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再度引发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吃南瓜时,多注意这5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16:18 1

摘要:更令人震惊的是,近期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主播在直播中声称“每天一碗南瓜粥,血糖就能降下来!”引发了数百万次观看和大量跟风模仿。

“南瓜这么甜,糖尿病人吃了不会血糖飙升吗?”这可能是每个糖友看到南瓜时的第一反应。

更令人震惊的是,近期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主播在直播中声称“每天一碗南瓜粥,血糖就能降下来!”引发了数百万次观看和大量跟风模仿。

问题来了——南瓜到底是“救糖”神器,还是“血糖炸弹”?

家住成都的李阿姨,63岁,患糖尿病7年。最近她迷上了“养生网红食谱”,每天早晨一碗南瓜粥,晚上再来一盘蒸南瓜,自觉“吃得健康”。

可一周后血糖复查,空腹血糖竟飙升到10.2 mmol/L。她一脸懵:“不是说南瓜能降糖吗?”

类似的病例在门诊并不少见。尤其在秋冬交替时节,南瓜大量上市,作为应季食材频频出现在家庭餐桌。每当这个时候,关于“南瓜能降糖”的说法就会再次流行,引发争议。

尤其是中秋节、重阳节临近,家人团聚少不了一道香甜软糯的南瓜美食。但糖尿病患者若不注意食用方式,反而可能加重病情。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中反复验证过的事实。

南瓜,虽好,却不是“无糖区”。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每100克南瓜中含有约6.5克的碳水化合物。虽然属于“低GI”食物,但长期、大量摄入,仍会造成血糖波动。

临床数据显示,南瓜的升糖指数(GI)受品种、烹调方式影响较大

例如,蒸煮过久的南瓜,其淀粉已转化为更易吸收的糖类,升糖速度更快。尤其是搭配粳米煮粥、加入红枣、山药等“高升糖搭档”时,血糖控制难度陡升。

那为什么市面上会流传“南瓜能降糖”的说法呢?其实,这源自一些早期动物实验。

例如2009年《中华糖尿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南瓜多糖在大鼠实验中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调节血糖。

但这类研究大多局限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在大规模人群中证实疗效。也有中医持不同观点。

中医认为南瓜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润肺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其“补气、解毒、杀虫”,适量食用有益健康。但正因其“甘”,糖尿病人更应谨慎。

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南瓜?答案是:可以吃,但要“吃得对”。关键在于以下5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食用量。

南瓜虽好,但不宜大量替代主食,一餐控制在100克以内较为安全。超量食用等于摄入“隐形糖”。

第二,注意搭配方式。

避免与高淀粉类食物(如糯米、土豆)同食,推荐搭配高纤维蔬菜或蛋白质类食物,减缓升糖速度。

第三,避免过度加工。

南瓜粥、南瓜饼、南瓜奶昔等网红吃法虽美味,但多添加糖、油、奶制品,升糖指数大幅提高,远比清蒸南瓜更不利于血糖控制。

第四,关注个体差异。

糖尿病并非一刀切,每个人对食物的血糖反应不同。建议记录饭后2小时血糖,观察南瓜对自身影响,合理调整。

第五,不迷信“药食同源”。虽然南瓜含有一定的植物活性成分,但远未达到药物疗效。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也不能盲目依赖“食疗降糖”偏方

在临床中,曾接诊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长期以南瓜粥代替晚餐,结果血糖不降反升。原因在于粥类食物易消化吸收,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反而刺激胰岛素分泌负担加重

此外,部分南瓜品种(如贝贝南瓜、小金瓜)含糖量更高,糖友更应慎重选择。建议优先选择口感较淡、纤维丰富的大南瓜或老南瓜。

从营养学角度看,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普通人群有益。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任何食物都不能脱离“血糖控制”这一核心目标

再好的食材,吃错了方式,都可能成为“甜蜜的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认为“南瓜籽”也能降糖,甚至有商家推出“南瓜籽粉”作为保健品。

事实上,南瓜籽虽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但缺乏降糖实证,切勿将其神化。

中医在调理糖尿病中注重“养脾护肾、调气化湿”,如用黄芪、葛根、山药等配伍南瓜入膳,既可增强体质,又能辅助控糖。但仍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乱搭中药,影响肝肾功能

作为医生,我们常说:“食物可以是最好的药,也可以是最慢的毒。”南瓜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关键在于科学认知,理性对待,合理搭配,量力而食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每一次饮食选择,都是在为未来的健康打基础。掌握了正确吃南瓜的方法,既能享受美味,又不担心血糖失控。

秋冬季节,南瓜上桌没问题,但请记住这句话——吃得清醒,吃得精准。

最后,提醒广大糖友:饮食只是控糖的一部分,规范用药、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缺一不可

真正的健康,是长期坚持科学生活方式的结果,而不是某一食物或偏方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1):4-46.
[2]王丽,胡波. 不同烹调方式对南瓜中营养成分及升糖指数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2,43(4):85-91.
[3]鲁建华.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理论与临床探讨[J]. 中医药导报, 2023,29(3):23-2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中医传承张大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