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消灭天花的病毒载体攻克艾滋?我国疫苗完成I期临床试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6 23:38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196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艾滋病有救了?”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质疑。

“艾滋病不是至今无法治愈吗?”
“怎么会用天花病毒来对抗艾滋?”

别急,这背后可是一项颠覆性突破 ——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以天花疫苗病毒(改良痘苗病毒Tiantan株)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并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这不仅是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我们离攻克艾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听到“天花病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恐惧。但这里的“天花病毒”并不是让人害怕的病原体,而是已经被改造过的疫苗载体

我们熟悉的天花疫苗,其实是一种叫做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的病毒。它不会引起天花,却能激发强大的免疫反应。正是这种“既安全又强大”的特性,使它成为疫苗研发的理想载体之一。

此次我国科研人员使用的是痘苗病毒Tiantan株,这是我国上世纪消灭天花时广泛使用的疫苗株,安全性早已被历史和数据验证。这次,他们对这株病毒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让它“带上”艾滋病病毒的部分抗原信息,从而激发人体产生针对HIV的免疫反应。

简单来说,科学家不是用天花病毒治艾滋,而是让天花疫苗病毒“伪装成HIV”,激发免疫系统主动防御。

传统疫苗常见的原理是“以毒攻毒”,小剂量接触病毒诱发免疫反应。但艾滋病病毒(HIV)是个“高手”,它会伪装,还能攻击免疫系统本身,这让疫苗研发异常艰难。

这次研发的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IV的关键抗原片段(如Env蛋白)嵌入到痘苗病毒中,让它充当“快递员”,把这些抗原送入人体。

当疫苗进入体内后,它不会引发疾病,却能让免疫系统记住HIV的“特征”,产生特异性T细胞和抗体。一旦真正感染HIV,身体就能迅速识别并对抗。

这就是所谓的“预防性疫苗”策略。

目前,这款疫苗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这一步主要是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通常在小规模、健康志愿者中进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公布的结果,I期试验中,疫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能激发较强的免疫应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

这意味着:疫苗“无毒副作用”,而且“有反应”——这是研发过程中的关键门槛之一。

接下来,它将进入I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免疫效果和剂量优化,再进入更大规模的III期试验。

至今,全球尚无一款真正获批上市的艾滋疫苗。不是没人做,而是做了几十年都没成功。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HIV变异太快。这个病毒不断“换外衣”,免疫系统刚识破它,它就变了样。它攻击免疫系统本身。就像小偷偷了警察的枪,HIV专门攻击CD4+ T细胞,让免疫系统瘫痪。抗体难以中和。即便打疫苗后产生抗体,也不一定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至今超200款艾滋疫苗候选者,几乎全军覆没。而这款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新型疫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首先,我国在病毒学、基因工程和疫苗研发方面已经积累了强大的技术平台。特别是近年来在新冠疫苗上的经验,为艾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战基础。

其次,我国科研团队长期坚持基础研究,早在2007年就开始探索HIV疫苗的可能路径。这次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十几年坚持的结果。

据悉,这款疫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牵头,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研发,具备强大的科研背书。

目前还不能。它属于预防性疫苗,目标是让人体提前建立免疫力,防止感染HIV,并不能治愈已经感染的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疫苗的推进,有望在未来实现类似HPV疫苗的效果 —— “打疫苗,远离病毒”。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报告存活HIV感染者超130万人,年新增感染者超过7万人。一款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有望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这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痘苗病毒Tiantan株在我国曾广泛用于天花疫苗接种,历史接种人群超5亿人次,未出现大规模严重不良反应。这次研发团队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去活性”,确保病毒不能复制或致病。

而且在I期试验中,志愿者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常见反应仅有轻度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一般在48小时内消退。这表明:疫苗是“安全的”,而且“身体扛得住”。

别着急。疫苗研发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I期安全通过后,还需进行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通常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就算一切顺利,也要经过国家药监局(NMPA)严格审评,才能获批上市。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是“从0到1”的突破。哪怕疫苗最终未能上市,它也为后续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写在最后

很多人以为,艾滋离我们很远。但现实是,它从未离开。“安全性高、效果可期”的疫苗,是我们对抗艾滋的终极武器。

这款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HIV疫苗,代表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进展。它不但让艾滋疫苗的研发看到了曙光,也让我们离“无艾社会”更近一步。

别再问“能不能治艾滋”,我们现在在努力“让人不得艾滋”。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 《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新型HIV疫苗完成I期临床试验》. 2025年6月30日发布.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疫苗临床试验管理办法》. 2024年修订版.
[3] 世界卫生组织(WHO). 《HIV疫苗研发全球进展报告》. 2024年年度报告.

来源:浅谈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