这个文化素养如此缺失的“文化学者”,用给人添堵的方式吸睛,也算别出心裁。誓将添堵进行到底的“学术超男”,实在勇气可嘉,在武大的“半山庐”等题字,形同“半吊子”,稍微懂点书法的人只能一笑置之,宛若笑柄。

毒舌式语言、愤青式风格吸睛,扩容增流,也是“流量超男”的吸粉大法。“这年头不弱智都当不上领导”“放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与《三国演义》汉贼不两立”之类的愤青语言,也是易中天吸粉的拿手好戏。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有女士问易中天,孩子不想学《弟子规》《三字经》怎么办?易中天当即表示:

不学就对了,要给孩子读安徒生,绝不读《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书,那是毒药,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

品味两本典籍,既有精华,也不乏糟粕,绝不可以偏概全。像愤青一样谩骂中华文化,把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的一些经典武断为“放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这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解构,才是文化传承中的“百草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是演义类作品的巅峰,堪称文学经典。誓将愤青风格进行到底的易中天,骂骂咧咧,说什么决不容《三国演义》为害人间,表示和《三国演义》汉贼不两立。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是中华青少年的经典励志口号。然而,易中天“旗帜鲜明地反对立志”“旗帜鲜明地反对望子成龙”,转而提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口号。试想,没有远大志向,青少年何以成人成己?胸无大志的的青少年,即便再“真实、善良、健康、快乐”,将来也绝然不会成为家国的栋梁之才。印第安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结果被西方强盗团灭。像猪羊一样的真实、健康、快乐有意义吗?望子成龙历来是长辈对晚辈的期许,可易中天沿用习以为常的泼妇骂街方式,开口“放屁”,闭口“犯贱”,泼污奋斗传统,戏谑鸿鹄之志,千方百计阉割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华而不实的漂亮口号掩盖真实的太监文化货色。

易中天不承认自由的边界,常常标榜“言论自由在现代文明社会是高于一切的”,“是文明社会的底线”。然而,对自由思想的顶礼膜拜,常常使他陷入“自由国”的幻象,创制出易式“信天骂”。人大多不爱听说教,却好奇于骂街。试想,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在街头讲授深奥却略显枯燥的道理,想必听者寥寥;如果两个泼妇在街头对骂,可能围得水泄不通。深谙眼球理论的易中天明白,既然正常渠道吸引不到足够的流量,那就骂街。泼妇骂街风格,鼎助了“流量超男”一臂之力。“说人话”三字,即是易中天总结“品三国”成功原因时,用的春秋笔法式“天骂”。

把所有政治技巧统统解构为权谋和厚黑学,把崇高、忠诚、恻隐和彬彬有礼都归结为虚伪,也是易中天的吸睛大法之一。关于刘备携民渡江的典故,《三国志》原文如是记载:“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易中天将“以人为本”解读为“以人为资本”,“或者说本钱”。当是时,率领十几万百姓随从安全转移并非易事,若刘备真的只是为了捞取统治资本,出于安全考虑,绝对会甩掉这个包袱。将此事解读为虚伪的权谋,映照出“狐狸型学者”易中天的内心世界。他还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把《三国演义》说成是满篇阴谋诡计,一纸厚黑之学,并揣度所有读《三国演义》者,皆为阴谋诡计而来。虽然易中天常常以“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之类用词作备注,但这种姑妄体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应有方式吗?

当普通读者把他当成学富五车的严肃学者时,他提供的却是不靠谱的茶余饭后谈资;当专业学者视他为业余选手时,他又自称一家之言,高估自己的学术含量;当你举例说明他俯拾皆是的错谬时,他又辩称这是自己的写作自由。没有车载斗量的学识,偏偏练就了学术忽悠的辩才,这就是为流量而生的易中天。

十二、恨国公知的惯用伎俩

梳理易中天的蛊惑性话语,基本是沿用恨国公知的话语体系。诸如:

“我不关心大国崛起,只关心小民尊严”“不要原子弹,要鸡蛋”“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坚决反对你的意见,但我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你说出这意见的权利”等等,

