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类人成为乙肝重灾区!身体若有5个信号要警惕了,别大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23:41 1

摘要:全国现有超过7000万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中招。很多人等到发现,已经是肝功能全面受损、甚至癌变的阶段。今天这篇文章,不讲“普及知识”,只说重点——谁最容易中招?身体发出哪些信号是在“求救”?又该怎么做,才能不把自己推向深渊?

乙肝,不是“肝上有病”这么简单。它是病毒,它是慢性,它是沉默杀手。

全国现有超过7000万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中招。很多人等到发现,已经是肝功能全面受损、甚至癌变的阶段。今天这篇文章,不讲“普及知识”,只说重点——谁最容易中招?身体发出哪些信号是在“求救”?又该怎么做,才能不把自己推向深渊?

四类人,是乙肝重灾区,不是说说而已

第一类:生在“乙肝高发年代”的人,特别是1970-1992年出生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小时候没赶上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的政策红利,很多人小时候打没打疫苗都不记得,或是只打了一针半针,抗体早就没了。

研究显示,该年代出生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属于“隐性风险群体”。

第二类:家里有乙肝病史的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携带者,孩子出生时没有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感染率高达90%。很多人以为“妈妈有乙肝,自己没症状就没事”,但这种“无症状携带”最容易被忽视,等肝功能出问题时,往往已经晚了。

第三类:频繁接触血液、体液的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美容美甲从业者、牙科医生、纹身师等。这些行业暴露在“微创口接触”的风险下,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通道”。

第四类:长期酗酒、熬夜、吃保健品不当的人。这类人本身肝脏就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一旦合并乙肝病毒,肝细胞损伤将被放大十倍,甚至加速病程进展。这类人就像火上添油,一旦点燃,很难熄灭。

身体发出这5个信号,别再当“都是小毛病”

信号一:总是觉得累,容易犯困。不是工作多,也不是睡眠少,就是一种说不上来的疲惫。这是因为肝脏受损,代谢能力下降,身体“垃圾”清理不掉,人自然就没劲儿。很多乙肝患者前期就是靠“困”和“乏”撑过来的。

信号二:皮肤发黄,有人说“最近气色不错”,其实是“胆红素升高”导致的假象。这时候,不止脸黄,眼白也会变黄,严重时尿液颜色像浓茶。这不是“上火”,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信号。

信号三:容易出血、牙龈流血、月经量明显变多。肝脏负责合成凝血因子,当肝功能下降时,血液凝固能力就会下降。轻轻一碰就青一块紫一块,或是刷牙一口血,这些都不能再忽视。

信号四:肚子鼓鼓的,但体重却在下降。别高兴太早,这不是减肥成功,而是“肝腹水”的早期表现。体内蛋白下降、血管渗透压变化,水分跑到腹腔里,看起来“肚子大了”,实则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结果。

信号五:手掌红得像搽了胭脂,这是典型的“肝掌”。因为雌激素代谢异常,血管扩张,手掌尤其是大鱼际部位出现片状潮红。这不是手部问题,是肝脏在发出“呼救信号”。

很多人误会乙肝是“传染病”,其实它最怕的,是“被耽误”

乙肝不是一得就完蛋,也不是得了就传染别人。它最可怕的,是悄无声息地“磨”你的肝

临床上看到太多这样的患者:一个30多岁的男人,没什么症状,就是偶尔乏力,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一直没查,直到有天剧烈腹痛送医院,一查——肝硬化晚期,HBV-DNA高得惊人。这样的悲剧,每年都有。

研究显示,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有20%在没有规范治疗的前提下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规范检查、定期评估的人,很多人终身没发生任何并发症。这不是命运,是选择。

这3件事,决定了你是不是能“守住肝”

第一件:查抗体,查病毒,别凭感觉。做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HBV-DNA检测,不是“健康体检附加项”,而是对自己肝脏的基本尊重。五项里阴阳组合不同,代表的意义天差地别,别自以为自己懂,查完拿结果给医生看,不要自己瞎琢磨。

第二件:打疫苗,有效防,别嫌麻烦。对于没有抗体的人群,及时补种乙肝疫苗,这事不丢人不麻烦。研究早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年就指出:乙肝疫苗接种有效率超过90%,是目前防控乙肝最有效的手段。三针打完,十年安心。

第三件:有病,不装没病。确诊乙肝携带者后,不等于“等死”,而是需要定期检查、规范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虽然不能根除,但能大幅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

乙肝不是“等死病”,但拖着不管,就真会死

不少人把乙肝当成“慢性问题”,拖着拖着就成了“治不好的问题”。而很多人明明可以活得更久、更好,却因为“怕知道”“不愿查”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尤其是那种“我没症状就没事”的心态,在医学上叫做“隐性感染期”。病毒不活跃≠病情稳定。肝脏是个“哑巴器官”,一旦它开口说话,往往已是命悬一线。

一项发表于《肝脏》杂志的研究显示,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有近65%是在完全无症状状态下发展成癌变的。这不是恐吓,而是数据。

从今天开始,把肝当回事

你不喝酒,但你熬夜;你不吃药,但你瞎补;你不进医院,但你天天焦虑——这些都是在“偷耗你的肝”。

肝脏不是钢铁侠,它是个柔软又坚韧的器官。它不喊疼,不发脾气,不会突然罢工,但当它撑不住时,你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如果你身体已出现可疑信号,如果你还没做过乙肝五项——请这周就去做一次检查,哪怕只是为了一个安心的睡眠。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贵强.中国乙型肝炎防控策略的转变及挑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5):321-325.
[2]赵红梅,刘建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癌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6):372-377.
[3]刘士新.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0):701-705.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