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联播 | 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 · 大轰炸中挺立的山城脊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7 23:28 1

摘要: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对战时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城市,进行了长达六年零十个月的无差别轰炸。1938年,原重庆防空司令部会同成渝铁路局设计修建了较场口大隧道,供市民躲避空袭。这条长约2公里的防空隧道1938年动工,1941年建成,最大容载人数是5000到6000人,

作为首批国家级抗战遗址,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穿越硝烟,见证着山城人民在炮火中挺立的脊梁。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对战时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城市,进行了长达六年零十个月的无差别轰炸。1938年,原重庆防空司令部会同成渝铁路局设计修建了较场口大隧道,供市民躲避空袭。这条长约2公里的防空隧道1938年动工,1941年建成,最大容载人数是5000到6000人,但1941年6月5日这天,由于日军轰炸,大量老百姓来不及有效疏散撤离,被迫滞留在市中心。

重庆大轰炸 “六五” 隧道惨案史实展馆讲解员曾繁懿介绍,当时实际涌入了上万人,严重超载之后,出现了窒息踩踏事故,酿成震惊中外的“六五” 隧道惨案。

现如今,在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里,墙壁上幸存者的深深抓痕如无声呐喊穿透岁月,件件保留下来的实物都是重庆人用血肉刻下的生存意志,是他们在隧道中捍卫生命尊严的宣言。

重庆大轰炸 “六五” 隧道惨案史实展馆讲解员曾繁懿说:“这里是在轰炸后的第二天,人们书写在断壁残垣上,凝炼着人们顽强的抗战决心和意志。哪怕面对日军残暴的空中大屠杀,重庆人民并未屈服。”

八十载过去,硝烟散尽。曾经的隧道遗址成了精神堡垒,“愈炸愈强” 精神早已深植进这座城市的骨骼,滋养着重庆从废墟崛起,在复兴路上奋进。

来源:渝悦T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