纯属典型的公知话语,与传销组织的忽悠剧本如出一辙。易中天借助恨国公知的成套剧本,驾轻就熟地交替运用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表现手法:或者靠构陷抹黑手法重新解构民族英雄,推倒砸碎人们心中的历史丰碑;或者靠涂脂抹粉手法粉饰汉奸卖国贼等历史罪人,颠倒黑白;或者靠不偏不倚法貌似公允地得出“好人不好、坏人不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的结论,跨界整合,混淆视听,模糊是非。

易中天和茅于轼、方方等一样,无不遵循着同样的精神演化路径:否定包括革命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否定土改、否定新中国建制;膜拜西方制度、历史文化和宗教。易中天们的言行,很好地诠释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理。相同的路数,使“志同道合”的恨国公知自觉抱团:茅于轼给易中天站台,易中天点赞“可敬的茅先生”并不遗余力为方方站台,薛蛮子期待易中天的新作,易中天赞许韩寒,贺卫方与易中天惺惺相惜,真真蛇鼠一窝。对于茅于轼,易中天可谓“尊师重教”,茅于轼鼓吹汪精卫是救世主,“是真正的英雄”,讴歌汉奸们“自己下地狱,为的是减轻老百姓的痛苦”,而“坚决不投降”的“有些英雄”根本“不值得效法”,“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几千年的历史就要改写”,于是乎,易中天马上按“茅先生”的标准将中华史“改写”成《易中天中华史》。当然,骂“大多数中国人不是人”的易中天与骂“中华民族是猪一样民族”的袁腾飞混得风生水起,央视“百家讲坛”同样功莫大焉!

在易中天们看来,美国是自由民主的天堂,是中国的接轨对象。在那本70%剽窃、30%属于改编、号称“易中天 著”的赃物中,易中天夸张地说:“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正是一部宪法缔造了一个国家。”事实上,是血腥屠戮造就了美国。易中天心心念念宣称“人人生而平等”的那部美国宪法,为奴隶制站台,保护奴隶主的生杀予夺之权,规定各邦有将逃奴归还主人的法律责任。所谓“人人生而平等”,是基于财产权的平等,与财产达不到基准的殖民者无关,更与原居民和被视为工具的奴隶无关——直到后来,才达成了所谓的“五分之三原则”,即5个奴隶折算成3个自由人。美国精英公开宣布:“只有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印第安人。”

易中天崇拜的那些美国“国父”们,都是极力维护奴隶制的奴隶主,甚至绞尽脑汁地将“奴隶”一词改为“personboundtoservice”(意为“对他人负有劳役责任的人员”)。美国历史上竟有12位总统是奴隶主,《独立宣言》起草人、所谓的“民主之父”、美国第三位总统杰斐逊,本人就是个大奴隶主,毕生蓄奴,死前仅释放了包括他与女奴情妇生育的7个私生子在内的8名奴隶。1890年以后南方各邦相继通过法律,为黑人的选举权设置了财产限制、教育水平限制等门槛。直到1964年,美国才逐步取消了选举权的宗教、财产、种族、性别等限制,使选举权由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转变为成年人普遍享有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美国黑人享有的这些权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际社会的人权倒逼。毛泽东把支持美国黑人反抗资本集团,争取基本人权,视作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国际义务。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两次发表声明,支持美国黑人的抗暴运动,并把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定位为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从而极大地鼓舞了美国黑人,把运动推向一个有组织斗争的新阶段……组织起来的美国黑人怀揣《毛主席语录》,在100多个城市与美国军警展开了殊死搏斗,终于赢得了和白人一样的公民权利,最终结束了历时200多年的美国种族歧视制度”。

至于易中天赞颂美国不存在中央政府独裁,说明他对美国国情不甚了了。美国本是独立国家联盟,南北战争后才开始融合,二战以后,才算得上真正的联邦制国家。此乃美国不存在中央政府独裁、联邦政府权力很小的历史原因。美国的独裁,是资本寡头借助资本实现的独裁,资本寡头是美国的真正掌门人,看起来尊贵的总统,不过是职业经理人而已,如果资本寡头需要,即使总统也可立即禁言。英国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法定的贵族国家,英国女王的产生,既无实质民主可言,也不屑于程序民主可循,直接根据血统原则继承。

