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落实责任,镇党委建立“分片包干督导机制”。镇包村干部与村书记组成“三人包保小组”,深入各村。全镇113个由党员、村民小组长牵头的网格迅速组建,精准包保每块田地。111人组成的村级抗旱补墒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党员干部主动帮扶35户困难群众解决灌溉难题。
入夏以来,高温少雨,临泉县白庙镇3.76万亩秋粮作物面临“干渴”。关键时刻,镇党委迅速响应,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干群打响抗旱攻坚战。
旱情初显,镇党委立即成立抗旱保墒领导小组,将抗旱减灾作为工作重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旱情,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抗旱工作高效推进。
为落实责任,镇党委建立“分片包干督导机制”。镇包村干部与村书记组成“三人包保小组”,深入各村。全镇113个由党员、村民小组长牵头的网格迅速组建,精准包保每块田地。111人组成的村级抗旱补墒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党员干部主动帮扶35户困难群众解决灌溉难题。
镇村党组织巧用宣传渠道,凝聚群众力量。乡村大喇叭每日播报,唤醒村民抗旱意识;微信群实时推送气象预警、抗旱技术及补贴政策;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引导群众树立节水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开展生产自救,营造党群一心、共抗旱灾的浓厚氛围。
科学调配水源是关键。镇党委组织排查辖区水源,对机井、河流等建立动态台账。针对水源覆盖不足区域,引导群众利用河渠沟塘及普通机井,协调设备引水。鼓励群众打小口井,并提供技术与政策支持。(潘松松)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