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安全自救”方案诞生,终于改革内部了!见效还需时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8 09:05 1

摘要:1957年出生,68岁,经验丰富!拥有德黑兰大学西方哲学博士学位 ,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政治顾问,也是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无疑是伊朗领导层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伊朗政坛颇具影响力。

近期,内塔尼亚胡与伊朗的一系列动向再次将全球目光聚焦中东。

据新华社援引伊朗法尔斯通讯社8月5日消息: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已下令任命最高领袖顾问阿里·拉里贾尼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这是第二次任命了。

阿里·拉里贾尼

此举被视作伊朗为制衡强硬派、重组国防机构而打出的“组合拳”。

那么,伊朗这番调整究竟有啥深意?

先说说阿里·拉里贾尼这个人

1957年出生,68岁,经验丰富!拥有德黑兰大学西方哲学博士学位 ,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政治顾问,也是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无疑是伊朗领导层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伊朗政坛颇具影响力。

早期担任过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深厚的军事与安全领域经验,为他后续在国家安全相关事务上的决策与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政经历的确丰富!此后,他又历任文化部部长、国家广播电台负责人。在这些岗位上,拉里贾尼不仅在文化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还进一步拓宽了自己在国家事务管理上的视野

2005 - 2007年,拉里贾尼首次担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在此期间,他主导了伊朗与西方的核谈判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与西方的重重压力,拉里贾尼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智慧与谈判技巧,努力维护伊朗的国家利益,在国家安全事务处理上展现出卓越能力,这也让国际社会对他有了更多关注。

从2008年至2020年,他连续担任三届伊斯兰议会议长,在长达12年的议长任期内,拉里贾尼积极推动议会各项事务开展,为伊朗国内政治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在这期间,他还曾多次竞选总统,虽然在2021年和2024年选举中被保守派主导的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取消竞选资格,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伊朗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政治理念上的分歧与碰撞

拉里贾尼被外界认为是温和保守派。

在核问题上,他主张与西方谈判,期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升级,为伊朗营造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但在涉及伊朗核心利益,如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对自身核发展合理权益的维护上,拉里贾尼始终持强硬立场。他曾公开表示,伊朗不想获取核武器,但“如果美国在核问题上犯下错误,伊朗将被迫走向制造核武器的方向” ,这番言论明确展现出他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态度。

这次任命他,在伊朗国内引起了诸多讨论,很多人觉得,这是个信号,表明伊朗对西方的决策正转向实用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观察人士指出,佩泽希齐扬任命拉里贾尼担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的决定,表明伊朗在“12日冲突”后的安全政策可能趋向缓和,同时对强硬保守派势力形成了一定的遏制。

自6月以伊“12日冲突”结束以来,伊朗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压力,此时拉里贾尼逐渐在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作用

7月30日,他以哈梅内伊特使的身份前往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了西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核问题,这一系列外交动作都彰显出他在伊朗安全与外交事务中的关键角色。而此次担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更是被外界视为伊朗在当前局势下调整安全政策外交策略的重要举措 。

佩泽希齐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先看看伊朗为何选择此时重启国防相关委员会?

要知道,这类机构自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便未再设立,此次重启堪称首次。

近年来伊朗在国家安全领域接连受挫:2020年,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郊区遭远程自动武器暗杀,凶手成功逃脱;今年以伊冲突中,多名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在私人住宅遇袭身亡,核设施基地位置泄露后屡遭空袭。

7月17日,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更是罕见承认,伊朗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存在安全失误。

可见,伊朗亟需通过调整国防与安全战略做出改变,以应对随时可能复燃的冲突。

从战略层面看,此举或许有两重考量:

一方面,可能意在制衡国内强硬派势力。

温和保守派的拉里贾尼持相对温和立场,由他参与相关事务,或能推动伊朗转向更务实、灵活的策略,避免局势走向激化。

另一方面,重启国防相关委员会,有助于整合伊朗的国防力量。伊朗军事体制较为特殊,除常规军外,还有伊斯兰革命卫队等多支正规武装力量,此前各力量间的协调存在一定不畅。

而新成立的这一委员会被赋予战时经济决策等重要职能,由总统亲自担任主席,成员不仅级别高,且人员配置精简。

这种架构能在战时更高效地协调各军事力量,推动快速决策,进而提升伊朗国防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

以色列拉响最高警报…

在加沙局势持续动荡的当下,伊朗的上述举措能带来哪些改变?

或许最直接的是,其国防与安全决策能力的提升,能让伊朗在应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压力时,获得更多周旋余地。

但这些举措要真正落地见效,仍需直面不少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内部协调难题——不同军事力量间长期形成的复杂关系,绝非短时间内就能捋顺。

其次是外部压力的持续加码:以色列和美国显然不会坐视伊朗实力增强,必然会出手遏制。

近期内塔尼亚胡的一系列动作已显急切,他亟需在局势生变前推进“全面占领加沙”计划,否则一旦国际舆论彻底转向,以色列将难以承受持续的压力。

总之,还需时间验证

伊朗此次重启国防相关委员会、更换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堪称复杂局势下的一次大胆变革。

不过,阿里·拉里贾尼履职后,针对美国和以色列将采取何种具体策略仍存悬念!而这样的策略能否助伊朗在中东乱局中突出重围,甚至扭转地区局势走向,尚需时间检验,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完---

来源:艾斯特论品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