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寨的“牛妈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20:05 1

摘要:作为黔东南州连任两届的人大代表,杨昌莉把根深深扎在侗乡的土地上。借着“贵州村超”的东风,她在发展旅游、抢险救灾、传承文化、助农增收的广阔天地里,铆足了四股不服输的“牛劲”,在群众心坎上写下了温暖又踏实的履职篇章。

在榕江县乐里镇七十二寨,提起人大代表杨昌莉,乡亲们总会亲热地叫她“牛妈妈”。这不仅因为她把寨里的斗牛照料得膘肥体壮,更饱含着大伙对她掏心窝子的信赖。

作为黔东南州连任两届的人大代表,杨昌莉把根深深扎在侗乡的土地上。借着“贵州村超”的东风,她在发展旅游、抢险救灾、传承文化、助农增收的广阔天地里,铆足了四股不服输的“牛劲”,在群众心坎上写下了温暖又踏实的履职篇章。

文旅深耕显闯劲 巧借东风点IP

“贵州村超”火爆出圈,杨昌莉主动出击,让乐里旅游借势“火”出圈。她深挖七十二寨“牛斗人和”的文化根脉,摸索出“非遗研学+斗牛展示+体育赛事+民俗体验”的农文旅体融合新路子,一门心思要擦亮乐里“斗牛文化”旅游名片,延伸侗族民俗产业链条。2024年,她领头张罗起“牛王争霸赛”“快乐足球联赛”“侗族琵琶歌大赛”等50余场活动,借势“村超”流量,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侗年期间,她组织的“非遗民俗千人大巡游”、“七十二寨村花选秀”等活动更是备受瞩目,全镇宾馆酒店267间客房连续8天爆满!“跟着牛妈妈干,家里的腊肉能卖给游客,客栈也住满人喽!”乡亲们脸上朴实的笑容,正是旅游带来甜蜜增收的最好见证。杨昌莉用人大代表的智慧与闯劲,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危难时刻见韧劲 炊烟暖心映丹心

2025年6月,榕江县城遭遇特大洪灾。看着救援人员只能啃方便面充饥,“牛妈妈”急得直跺脚:“人大代表这时候不站出来,啥时候站出来!”她立马在“七十二寨”微信群里发出倡议,带头捐款。

倡议发出后,爱心如潮水般汇聚: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棍送来积蓄,年轻人指尖轻点传递善款,短短几小时便筹集2.1万元。乡亲们闻讯而动:阿婆提来新鲜瓜菜,后生扛来新打稻米,村委会门前的捐赠物资转眼堆成了小山。

在自家被洪水浸泡的斗牛场旁,她腾出临时厨房,顶着40℃的酷暑带领乡亲们昼夜奋战,熬制出3250碗热气腾腾的饭菜,又颠簸60公里坑洼泥泞的乡道,硬是将饭菜送达抗洪抢险最前线。自家损失惨重,她却斩钉截铁:“群众需要,我就得顶上去!”这3250碗饭,熬煮的是民生至上的温度,映照的是人大代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赤胆忠心。

文化传承展巧劲 牛王劲舞聚人气

“得让乐里七十二寨的‘牛气’冲进村超赛场!”杨昌莉一门心思要将家乡的斗牛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她巧思谋划“村超引流+民俗旅游+新媒体赋能”的新路径,全力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

她牵头组建起一支独具风情的“乐里村超牛王啦啦队”,领着寨里的竹编老艺人精心编扎威武的“乐里牛王”道具,组织乡亲们巧妙融合侗家风情与斗牛元素,编排了“牛王出征”“芦笙伴斗牛”等特色节目。队员们身着绚丽侗族盛装,高举各寨牛王旗帜,舞姿模仿斗牛的踏步、昂首、冲撞,那股子昂扬的精气神,成了“村超”赛场上一道亮眼又地道的民族风景线。

“牛妈妈带的队,跳出了咱侗家人的魂!”群众的由衷赞叹,是对她组织巧劲的最大肯定,更是侗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她精心编排的百人侗族歌舞《爬窗探妹》,不仅赢得网友一致喝彩,更在活动现场直接为乐里侗乡引流体验民俗风情的游客超2000人次。

助农增收凭实劲 直播带货变真金

为了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牛妈妈”一头扎进新媒体的浪潮。她化身家乡“代言人”,在直播镜头前,用带着浓浓侗音的普通话热情吆喝:“家人们看看,这黄金芽茶,泡出来带着山泉水的清甜咧!”背景里,是热闹非凡的斗牛场景,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2025年,她积极推动引入专业电商公司,手把手培养本地主播。更借着乐里侗年节“村花选秀”的热度,助力脱颖而出的“村花”杨梅打造“侗乡阿梅”直播号,带动当地20多名乡亲共同搭建起“七十二寨”直播平台。

截至目前,团队已开展直播50余场,线上成交额一路攀升至80余万元!“以前家里头的好东西愁销路,现在‘牛妈妈’搞直播,不光帮我们卖出去了,还卖上了好价钱!”大寨村龙大姐的感慨,道出了杨昌莉用新媒体架起的这座“致富桥”有多实在。

从侗乡旅游的策划者,到抗洪一线的逆行者;从村超文化的推广者,到助农增收的领路人,杨昌莉始终步履不停。她用身上的四股“牛劲”拧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牛妈妈”这声带着烟火气、浸满乡土情的亲切呼唤,是群众对她最深情的褒奖,更是对她扎根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最生动的诠释。

通讯员 孙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蒋鸿琪

二审 陈丹

三审 周灿璧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