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年来,光明食品集团这艘“食品航母”始终牢记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赋予的战略使命,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以益民为初心,以服务保障城市发展为己任,在打造超大城市食品供应的底板、绿色健康食品的典范、全球一流的食品企业的航向上砥砺前行。
19年前,2006年8月8日,光明食品集团正式组建,上海的“食品航母”自此启航。
19年来,光明食品集团这艘“食品航母”始终牢记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赋予的战略使命,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以益民为初心,以服务保障城市发展为己任,在打造超大城市食品供应的底板、绿色健康食品的典范、全球一流的食品企业的航向上砥砺前行。
19年来,光明食品集团聚焦食品和农业主责主业,在保份额、保品质、保安全上下足功夫,积极构建“产业+服务”融合共生生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不断增强。
19年来,“创新奋进、奉献拼搏、团结务实”的光明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每个光明人心中。技术攻坚的每个环节、产业升级的每个进程、勇担责任的每个时刻,都有光明人的身影。几代光明人齐心协力,为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做出贡献。
今年暑假,一批批市民观众通过“上海国企开放日”来到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益民展示馆、光明乳业金山牧场、四季花港,看到熟悉的“光明”原来一直在努力创新,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全球首创,在乳品行业第一个将五种活性营养物质印在产品包装上;敢为人先,开启中国乳制品“太空菌种”的研究先河,自主研发的干酪乳杆菌LC2W和植物乳杆菌ST-Ⅲ专利菌株首登太空……几乎每一杯光明牛奶、酸奶,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全国劳模、光明乳业研究院主任、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振民说:“食品关乎着人民健康,让科研成果端上餐桌、造福百姓,我们的科研才真正有意义。”
越是市场竞争激烈,越要向科技创新要竞争力,光明食品集团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研发了以“银香38”“沪软玉1号”为代表的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繁殖了具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的奶牛种公牛“冠军侯”,代表中国首次跻身全球百强种公牛榜;打造“万亩无人农场”与光明智慧农业运营平台,人均管理面积超过1100亩,成为上海领先的智慧农业试点……
企业创新发展,员工也实现了自身成长。光明农发集团上农种植事业中心下明机耕队技术员陈云杰今年就有了新身份——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执裁专家。他从田间的农机操作“师傅”转变为赛场“考官”,正在引领一批新农人在广袤的现代农场书写新时代的“围垦”故事。
创新,还体现在“老字号焕新”和“模式焕新”中。
由光明食品集团建设运营的华山路263号老字号品牌馆,讲述着城市的商业记忆。聆听完老字号的故事,意犹未尽的观众总忍不住下单几份“伴手礼”。其中,“大白兔×华山263”跨界奶糖礼盒备受欢迎,这款曾荣获“2024年上海市消保委伴手礼评选金奖”的爆品,是66岁“大白兔”跨界活跃的一个缩影,这只老字号兔子还蹦跶到世界各地——跨界月饼出口到新加坡,与潮牌“ROBBi”合作手办在美国被“秒杀”,妥妥成为国潮代表闪耀在国际舞台。
光明食品集团旗下,还有很多像“大白兔”一样的老字号。它们经过创意团队的加持,既传承老字号底蕴,又实现逆生长,主动拥抱新生代消费者,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载体。
与产品一同焕新的,还有光明的服务。集团旗下的捷强连锁通过联合店长、资源倾斜、团队激励等方式搞活了终端门店,很多消费者发现,家门口的烟酒专卖店,购物环境和服务体验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近年推行的光明商业供应链改革,让大街小巷的好德、良友等便利店也活了起来,不仅充满烟火气、人情味,更添了时代气息——早上有热气腾腾的包子,深夜有微醺的特调,服务员和蔼可亲,商品价廉物美……
点点滴滴,汇聚成光明食品集团的19岁答卷。这是一部以“创新”为引擎、以“奋进”为姿态,不断突破自我、勇攀产业高峰的奋斗史,展现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锐意进取的活力,用产业升级实现了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夏日炎炎,受持续高温影响,上海本地蔬菜尤其是绿叶菜的产量下降。但上海市民菜篮子“绿色不减”,来自甘肃兰州等地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进入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集团下属蔬菜集团西郊江桥公司为了应对“夏淡”,专门成立了蔬菜交易大数据党员创新工作室,基于历年交易数据,科学规划“高原夏菜”专销区。今年5月以来,公司组织业务骨干及核心客商赴甘肃金昌、武威等主产区,为“夏淡”期间蔬菜供应夯实货源基础。入夏后,市场依托“客服中心”“客商之家”“货车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全力调配货源保障供应。数据显示,今夏甘肃产区“高原夏菜”呈现产销两旺态势,近一个月的交易量同比增幅超30%,成为保障上海“夏淡”供应的中坚力量。
