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退休后安享晚年,邻居评价是幸福一家子,接见家乡人讲土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6-29 17:54 1

摘要:“老华今天散步怎么没见着?”院里的王师傅裹着外套,小声问门口的警卫。对话没引来回应,倒是让人想起那位早已褪去光环的老人——华国锋。

【1994年秋,北京西郊清晨六点】“老华今天散步怎么没见着?”院里的王师傅裹着外套,小声问门口的警卫。对话没引来回应,倒是让人想起那位早已褪去光环的老人——华国锋。

院子里树叶沙沙,没多久,一行人出现:老人走在前头,左臂牵着内孙女,身后是儿子、儿媳,再远些是夫人韩俊芝。一家三代缓缓踱步,见到邻居便点头寒暄。王师傅小声感叹:“看着就舒坦,真是幸福一家子。”他说得不假。自1981年卸任中央主席,到2008年病逝,27年里华国锋极少抛头露面,却把家庭与田园乐写成了主旋律。

外界好奇他的生活,却很难捕捉镜头。他为自己设立过“规矩”:不谈政治,不受访。有人在茶桌上想套话,他立刻摆手,“别谈那些,过去的都过去了。”爽快又干脆。封口政治话题的同时,他却向泥土敞开怀抱。葡萄园成了他的新战场。1983年春,他独自坐吉普跑到昌平,扎进四个果园请教枝蔓修剪,连果农都不知道眼前这位白发客曾是国家掌舵者。

葡萄苗运回院子后,他索性把小菜园改成“试验田”。初期只种了金手指、玫瑰香两三个品种,三年后已扩至五六十种。每当起风下雨,他拄着木棍冲出去绑蔓,动作像极了乡下老汉。收获季,他把成串的紫晶装进军绿色水果箱,托车送到驻京某部,“让战士们尝尝”——这句话他常挂嘴边。味道好到什么程度?香山、植物园的技术员隔三差五上门取经,连根叶病都要问他药量。

很多人不知道,他对农业的情结并非退休后才生出苗芽。1959年,他出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农业,大水利工程、良种推广一手抓。当年洞庭湖排涝工程动工,他蹲在稻田边算过水位,也跟技术员吵过进度表。1970年,他召开湖南省农业科技经验交流会,特地点名让袁隆平发言。“让大家听听杂交水稻到底行不行!”会议室里,他一句话替袁隆平挡下压力。那次接触后,两人结下了友谊。

时间线很快走到1975年12月22日,北京。陈洪新带着满满四页纸的困难报告来到中南海。汇报足足三个小时,华国锋不插嘴,只在本子上划横线、打勾。最后他合上笔记本:“缺钱、缺车,我们来想办法。”中央很快批出150万元,又划了15辆解放牌汽车。袁隆平后来回忆:“要没有华老顶着,我们科研组可能就散了。”这句话听来质朴,却把当年情势交代得透彻。

几十年过去,老人依旧关心那片稻浪。2004年袁隆平入选“感动中国”人物时,他拨电话过去,只说了一句:“身体重要,别太累。”两年后袁隆平赴京出差,特意拐进他的客厅。两双满是老茧的手,紧握半小时没松开。那画面,被在场的工作人员偷偷记在日记里。

日常时光里,他也会“追剧”。1993年央视播放《铁臂阿童木》,外孙女王苏佳凑在沙发上看,没想到外公也一集不落。孩子喊他“爷爷,快看阿童木飞啦”,他哈哈一笑:“我小时候可没这玩意儿。”共通话题就这样生成,老少毫无代沟。午饭时间,他最爱山西面:刀削面要薄、猫耳朵要筋道,配一小碟圆白菜即可。牙口好,他还爱啃硬馒头片,弄得外孙女直皱眉。

除了葡萄,他还有另一个“癖好”——书法。书房钥匙贴身放,晨步回来必先磨墨。两米长桌,摊着九成宫碑帖。他写得最多的是毛主席诗词。他说过:“练一百年赶不上主席笔力,但写起来高兴。”墙上挂满《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朋友来访,他也只让看,不轻易送。1996年大病后,他不得已减少挥毫,却依旧会在午后写几字“平常心”。有人开高价求字,他断然回绝,“只写公益,别拿去卖”。后来发现市场上出现伪作,他干脆封笔。

对故乡,他怀着天然亲近。交城县来人拜访,他总讲土话:“你又来瞭我了?”语速带着上世纪四十年代腔调,秘书在旁边都听不大懂。聊得兴起,即使该打胰岛素的时间到了,他也示意护士推着药品到客厅,“别打断咱们聊天。”1991年他回交城,站在自家旧屋门口,看着斑驳土墙,连续说了两句“到家了”。1995年再回乡,地方上安排锣鼓,他有点不好意思,嘱咐县里“以后别这样折腾,我给你们添麻烦”。此后,再没回去,却一直惦记卦山的风。

家人也常被他提醒勤俭。侄女苏凤仙来京治病,他把人安顿好,却坚决自己付医药费;节假日寄去的,仅是几盒月饼、几包枣,分量轻,情分厚。80大寿时,苏凤仙想去北京,他婉拒。侄女偷偷提前赶到,生日那天突然现身,他愣了两秒,马上笑开:“好,好,咱们一家子最要紧。”饭桌上他叮嘱年轻人:“国家前途在你们,要节约,不要浪费。”这句老话,在那天被记了下来。

毛主席生日和忌日,是他每年必出门的日子。即便外面风大,他也要到纪念堂行三鞠躬礼,还亲口下令“礼毕”。2007年12月26日,医生担心他身体,家人拦着不让去。他在病床上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不让我去,我心里不安。”大家沉默几秒,只能推着轮椅把他送到长安街东侧。那天,他在水晶棺前停了很久,没让人催。

2008年8月1日,他短暂出院。北京正为奥运彩排,他原本想进场,“看看祖国的盛事”。8月2日清晨病情突然加重,门票被搁在床头。他用沙哑声音嘟囔:“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18天后,他在医院安静离世。毛新宇、刘源等赶到八宝山送行。按照遗愿,骨灰运回交城卦山。那片山坡,小时候他曾躲在石缝里学吹口哨,也是他打游击的根据地。山风吹过,松针窸窣,仿佛当年的少年又翻过岭头,带着满身尘土,对战友说:“前面就是我们的根据地。”

来源:王哥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