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智界品牌有大动作,先是智界双子星新款车型出现在工信部公示名单里,接着传出智界独立运作的消息。这两件事凑在一起,表面看是组织架构与产品线的调整,背后却清晰指向,华为与奇瑞合作要进一步加码,把智界这个“纯血鸿蒙智行”品牌往更高处推。
近日,智界品牌有大动作,先是智界双子星新款车型出现在工信部公示名单里,接着传出智界独立运作的消息。这两件事凑在一起,表面看是组织架构与产品线的调整,背后却清晰指向,华为与奇瑞合作要进一步加码,把智界这个“纯血鸿蒙智行”品牌往更高处推。
“纯血”不是噱头:华为把压箱底技术都给了智界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华为合作的车,还是得认准“纯血鸿蒙”这个标签。不一样在哪?技术是重要考量指标。华为给智界的“嫁妆”,从智界S7首发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到后来R7增程版搭载的雪鸮智能静音增程技术,全是华为最新技术首发车型。
包括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智界将要在上海和深圳建“双造型中心”,上海抓时尚潮流,深圳对接华为智选车总部,两边协同,设计上踩准用户审美。还有将成立芜湖“松山湖”罗兰小镇研发中心,5000名研发人员扎在这里,3年内将投入超百亿元。更关键的是,这些研发人员里不少来自问界项目。问界当年能逆袭,靠的正是华为从技术到渠道的全链条介入,而智界现在的配置,甚至比当年的问界还要“顶配”。
为什么华为愿意下这么大本?答案藏在“纯血”二字里。普通合作可能只是拿华为的车机系统或华为ADS,但智界从电池、电机到电子电气架构,全是华为深度定义的。所谓“根正苗红”毋庸置疑。
独立运作的背后:从“磨合”到“拧成一股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智界架构独立、决策自主,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确与以往的合作有所不同,这次奇瑞内部红头文件直接把智界定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重点在于华为主导产销服全流程。
这样一来,华为与奇瑞在智界项目分工进一步明确,优化合作流程,实则也意味着与华为的合作模式进入深水区。简单说就是,奇瑞专心把车造好,华为负责主导,从产品、制造到卖车、售后的全流程质量把控,甚至是智界的销售门店建设都由鸿蒙智行负责,推动智界的销售和服务生态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据业内知情人士孙少军爆料,奇瑞内部消息将全面押注智界,之前对标的星纪元团队开始分流,为智界未来发展和上市做出战略选择,拥抱华为,全力配合智界车型铺设。这种分工,效率将远超早期的“磨合式合作”。所以智界独立,乍看是“分家”,实则是华为主导式的全面提速。
“三代出精品”定律倘若生效,智界将搅局新能源市场
华为有个“三代出精品”的定律:在手机上是这样,在问界也是这样,在智界是否同样奏效?
回顾2023年智界S7带着巨鲸电池和途灵平台打出名声,2024年R7增程版搭载雪鸮增程技术填补市场空白;2025年新款车型也携新科技来袭,而接下来的产品矩阵也更值得期待,这种迭代节奏每一步都精准踩中用户需求的痒点。如今华为全链条押注智界,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从渠道建设到用户运营,全链条都打上“华为印记”。这种模式一旦跑通,将验证智能汽车的竞争,靠单一技术的比拼已经行不通了,依赖的将是全链条能力的较量。
新能源市场从来不缺新品牌,华为全链条护航、奇瑞全力配合成为智界的优势。智界新款车型只是开始,随着研发投入落地、产品矩阵完善,这个“纯血鸿蒙智行”品牌,或许真能像余承东预言的那样,成为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那根“杠杆”。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