视美国为精神母国的易中天们,美其名曰“公知”,其实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倒买倒卖者。他们善于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干着丑化祖国、矮化我族、贬低自己历史文化的勾当。通过此等勾当,既递交了投名状,又通过制造“奶头乐”牟利,还顺手在赚钱过程中毒害青少年,同时还确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可谓一举数得。易中天认为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建立在一个重要前提下,就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在劳动者除了出卖劳动力别无选择的社会里,哪里来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给出了实现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进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的必由之路,那就是:“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私有制条件下,根本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公有制才是至善之善,这早已成为仁人志士的共识。惟其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才在《共产党宣言》中一言以蔽之:“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十三、荼毒少儿的“罂粟之花”

2017年初版、2019年再版的《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全6册(以下简称《经典故事》),不过是摘取了《周易》《论语》《庄子》等典籍中的一些片段,用易中天调侃式语言风格胡乱诠释一遍而已,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与释读经典的上乘少儿读物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姑且算作地摊文学的水准。这还是其次,要害在于诠释经典过程中的流氓习气。如果说《易中天中华史》旨在颠覆成年人的“三观”,那么,《经典故事》则剑指未成年人的心灵。且看这些文化流氓是如何图文并茂地丑化中华文化,把精神荼毒工作从娃娃抓起的(以下皆引自《经典故事》)。

插画一——刘邦怀抱美人,色眯眯地自言自语:“朕除了泡妞泡吧不会别的,所以成为汉高祖。”

开创了大汉王朝的一代雄主汉高祖刘邦,被丑化成一个只会泡妞的好色之徒。如果孩子们通过如此《经典故事》去了解历史,断难对中华史和历史人物产生起码的敬畏感。

插画二——齐宣王一脸猥琐地问:“昨晚那妞的小曲是怎么唱的来着?”侍从回答:“晚上不喝酒,人生路白走。”

借大王之口鼓吹酒肉人生,今晚有酒今晚醉。一副令人作呕的中年油腻猥琐男形象,不忍直视。

插画三——本是孟子的内容,配图却是一袒胸露背男子端着酒杯,脚下一女子跪坐为其洗脚,醉意十足的男子对另一男子轻佻地说道:“老哥,喝完这杯,要不也泡个脚?那两个妹纸不错的。”

享受“妹纸”按摩的男子春风得意,同时招呼酒肉朋友一起泡脚,语言粗俗,举止下流,妥妥的按摩店风格。

插画四——一对男女调情,女的似乎没穿裤子。

赤裸裸的色情画风呼之欲出,是《金瓶梅》插图还是《经典故事》?肉麻不堪的插画,岂止是一个低俗了得。

插画五——介绍子贡时,插图竟然是一个说着脏话的日本人。

插画六——新婚之夜,女子仅穿一件红色肚兜,敏感部位若隐若现;男子赤裸上身,正伸出右手为新娘揭盖头。

新婚之夜的画面,如果确需出现在儿童读物中,场景一般是:新郎新娘身着结婚礼服坐在床沿,新郎轻揭红盖头,新娘羞涩地低着头,含情脉脉。前者传递出来的是一种低俗色情,后者含蓄表达出传承千年的婚庆文化。

太多不忍直视的插画,此不一一罗列。韵味十足的中华经典故事,到了易中天笔下,瞬间变得污秽不堪,满纸色情内容,鲜有奋斗足迹;充耳靡靡之音,从无绕梁天籁;不提帝王之才,乐道恶俗之事;没有古风雅韵,似是春宫画作——这就是易中天的《经典故事》。大量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插画,瞬间打消了你对历史的敬畏和帝王治国平天下的想象:因为泡妞泡吧,刘邦泡成了汉高祖;因为猥琐男形象,齐宣王才成其为王;文人风骨秒变风花雪月;书中人物的眼神要么邪恶,要么坏笑……这不是讲故事,而是教人分泌荷尔蒙。易中天的低俗吸睛荤段子,配上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杰出艺术家”胡永凯的流氓画风,一唱一和间,中华经典生生被这对黄金搭档糟蹋成糟粕,完成了恶搞历史、丑化历史人物的使命,误导了孩子们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经典故事》语言之低俗,配图尺度之大,图中人物行为之轻佻放荡,与引爆网络的人教版曹文轩小学教材不雅配图和文字,在伯仲之间。因为小学教材“毒插画”事件,被家长们网络检举出了堆积如山的“涉黄”中小学儿童读物,其中便有易中天《经典故事》。所幸,在“救救孩子”的历史强音中,《经典故事》系列因插画和对话低俗,被下架处理。“愿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而非“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斯文扫地的拜金男易中天的警句。文化人可以赚钱,但必须赚良心钱。易中天不仅要赚钱,还要放毒——也许,只有放毒才能吸睛,进而赚到更多的银两。