一个光明人就是一座供应站,他们化身“食品安全守护者”,组成“保供任务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质检实验室,用自己的奉献和拼搏,为市民送上“舌尖上的美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每年300多天在海上,年均捕捞金枪鱼约万吨、创利超270万美元,年总产量、平均产量、单船产量、单网产量等方面均名列全国第一,成为中西太平洋渔场的“标杆船队”——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开创远洋渔业金枪鱼围网船队海上指挥王国来亮出的成绩单。金枪鱼美味,但是捕捞作业环境很是艰辛。成绩背后,是他凌晨2点起床,看浮标、风向和水环境,观察天空有没有海鸟,总结鱼群规律的付出。
在光明粮储公司,上海市劳模、粮油检测中心副主任方欣有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方欣粮油检测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用大量实验数据论证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优化粮油安全检测流程。以呕吐毒素检测为例,国标限量1000ppb,工作室却能把内控限量值提升至800ppb,严格的技术标准背后是严谨的匠心和责任。
每逢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都少不了光明人拼搏的身影。很多市民还记得繁花似锦的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作为花博园区的建设运营方,全体光明人同心奋斗、协力拼搏,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种植6万余棵大树,100多个品种3000万盆鲜花,为八方宾客呈现了“花开中国梦”的精彩盛会。
“奉献拼搏”是光明精神的基石,正是无数光明人的默默付出和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不分昼夜地守护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和奶瓶子,铸就了光明作为民生国企的金字招牌。
19年来,光明食品集团以“团结务实”为精神内核,坚持跨板块协调、全产业链协同、全员关爱,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集团通过打破各业务板块壁垒,建立起“资源共享、渠道共用、市场共拓”的协同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生态闭环。这种内生性的团结力量,在“五五购物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平台上持续释放乘数效应。
每年进博会食品展区最大的展台都是光明食品集团,这是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举措。光明创新打造的“全球食品集成分销平台”,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服务中国市场,推动中国优质产品“走出去”、国外优质产品“引进来”。
作为上海国企的重要力量,光明食品集团始终紧跟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需求,聚焦主责主业,擘画“四高产业”蓝图——建设高标准保供体系、发展高质量蛋白产业、打造高品质农业样板、提供高水平城市服务,持续优化“4+6+2”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市场领先板块。
2024年,集团糖业板块耕地糖产量达150万吨,稳居全国第一;水产远洋捕捞能力位列全国第二,其中金枪鱼捕捞量全国领先;乳业综合实力全国前三,新鲜牛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大白兔、梅林罐头等经典品牌在细分市场持续领跑。核心主业食品和农业营业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重达95.63%,彰显出主业发展的强劲韧性与勃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食品集团始终践行“员工第一”理念,深入开展覆盖11万退休员工与10万在职员工的“大家访”活动,厚植“爱与尊重”的文化基因。在“大家访”过程中,集团特别关注“三失”“三罹”员工,送去精准帮扶与人文关怀,构建起困难员工帮扶长效体系。
光明食品集团是特大型城市主副食品供应的“压舱石”,而“团结务实”则成为集团能够穿越市场周期的“压舱石”,务实担当夯实产业根基,文化聚力涵养精神力量,支持光明食品集团实现从区域性企业到国际化食品产业集团的跨越。
19年栉风沐雨,19年砥砺前行。
光明精神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每一个光明人血脉的行动指南。它是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是生产线上的精益求精,是实验室里的孜孜以求,是保供路上的风雨兼程,也是困难时刻的守望相助……正是这种精神,让“光明”二字不仅代表一个品牌,更成为一种值得信赖的象征和温暖的力量。
站在19周年的新起点,在“创新奋进、奉献拼搏、团结务实”的光明精神指引下,光明食品集团将继续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