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幼立。最近不少粉丝留言问饮食问题,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饮食方面的相关内容。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幼立。最近不少粉丝留言问饮食问题,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饮食方面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白一点: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是受了伤的黏膜,很娇嫩,也很敏感。尤其在活动期,就是便血、腹痛、腹泻比较厉害的时候。
饮食的核心就是减轻负担、减少刺激、提供容易吸收的营养,给肠道创造一个“静养”的环境。
活动期(症状明显时):宜“温和”
这时候,得把肠道当成需要精心呵护的“病号”来对待。
主食:选精米细面。熬得软烂的白米粥、细软的面条(清汤面)、软馒头都是好选择。它们容易消化,不会给发炎的肠道增加负担。避免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片等粗粮杂粮,里面的粗纤维就像小刷子,会刺激溃疡面。
蛋白质:需要补充,但要选好消化的。瘦嫩的鱼肉(淡水鱼,清蒸)、散养鸡(炖烂)、鸡蛋(蒸蛋羹、煮蛋)比较好。
豆腐(嫩豆腐)也可以少量吃。避免油炸的、红烧的、油腻的肥肉、带筋的肉、牛奶及奶制品(很多人乳糖不耐受,易胀气腹泻)。
蔬菜水果:要非常谨慎。可以吃少量煮得非常软烂、去皮的瓜类(如冬瓜、丝瓜)或根茎类(如胡萝卜泥、土豆泥)。
避免所有生的蔬菜水果!也避免高纤维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竹笋、菌菇类(金针菇、香菇等)。它们要么刺激,要么难消化。
烹饪方式:蒸、煮、炖是最好的。油要少放,甚至不放。绝对避免煎、炸、烤、红烧(重油重糖重酱油)、麻辣、火锅等刺激性烹饪。
调味:越简单越好。一点点盐即可。避免辣椒、花椒、芥末、生蒜、生葱、各种酱料(豆瓣酱、辣椒酱等)、味精、浓汤宝等。酒精、咖啡、浓茶、碳酸饮料更是要远离。
其他:坚果、种子类(芝麻、瓜子、花生等)、冷饮、冰品是绝对禁忌。生冷会直接刺激痉挛,坚果种子坚硬难消化且易摩擦创面。
缓解期(症状稳定时):可“尝试”
当血便、腹痛基本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接近正常,说明肠道炎症减轻了。这时饮食可以逐步、谨慎地放宽一些,目标是维持营养均衡,防止复发。
主食:可以在精米白面基础上,少量、试探性地添加一些易消化的杂粮,观察反应。
蛋白质:继续选择好消化的瘦肉、鱼、蛋、嫩豆腐。可以尝试少量酸奶(选择无糖或低糖的),观察是否耐受。
蔬菜水果:循序渐进是关键。先从煮软的叶菜开始,少量尝试。可以尝试去皮去籽的熟软水果(如香蕉、蒸苹果)。
每次只尝试一种新食物,量要少,观察2-3天大便情况。没问题再少量增加或尝试下一种。生食、粗纤维多的、刺激性的还是不吃。
总原则: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比如一天5-6顿)、温热进食非常重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反应,一旦吃了某种食物后出现不适(腹痛、腹泻加重、便血复现),立即停止并记录,下次就不要再吃了。
最后给大家总结下:
1.个体差异大:没有绝对统一的“能吃”或“不能吃”。别人能吃的,你不一定行。关键在于细心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做好饮食日记(记录吃的食物和之后1-2天的症状)。
2. 活动期要“收”:严格遵循温和饮食,给肠道休息时间。
3. 缓解期要“稳”:放宽食物种类务必谨慎、缓慢,避免乐极生悲。
4. 营养均衡是目标:长期过度限制饮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在控制症状的前提下,要努力保证营养摄入。
中医角度看:生冷、油腻、辛辣(中医称为“肥甘厚味”和“生冷寒凉”)最易损伤脾胃,助长湿邪,而“湿”和“脾虚”往往是溃疡性结肠炎缠绵难愈的关键。
所以,无论活动期还是缓解期,温和、清淡、易消化、温暖的食物,都是符合中医养护脾胃原则的。
饮食管理是治疗溃结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把它当作和吃药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对待。今天就说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来源:消化科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