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创乡村 携手共富”首届青年入乡创业项目展播⑧:“兔子集市”,把创业舞台摆进海岛乡村的闲置农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8 19:27 1

摘要:人才奔涌而来,项目落地生根。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推动青年入乡工作,探索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创业,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1

3

3

3

3__

___

人才奔涌而来,项目落地生根。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推动青年入乡工作,探索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创业,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为展示全省各地党建引领推动青年入乡工作的成效,激发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解锁兴村强村的“金钥匙”,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报集团党建传播中心和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承办的“燃创乡村 携手共富”首届青年入乡创业项目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一批鲜活案例。“浙江党建”微信公众号进行择优展播。

第8期推荐:舟山市普陀区“兔子集市”创业项目

项目推荐词:

在舟山海岛青年返乡创业的浪潮中,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2024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获得者夏子喻,以“将创新的种子撒到每一块乡间田地,把创业的旗帜插到每一幢闲置农房”为初心,创立“兔子集市”助农品牌。通过“线下集市展销+线上电商赋能”双轮驱动,她打破村庄界限,整合跨村资源,凝聚发展合力,不仅深度融入普陀区展茅街道“奔山赴海”片区组团建设,更推动“大黄杨尖”乡创共富联合体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八大模式”实践案例,成为海岛青年返乡创业的标杆典范。

项目背景:

2022年,展茅街道黄杨尖村挂牌成立舟山市首个乡创基地。在政府“免租入驻”等政策扶持下,夏子喻毅然放弃城市高薪工作,返乡创立“兔子集市”。从一间乡村小店起步,她带领团队走遍10个海岛乡镇,将“观音米”“茅桃”“水仙花”等土特产打造成潮流IP。2024年,响应普陀区“山海普汇”共富工坊矩阵建设号召,她通过组织举办电商直播系列培训、开发线上销售小程序等举措,带动农户增技增收,辐射村民超5000人次,实现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为海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舟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夏子喻来到乡村,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扎根普陀区展茅街道,以“兔子集市”为圆心,先后打造“善田福地”禅农融合空间、开启老砖厂再生计划、带动50余名村民化身带货达人。大家都亲切称呼夏子喻为“兔子”,因为它象征着纯净和活力,恰恰如同夏子喻赋能乡村、激活乡村的纯粹初心与美好愿景。

联结:打造片区组团

“枢纽式”发展模式

当前,普陀区紧扣省委“强城”“兴村”“融合”战略部署,全力推进“大黄杨尖”乡创共富联合体建设。夏子喻敏锐把握机遇,以“兔子集市”市场化运作赋能片区发展、推动多村联结、凝聚抱团合力。为了更好挖掘产品价值,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她将小红书全品类电商服务商引入“兔子集市”,发挥展茅街道“路下市集”省级示范工坊资源整合效应,联动12家工坊集群、19家规上企业、25家农业主体,全面厘清片区农产品底数,梳理贯通“海稻米”等7条“土特产富”全产业链,带动片区农产品产值提升超1000万元。

陪伴:构建助农服务

“集成式”供给生态

“兔子集市”通过阵地资源共享,深度运营“山海普汇”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宣传展示、供需对接、直播促销等功能模块,累计开展实体展销、技能实训等助农服务1200余人次。以2024年举办的茅桃节为例,仅用12天成功帮助农户售罄40万斤茅桃,销售单价同比上升30%。通过“咖啡生活周”“萌宠嘉年华”等主题市集活动积蓄百万客流导入“兔子集市”线下门店,形成“内容生产—消费引流—产业反哺”闭环转化,带动本地农产品线上线下年销售额突破1800万元,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30%,全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速达22.39%。

扎根:搭建青年创客

“渐进式”入乡平台

从政策扶持到双向赋能,夏子喻的创业故事成为青年返乡的生动样本。今年10月“兔子集市”的全新线下空间“808BASS”即将启幕,“BASS”不仅是音乐节拍,更象征着海岛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在她的描述中,一楼的荷塘咖啡,是入乡青年“于山海间相见,在城市里栖居”的灵感孵化地;二楼的“乡愈展区”将为根脉深厚的渔农村文化赋予年轻表达。近年来,展茅街道以夏子喻和她的“兔子集市”为圆心,已经集聚60余家乡创主体,185名青年创客,带动乡村运营年收入超2000万元。

夏子喻和她的“兔子集市”证明:青年返乡不是单向的奉献,而是与乡村共成长的旅程。在这里,政策、产业、文化、人才交织成网,绘就了一幅“山海共富、青春赋能”的生动图景。

推荐单位:

项目坐标:

普陀区展茅街道

来源:浙江党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