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86自由女神头像5分镍币,面额虽小,但却是美国钱币史上稀缺的珍品(该系列中第三珍稀的年份),是镀金时代(Gilded Age)风云激荡的独特见证。它出现在1882-1885年大萧条后的复产窗口期,因其独特的设计、稀少的存世量(尤其是完好品相)和深刻的历史烙
1886自由女神头像5分镍币,面额虽小,但却是美国钱币史上稀缺的珍品(该系列中第三珍稀的年份),是镀金时代(Gilded Age)风云激荡的独特见证。它出现在1882-1885年大萧条后的复产窗口期,因其独特的设计、稀少的存世量(尤其是完好品相)和深刻的历史烙印,深受藏家青睐。
1886自由女神头像5分镍币
1886年,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担任美国总统,此时的美国正经历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克利夫兰是来自纽约的民主党人,这是他第一届总统任期中第二年,是自内战结束后,民主党人首次重返白宫。他的当选象征着因内战而分裂的民主党重新团结起来——内战期间,反对战争或寻求谈判和平的北方民主党人效忠联邦,而南方民主党人则加入了邦联。
当时的政治格局深受1873年金融恐慌余波的影响。许多人将这场经济衰退归咎于共和党的政策,特别是其推行"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加之南方准军事种族暴力导致黑人选举权被削弱,共同促成了民主党的上台。
这一时期被称为"镀金时代"(Gilded Age),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克利夫兰政府试图抵制当时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政策。他努力争取降低关税,但未获成功:1886年,一项旨在将关税税率从40%(内战以来的水平)降低的民主党提案,在众议院以微弱劣势被否决。但克利夫兰在废除"政治分赃制度"(spoils system)方面更为有效。
一幅未署名的政治漫画《克利夫兰:不一样的克伦威尔》刊登于1886年3月20日出版的《法官》(Judge)杂志 。
对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而言,由于最高法院的两项里程碑式判决,1886年是关键的一年。在瓦巴什、圣路易斯和太平洋铁路公司诉伊利诺伊州案(Wabash, St. Louis & Pacific Railway Co. v. Illinois)中,最高法院推翻了伊利诺伊州一项监管铁路运费的州法律,裁定只有联邦政府才有权管理州际贸易。这一判决源于公众对铁路公司不公平做法的强烈不满,它造成了监管真空,直接促成了1887年《州际贸易法》(Interstate Commerce Act)的通过以及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联邦监管机构——州际贸易委员会(ICC)。
与此同时,在圣克拉拉县诉南太平洋铁路公司案(Santa Clara County v. Southern Pacific Railroad Co.)中,首席大法官莫里森-R-韦特(Morrison R. Waite)的评述断言,《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条款"(Equal Protection Clause)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公司。这一解读虽然出现在一项关于铁路财产税的裁决中,却为确立公司"法人人格"(corporate "personhood")以及根据"实体性正当程序"(substantive due process)原则保护经济权利奠定了基础。瓦巴什案和圣克拉拉案同时作出的裁决,确立了关键性的法律张力,它将在未来数十年里塑造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关系。
这一时期还伴随着重大的劳工动荡。1886年3月1日爆发的"西南大铁路罢工"(Great Southwest Railroad Strike),涉及超过20万名工人,矛头直指杰伊-古尔德(Jay Gould)控制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和密苏里太平洋铁路。这次罢工是先前冲突的延续,最终升级为暴力事件,造成至少十人死亡。
在经济方面,1886年是复苏的一-年。美国正从1882年至1885年的大萧条中逐渐恢复,那段时期持续了38个月,特点是物价和工资不断下降。在这次衰退的低谷期(1884年7月至1885年7月),大约5%的美国工厂和矿场关闭,估计有100万工人失业。虽然经济正在反弹,但严重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美国最顶层的1%人口控制着99%的财富。这种工业增长与极端不平等并存的悖论,是镀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即便在美国铸币局,历史也在悄然演进,五美分硬币的生产持续暂停。这次停产始于1885年3月,起因是1882年至1885年的经济萧条。直到1886年9月,直到小面额硬币的需求回升到足够高的水平,这一暂停才结束。
如果不计算难以找到的1913年版别的非官方铸造量,1886年便是该系列中第三珍稀的年份,仅次于1885年和1912年-S(1912-S)。这种硬币在高品相十分罕见,原因包括:从流通中保存下来的数量稀少、原始铸造量小,以及普遍存在的压印弱打(weak strike)问题。这种弱打现象可见于背面图案花环的左下方区域以及正面的13颗星星。由于当时持续三年多的糟糕经济状况,当时收藏家从流通中收回的未流通状态(Mint State)样品相对较少。因此,当钱币收藏家开始收藏1886年镍币时,大多数硬币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流通磨损。
SBP2023年3月#3-瑰宝之夜
自由女神头像镍币由查尔斯-E-巴伯(Charles E. Barber)设计,他也是巴伯(Barber,正式名称"自由女神头像")10美分、25美分和50美分硬币的设计者,因此得名"巴伯币"。一些收藏爱好者也常将自由女神头像镍币称为"巴伯镍币"(Barber nickel),尽管这种叫法并不普遍。该币正面图案为面向左侧的自由女神胸像,她的头发在脑后束成发髻,头戴一顶刻有"LIBERTY"(自由)字样的冠冕。
虽然收藏爱好者可能较少将自由女神头像镍币称为"巴伯镍币",但它却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昵称:"V镍币"("V" nickel)。这里的"V"指的是占据背面设计核心位置的巨大罗马数字"V"(V),它代表了硬币5美分的面值。这个"V"被置于由棉花、玉米、小麦和烟草(代表美国不同地区的重要农作物)组成的花环之中。花环正下方中央刻有"CENTS"(美分)字样。该字样是在1883年末添加到设计中的,目的是防止有人将此币镀金后冒充5美元金币。
在"CENTS"一词的两侧各有一个圆点,将面值铭文与环绕背面顶部四分之三边缘的国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分隔开来。在硬币顶部中央靠近"STATES OF"字样的下方,刻有美国的格言"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由于此币在费城造币厂生产,因此没有厂记标记(mintmark)。
查尔斯-爱德华-巴伯肖像
查尔斯-爱德华-巴伯(Charles Edward Barber)1840年出生于伦敦。他是美国铸币局第五任首席雕刻师威廉-巴伯(William Barber)的儿子,曾在其父手下担任助理雕刻师。1879年父亲去世后,查尔斯-巴伯成为铸币局第六任首席雕刻师。
来源:嘉乐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