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贺子珍6张珍贵合影:其中2张井冈山岁月,她总站在角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8 16:17 3

摘要:1927年,年仅17岁的贺子珍在永新暴动中已展现出非凡勇气,带领赤卫队守卫南门,仅凭3支枪和梭标击退敌人。不久,毛泽东(毛委员)登上井冈山,他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了贺子珍。

1927年,年仅17岁的贺子珍在永新暴动中已展现出非凡勇气,带领赤卫队守卫南门,仅凭3支枪和梭标击退敌人。不久,毛泽东(毛委员)登上井冈山,他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了贺子珍。

前排左起:曾碧漪(因怀孕坐在地上)、彭儒 后排左起:康克清、钱希均、周月林、贺子珍

井冈山:革命伴侣的诞生
毛委员抵达后,前委急需秘书。兼具文化素养和革命热情、且是井冈山唯一女党员的贺子珍成为最佳人选。从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四个月的朝夕相处让两人感情升温。1928年5、6月间,他们在井冈山举行了简朴的婚礼。1929年1月,“朱毛红军”撤离井冈山时,怀有身孕的贺子珍因兄长养伤、家人流离而犹豫不决。最终,在曾志的劝说下,她踏上了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十年征程。

1936年,保安,毛泽东和贺子珍,斯诺摄

十年艰辛:革命与牺牲
贺子珍与毛泽东相伴的十年(1928-1937),正值革命最困苦时期。这十年间,她怀胎十次,生育六次,身心承受巨大痛苦:

1929年,长汀: 长女毛金花,出生即送人。1930年,江西: 一男婴夭折。1932年,江西苏区: 长子毛岸红(毛毛),长征时被迫留下,后失踪。1935年,长征路上: 生下一女婴,送人。1936年,保安: 生下女儿李敏(唯一存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1938年,莫斯科: 生下一男婴,夭折。
频繁的生育、长征中敌机轰炸留下的弹片伤痛、贫血症,持续折磨着她的身体和精神。她曾感叹:“我生孩子生怕了。”

1936年,保安,贺子珍身怀李敏,斯诺摄

历史定格:照片中的岁月
贺子珍与毛泽东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其中六帧尤为特别:

两张井冈山记忆: 彰显井冈山在毛泽东心中的分量。

1936年,保安县,斯诺摄

1937年,延安,贺子珍和康克清

两张延安凤凰山: 1937年摄于吴家窑洞,这是他们最后共同生活的地方,留下了一立一坐的身影。

1937年,延安凤凰山麓吴家窑洞

1937年,凤凰山麓吴家窑洞

两帧历史大合影: 1937年3月(井冈山斗争部分同志)、1937年5月(秋收起义部分人员)。在这两张人数众多的照片中,贺子珍是唯一的女性,且总是安静地站在边上或后排,不引人注目,体现了她内敛、不张扬的性格。

左标记是贺子珍,前排左二毛主席

左三毛主席,右一贺子珍

斯诺镜头下的革命伉俪
1936年7月,首位进入陕北苏区的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保安采访了毛泽东夫妇,并拍下珍贵合影。斯诺在《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小传》中描述:“外表弱不禁风…性格却非常活泼。十年来总是穿着红军制服,皮带上挂着手枪。”他记录了贺子珍的革命经历:参与战斗、运送伤员、组织妇女,甚至在长征中负伤几乎丧命。这些报道让世界认识了这位坚韧的女战士。

贺子珍

延安别离:伤痛与决绝
1937年初,中央迁至延安,贺子珍与毛泽东住在凤凰山麓吴家窑洞。然而,毛泽东日益繁忙,贺子珍深感被“冷落”,加之旧伤复发、身体虚弱,以及再次怀孕的打击,让她陷入崩溃。1937年10月,她决意离开延安,赴上海治病。

前排左4谢觉哉、左2妻子王定国、左3刘英、左6彭加伦,后排左3贺子珍、左4钟赤兵、左5蔡树藩

远赴苏联:孤寂岁月
因上海战事(淞沪会战),贺子珍滞留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7年11月,她怀着身孕,与刘英(张闻天夫人)、蔡树藩、钟赤兵等同行前往兰州等待飞机。1937年12月25日,一行人飞抵迪化(乌鲁木齐),随即转赴莫斯科。据《谢觉哉日记》记载,他们“如鸟出樊笼,欢喜无限”。然而,等待贺子珍的却是十年异国他乡的煎熬(包括幼子夭折)和回国后长达32年的孤寂岁月。

左起:朱良才 警卫员王大成 贺子珍

最后的“相见”:无声的泪水
1979年6月,沉寂多年的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9月8日,在毛主席逝世三周年之际,70岁且已偏瘫的贺子珍得以秘密瞻仰毛主席遗容。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和外孙女孔东梅陪同下,她乘坐轮椅进入纪念堂。摄影师吕相友记录下这令人心碎的一幕:贺子珍凝视着水晶棺中的毛泽东,口齿不清,默默流泪;李敏夫妇代她献上心形花圈,缎带上写着“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纪念堂与毛泽东“同框”,一个不会说话,一个说话不清。离开时,她不舍回望,含泪告别。

余晖与遗志
此行后,贺子珍受到鼓舞,决心与病魔抗争,并多次表示:“我还要工作,要为四个现代化出力。”她告诉李敏:“对你爸爸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你爸爸的遗志,为人民好好工作。”然而,病魔无情。1984年4月,这位为中国革命奉献青春、牺牲骨肉、历经磨难的伟大女战士贺子珍,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她的一生,为爱情、为孩子、为革命无怨无悔,奋斗不息。

来源:韶山导游小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