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是不少中国油画前辈求学的地方,更有马克西莫夫先生在中国举办油画训练班开枝散叶影响深远。由此,“不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展”,来到了莫斯科,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方面呈现中国油画和俄罗斯油画在传统上的某种联系;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绘画语言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积
不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5年8月5日-10日
展览地点: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
(俄罗斯文化部直属博物馆)
联合策展: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
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国际艺术基金会
当代油画
协办: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开幕现场 | 不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展
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
BCEPOCCИЙCKИЙ МУЗЕЙ ДЕКОРАТИВ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前言
俄罗斯是不少中国油画前辈求学的地方,更有马克西莫夫先生在中国举办油画训练班开枝散叶影响深远。由此,“不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展”,来到了莫斯科,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方面呈现中国油画和俄罗斯油画在传统上的某种联系;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绘画语言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积淀,有利于探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艺术创作中的融合与创造的路径,引发更多关于绘画艺术乃至当代艺术发展的深度思考,以及对于当代中国绘画语言和中国艺术家更加深切的关注。
“不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展”,旨在通过学术性的梳理绘画语言的传承与流变,呈现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状态,并进一步审视其与当下时代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绘画”正面临着全球化的时代压力和文化冲击。中国艺术家通过绘画语言追溯文化传统、吸纳外来,不断地寻找创新的可能性,在完成自己个性化探索的过程中,又逐渐融入到全球化的语境中。本次展览的主题“不息”意味着绘画语言在变革中不断演绎,生发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却在不息的创造中保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观察中国艺术家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续接中华文脉,从而生生不息。
БЕСКОНЕЧНО
ВЫСТАВ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ЖИВОПИСИ
冀洪斌
▼
雨过天晴
布面油画
60×80cm
2014
黄河
布面油画
60×80cm
黄河
布面油画
60×80cm
2014
黄河
布面油画
120×150cm
2015
霾
布面油画
54×66cm
2013
盛开的梨花
布面油画
52×72m
2013
吉普赛女郎
布面油画
108×105m
2011
静谧
布面油画
80×60cm
2021
寂静的河
布面油画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РИТИКА
艺术评论
▼
古朴意象中的时代呼吸——冀洪斌油画艺术散论
冀洪斌先生的油画世界,是一方沉淀时光的净土。他的画布上,古典油彩的浑厚光泽如经年包浆的古木,温润而深沉,晕染出悠远的岁月气息。无论是一幅写生中的古民居,还是人物衣襟流转的含蓄皱褶,皆在精心铺陈的暖褐与暗金色调中,氤氲出东方式的含蓄诗意与沉静古意。
冀先生笔下的形象,其“生动”之处,在于对生命刹那神韵的精准捕捉。他描绘老者,那布满沧桑的手部关节与眼中深邃而温和的光芒,仿佛能穿透画布,讲述无声的岁月故事;他画田野乡民,人物姿态浑朴如山石,面部刻画却饱含泥土的朴实与韧性,毫无呆板之态。即使静物画中的一位吉普赛女郎、雪原上的几颗树,也在看似随性却精准的笔触节奏中,仿佛呼吸着、低语着,传递着物象内在的鲜活温度。
冀洪斌的艺术,可贵在古意不泥古。他并非对传统技法的简单复刻,而是将东方美学中“气韵生动”的古老命题,巧妙地融于油画的厚重质地之中。其古朴,是精神气质的沉淀;其典雅,是文化根脉的自觉;其生动,则是面对当代生活的真诚凝视。于是,那些沉淀着时光色泽的画面,便成为一座座视觉的桥梁,既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人文的温厚底蕴,也透露出画家对当下生活的深沉观照与情感共鸣。这,正是冀洪斌先生以画笔凝练的——古意新颜。
ОБ АРТИСТЕ
关于艺术家
▼
冀洪斌
从事美术工作近四十年,擅长书法、水彩画、国画、油画等。绘画艺术造诣颇深,国家三级美术师,现为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邯郸市油画学会秘书长、邯郸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邯郸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许多作品被艺术馆和爱好者收藏。
О ВЫСТАВОЧНОМ МЕСТЕ
展览现场
▼
俄罗斯当地时间8月5日下午3点,“不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展”在全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莫斯科国立大学艺术系教授赵欣欣策展,全俄罗斯国立艺术装饰博物馆馆长雷布凯娜(原俄罗斯图拉州文化部部长)、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师范方向博士后答辩委员会主席拉莫夫、俄罗斯人民画家巴博夫等嘉宾出席并致辞。来自莫斯科多所艺术院校的师生及艺术爱好者共两百余人到场,见证这场艺术盛事。
雷布凯娜馆长在致辞中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在中国播下的种子,强调“不息”不仅是绘画语言的延续,更是中俄文化血脉的再次交汇。策展人赵欣欣则指出,展览以“不息”为主题,意在呈现中国艺术家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既回溯传统、又面向未来,持续为绘画注入新的生命力。
展览以“传承—对话—未来”三大板块,呈现三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油画、水墨、综合材料等多种媒介。观众既能看到对马克西莫夫体系的回应,也能读到当代中国艺术家对全球化议题的个体表达。
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代表大街3号,是俄罗斯重要的国立美术馆,直属于俄罗斯文化部。该馆以收藏与展示艺术史上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为主旨。
博物馆建筑是十八至二十世纪后期的纪念碑式建筑,旧称为“奥斯曼庄园”。1918年,该建筑被收归国有,并移交给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容纳了最高委员会主席团和RSFSR部长会议。在1920-1930年代,参加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就在这所房子里。该建筑的历史与许多俄罗斯著名人物有关。1981年,该建筑移交给了全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并于1981年7月21日对游客开放,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主题展览。博物馆的面积为2.0719公顷,可实施大型展览与公共艺术的项目。
来源:当代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