社会对儿童启蒙类读物,其实有很高的要求。轻浮下流的画风,真的适合给孩子看吗?与其说《经典故事》是粗俗不堪的课外读物,毋宁说是毁灭下一代的课外“毒”物。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接受到太多“泡妞”“撩妹”“喝酒”“妹纸”的信息,会误以为泡妞喝酒玩乐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荤段子就是正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读好书,孩子阅读口味才能变好。孩子喜欢的幽默,不应该是成年人的荤段子,而是对与生俱来的无限想象力的激发。只有真正懂孩子的人,才能做出孩子需要的书,除非居心不良。

这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课外图书,满屏是对历史人物的侮辱性戏谑,色情度爆棚,神似通过非法渠道盗版的地摊色情读物。如果不是封面著者以及版权页标注,谁敢相信这竟是中小学生的正规“毒教辅”!这部本应承载着教化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责任的《经典故事》,从作者撰稿、画家配图、编辑审核、排版校对到责任编辑初审、总编终审,中间几编几校,就这样畅通无阻地将一束束“罂粟花”传递到青少年手中。然而,其毒性赛过毒品的《经典故事》,硬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出版发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套被利益攸关者吹捧为“国民级历史文化读本”,这棵金玉其外藏毒其中——在封底醒目地注明“最好的图书叫经典,这本图书里面有着中华文化的无尽宝藏”内里却是“罂粟”的毒株,这套名为《经典故事》实则亵渎经典的文化垃圾,这捆少儿不宜的黄色出版物,一片叫卖声中竟然能加印10余次,突破上千万册的天量。这种情况,折射出当今文化市场的乖戾乱象。

十四、登峰造极的流氓史学

最后,我们品读易中天作为流氓史学滥觞的历史观——流氓创造历史的流氓史观。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中关于“人之初,性本性”的低俗低劣的性学弯弯绕,只是流氓史学史前史。在许多场合,易中天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流氓断代史:由秦及清的历史,是由流氓导演并主演的(清以后的历史,想必也是“流氓导演并主演”,只是不便说而已)。楚汉之争中之所以刘胜项败,易中天如是归因:

“项羽最后还是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因为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汉高祖,绝不是因为什么莫须有的雄才大略,完全是因为他“除了泡妞泡吧不会别的”。

易中天从先入为主的“讲礼义廉耻的贵族项羽,终于败给了不要脸的流氓刘邦”想象中,得出流氓创造历史的流氓史观。对流氓创造历史的流氓史观,易中天几言以蔽之:

“史上所有改朝换代,都是由流氓导演并主演。秦以后,清以前,改朝换代的历史活剧,便可以说是由流氓来导演并主演的。这里说的流氓,当然既包括军阀化的流氓,也包括流氓化的军阀。流氓不事生产,无财产观念,这就有了夺取天下的动机;不怕死,不要脸,不吝财,就有了夺取天下的心理能力。一旦天下大乱,有了社会条件;握有兵权,有了物质条件,他们就不难做出‘翻天覆地’的事业来。”

在一双美的明眸里,历史时时有美,世界到处皆美;而在流氓眼里,历史无时不流氓,世界处处皆流氓。且看易中天品读出的“流氓三国”:

“魏武帝曹操,史书上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说不定原本就是一个流氓,或准流氓。所以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填起履历表来,虽然也算‘高干子弟’,其实血统中是很有些流氓因子的。……魏的两个对头——蜀与吴,其创始人也是流氓。刘备原本是个卖草鞋的,因为‘好交结豪侠,年少(即小流氓们——易中天注)争附之’。他终于得到‘中山大贾’的资助,这才开始了他的政治投机事业。吴的孙坚则是流氓团伙头子,专一收罗‘好事少年’,‘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有这些人随军征伐,孙坚才得以由下级军官一跃而为诸侯。正因为魏、蜀、吴三国的‘老爷子’都是这种角色,这一历史时期才端的是‘好戏连台’。”

