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海边溺水命悬一线,医生用这个“趴着睡”的方法救了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5:56 1

摘要:急诊医学科汪娟主任协同下,立即对患儿启动抢救流程。但仅数小时,小佳(化名)病情急转直下,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低于100mmHg,符合重度 ARDS 诊断标准,生命危在旦夕。

炎炎夏日,海边撒欢是标配

但盐田区人民医院

最近接诊的一位9岁小患者小佳(化名)

可真是经历了一场

惊心动魄的“水上惊魂记”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一起来看看

小佳在海边游玩时不幸溺水

被紧急送来盐田区人民医院时

她已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急促(42次/分)

同时伴随呛咳、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危重症状

面罩吸氧10L/min情况下

指脉氧饱和度仅86%

生命岌岌可危

01

多学科接力,与死神赛跑

CT一看,两个肺都快被水“泡发了”!

儿科唐红主任接诊时第一时间考虑小佳病情快速进展,并发溺水相关肺损伤。

急诊医学科汪娟主任协同下,立即对患儿启动抢救流程。但仅数小时,小佳(化名)病情急转直下,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低于100mmHg,符合重度 ARDS 诊断标准,生命危在旦夕。

面对如此凶险病情,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将患儿转入重症医学科。李聪主任带领医护团队迅速评估病情,制定抢救方案。在完善高流量氧疗、抗感染、液体管理、器官功能保护等综合治疗的同时,果断实施清醒俯卧位通气,为小佳(化名)赢得生机。

02

至少12小时俯卧,重获新生

在医护人员的细致引导和密切监护下,小佳(化名)在清醒状态下积极配合俯卧位通气治疗,保持俯卧体位至少12小时以上。

医护团队通过合理摆放体位垫、定时调整体位、加强沟通安抚,极大缓解了患儿的不适情绪,保障了治疗连续性与安全性。随着俯卧位通气的稳定推进,患儿的呼吸频率恢复至正常范围,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肺部听诊啰音减少,肺部渗出及水肿影像逐步吸收。氧合指数逐日提升,从初始不足100mmHg逐步回升至200mmHg以上,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

在评估患儿肺功能和氧合状态已稳定的基础上,重症医学科团队谨慎、分阶段撤除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支持,转为普通吸氧,期间患儿未再出现呼吸窘迫及氧合功能下降等情况。现患儿食欲恢复、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已能自主翻身、坐起,可与医护人员交流、互动,转入普通病区进行后续康复训练。

03

什么是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重症肺部疾病,可由严重感染、溺水、吸入性损伤、创伤等多种原因诱发,其主要特征是肺泡广泛损伤,导致严重气体交换障碍,进而引起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ARDS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是全球重症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清醒俯卧位的优势

清醒俯卧位通气是一种新兴的ARDS非插管治疗策略,不依赖气管插管或镇静措施,而是通过让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调整为俯卧体位,利用重力作用改善肺部气体和液体分布,重新扩张背侧塌陷的肺泡,从而增加有效肺容积、优化通气/血流比例、显著提升氧合效果。

盐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积极加入中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联盟(Chinese ARDS Research Network,Chi-ARDS Net),该联盟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牵头,钟南山院士、滕皋军院士、邱海波教授担任顾问,杨毅教授与黎毅敏教授担任主席,刘玲教授与桑岭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目前已汇聚全国超过200家重症中心,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ARDS临床研究网络,推动中国特色ARDS治疗方案的标准化、体系化、国际化。借其资源与平台,大幅提升了ARDS临床研究、规范诊疗及重症救治能力。

来源:美好盐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