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饭局如江湖,识人见人心。推杯换盏之间,藏着人情世故,也藏着一个人的格局与修养。
饭局如江湖,识人见人心。推杯换盏之间,藏着人情世故,也藏着一个人的格局与修养。
有些人,几杯酒下肚,话匣子一开,就把自己的底牌掀了个底朝天。他说的话,就是他内心的回响。
层次的高低,往往就体现在这些不经意的言语里。
遇到饭局上总爱说这几种话的人,不必愤怒,也无需争辩,默默远离,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因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一句话:抱怨过去,大谈“想当初”
总有一些人,喜欢在饭局上追忆往昔,但主题永远是抱怨和遗憾。
“想当初我要是抓住那个机会,现在早就发了。”“想当初我要是不听谁谁谁的,也不至于混成这样。”
句句都是如果,字字都是不甘。仿佛他今天所有的不如意,都是拜过去所赐,都是别人的过错。
他们沉溺在过去的幻想里,却从不为现在的自己负责。把人生的无能,全部归结为命运的不公。
但生活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真正有本事的人,从不抱怨过去。
他们懂得,纠结于沉没成本,是最大的浪费。他们眼里看到的是未来,脚下走的是现在的路。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一个总是把“想当初”挂在嘴边的人,不仅充满了负能量,更缺少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深交,只会让你也陷入情绪的泥潭。
第二句话:炫耀人脉,张口“我认识谁”
饭局上,还有一种人,三句话不离他那些“厉害”的朋友和亲戚。
“我跟那个局长很熟。”“那个项目的老总,是我哥们。”仿佛整个世界的人脉,都攥在他的手心里。
他试图用别人的光环,来照亮自己的脸面。用别人的成就,来垫高自己的身价。
可拨开这些浮夸的言辞,你会发现他自己,其实一无所有。真正的人脉,是价值的互换,是势均力敌。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自己是谁,而不是他认识谁。
那些真正有人脉,有实力的人,往往低调内敛。他们不需要靠炫耀来证明自己,因为他们的能力和成就,就是最好的名片。
把别人的关系当成自己资本的人,内心是空虚的,也是靠不住的。你若信以为真,最后失望的只会是自己。
第三句话:议论是非,打探“你知道吗”
有一种饭局,最让人心累。那就是总有人热衷于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传播未经证实的是非八卦。
“你知道那个谁吗?他最近可倒霉了。”“我跟你说个秘密,你可别告诉别人……”
他们以窥探别人隐私为乐,以议论他人短长为荣。在贬低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言语之间,充满了幸灾乐祸和尖酸刻薄。
喜欢议论是非的人,内心往往是一片荒芜。
因为自己生活没有亮点,所以才把焦点都放在别人身上。格局越小的人,越喜欢盯着别人的生活不放。
与这样的人为伍,今天他与你议论别人,明天就可能在别人面前议论你。远离是非之人,才能守住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人生短暂,精力宝贵。和谁吃饭,和谁交友,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一种人生的能量场。
远离那些不断消耗你的人,亲近那些能够滋养你的人。
这不是势利,而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人生的清醒与负责。
余生,愿我们都能带眼识人,谨慎交友,把时间和温暖,留给真正值得的人。
来源:文史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