自秦帝国扫六合,一天下,至清朝覆灭,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然而,历史车轮似又仿佛在循环往复中轮回,旧王朝因统治者的荒淫与懈怠而渐露颓势,终于被新王朝取代。开启新政的胜利者,或多或少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历经辉煌的扩张与兴盛之后,复又重蹈覆辙。这些新晋的统治者,虽然来自社会底层,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为人民史观反复提供铁一样的注脚。历史上众多王朝的兴衰变迁,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底层的呐喊与“奋起挥黄钺”。因为草根出身,易中天将他们视为流氓,进而将历史的演变归结为流氓无赖的冲冠一怒。其实,王朝更替背后,隐藏着极为深刻和复杂的动因。论出身,刘邦的确不及项羽,但出身贵族的项羽放任“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把火烧掉了民心;反观刘邦,入秦之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礼贤下士。在谈及“高祖为人”时,《史记·高祖本纪》确有“好酒及色”的说法——此乃刘邦的瑕疵,绝非刘邦的主流,更不是全部。市井出身的刘邦,之所以能在楚汉之争中胜出,亡秦灭楚,复归一统,建立汉朝,成为大汉开国皇帝和汉文化的继往开来者,绝不是依靠所谓的“泡妞泡吧”。之所以顺势而逆取,盖因他胸怀大志,知人善任,与人同利。荣登大宝后,刘邦曾和群臣讨论自己和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史载:“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借口刘邦的市井出身和早期的失范行为污名化刘邦为流氓者,并据此得出流氓创造历史的流氓史观,才是十足的流氓!

史官记史,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字斟句酌。“史官记录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是以史为镜。史官需要记录、评述皇帝的作为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用一种二流子、流氓的笔法,把读者带入一个二流子和流氓的内心世界”!在易中天的流氓史观视野下,波澜壮阔的中华史的严肃性和玄奥性被消解得一干二净,中华文化的底蕴和价值荡然无存。易氏流氓史观,说轻了,是在娱乐化历史;言重了,是在恶搞历史,以递交投名状!

“8000年前,人文始祖‘三皇’横空出世,点亮了曾经混沌未开的星空,奏响文明序曲”。文明万载,其命维新。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最悠久、最丰富、最连续、最完整的历史记录,如同神明一样的历史信念,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品读历史其实是品读自己的内心,求得与历史创造者跨越时空隧道的千年牵手。正史,必先正心诚意。对历史毫无敬意的易中天,只是学者明星化的怪胎。从初上百家讲坛时的受宠若惊、战战兢兢却故作轻松和幽默状,到居高临下地指点学术江山,步入40年前河殇派走过的老路,直至堕落为美西方的乏走狗。

品读易中天其人,一个流里流气的文化流氓形象跃然纸上;其学,所谓流氓创造历史的流氓史观在虚无历史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经过易中天流氓史观阉割后的中华文明,面目全非,丑陋不堪。先把历史搅乱,而后售其奸,易中天的把戏,可谓歹毒。这个钟情野史小品、荤腥段子的史界赵本山,没有基本的历史修为,不见应有的人文关怀,作品充斥着荒诞不经的性幻想和恶作剧,从红极一时的文化学者到作品被下架,遭遇封杀,是预料中事,只是正义姗姗来迟了些。

一家之言绝不是信口开河的挡箭牌,学人为学,哗众取宠易,流芳百世难。历史巨浪连天涌,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必是文化瑰宝,而非易氏八卦噱头。

娱乐化历史,沙化古老而常新的中华史大厦,我们的后代将无法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坚实的历史感。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古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然而,易中天兜售的镜子,却是一面歪曲中华文明和人文始祖的哈哈镜。易中天基于流氓史观或剽窃或改编或信口开河的历史,是添加了百草枯的毒鸡汤。没有高贵的灵魂,必然有卑鄙的思想相匹配。“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或者是手段的卑鄙正好证明了目的的卑鄙”——用恩格斯的这段话送给易中天,再合适不过!最后,用得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对易中天其人其学的精准概括:空空洞洞、无史,低俗贫说、乏味,信口开河、贫嘴。再补充一句:流氓史观、缺德!

【全文完】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