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频出,特朗普与普京会晤还有多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2:44 1

摘要:当地时间8月6日,白宫高级官员对外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下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面对面会晤,并且不排除随后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加入、举行三方会谈的可能。

当地时间8月6日,白宫高级官员对外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下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面对面会晤,并且不排除随后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加入、举行三方会谈的可能。

在8月8日特朗普对俄的“最后通牒”临近、信任破裂恐难修补的背景下,此次潜在会晤究竟能否成行?俄乌冲突局势是否将迎来重大转折?这些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8月6日,路透社报道,白宫透露,特朗普与普京最早将于下周举行会晤。

会晤信号:白宫默许 克宫谨慎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进行了单独会面,数小时后,白宫即发表了声明。声明称,此次会晤具有“高度建设性”,为总统级对话“扫清了程序性障碍”。随后,包括路透社、《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美媒引述白宫人士的消息称,特朗普“愿意尽快与普京见面”,时间“可能就在下周”。

虽然俄罗斯方面尚未确认,但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正在评估对话前景”,并称“俄罗斯从未拒绝和平谈判”。这一罕见的口风,与此前俄方对美制裁和外交压力的反弹态度形成对比,被视为俄罗斯在当前战局与经济处境下的战略回旋。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尚未对可能举行的三方会晤公开表态。但乌方外交人士私下透露,“不会在条件不明确、对等性不足的情况下参与‘政治表演’”。白宫方面则强调,三方会晤“仅在俄乌均表现出诚意”的情况下才可能成行。

△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6日,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进行了数小时的会面。

特朗普为何同意会晤?

尽管特朗普在过去几周多次公开表示“对普京感到失望”,认为俄方在推动停火问题上“不够积极”,但此次仍对推动会晤表现出了开放态度。舆论认为,背后主要出于三方面考量。

首先,兑现竞选承诺。特朗普长期宣称自己比拜登“更懂如何让普京服软”,推动此次会晤,有助于其在选民中塑造“终结冲突”的总统形象。据《政治》网站披露,特朗普团队的一项近期民调发现,选民对“降低地缘冲突风险”的看重程度高于“惩罚俄罗斯”。因此,特朗普团队认为,比起强硬制裁,“和谈主导”更能让其在外交议题上取得优势。

其次,以谈促压,倒逼俄方。特朗普此前设定8月8日为俄方和平表态的最后期限,否则将施加新一轮能源与金融制裁。如今释放“愿意会晤”的信号,实则是双轨并用:一方面不放弃威慑,另一方面为普京提供台阶、避免彻底对撞。特朗普擅长的“交易外交”正在重新上演。

最后,打破乌克兰战事僵局,推动战后新秩序。特朗普试图跳过欧盟和北约传统路径,直接与冲突双方“交易”,主导所谓的“美式停火框架”,重构美俄乌三边博弈格局。这种“绕开建制、重构秩序”的做法,既符合其对传统外交架构的怀疑态度,也能迅速制造话语权与主导感。

△福克斯报道,普京在与威特科夫的会面中提出希望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表示,如果会晤与和平协议有关,他会同意。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的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无论从外交表态还是媒体放风,都可以看出,促成这一高度敏感会谈的三个关键条件——政治动机、技术安排与对话窗口正在快速齐备。

首先,从政治意图看,双方均有会晤动力。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成果以证明其“可以终结冲突”的选战承诺;普京也在寻找机会打破当前因制裁、战事及外交孤立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会谈本身对双方都是一种政治“解套”。

其次,技术准备已经展开。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当天已与普京在莫斯科进行会谈,为双方搭建沟通机制。白宫官员透露,相关“场地与安保安排”已进入初步协调阶段。这说明,“是否愿意谈”已不是障碍,“在哪谈、怎么谈”才是当前焦点。

第三,普京没有公开回避。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仅称“正在评估对话前景”,既未否认会谈计划,也为俄方设立了灵活的战术空间。

不过也需指出,会晤仍面临风险变量。一是乌克兰方面强烈反对“跳过自身”的双边交易;二是不排除普京此番表态仅是延缓“最后通牒”的压力,若不能展现实质善意,特朗普也可能转而采取更激烈的施压路线,导致会谈气氛骤变。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当记者询问特朗普是否将与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时,特朗普的回答并不确定,反而表示“我之前已经对此很失望”。

三方谈判可能性有多大?

从目前各方表态看,三方会晤、甚至达成实质停火协议的前景依旧十分复杂。

首先,俄方虽然释放善意,但更像策略性应对。普京并未亲自表态,而是通过外交部和密会场合表达“开放性”,意图更多是拖延美国“最后通牒”压力,为自身争取时间与外交主动。

其次,泽连斯基的参与意愿也不明确。在缺乏美方明确保障、俄方未作实际让步的前提下,泽连斯基恐怕不会贸然参与,乌克兰国内亦有强硬派担忧特朗普出于国内政治考虑而对俄让步过多。

同时,会晤成果高度依赖美俄幕后共识。若特朗普不能在会前设定具体让步清单、监控机制和安全安排,会谈将很难转化为真正的外交进展,如此,会谈将可能仅是外交作秀的“会面”而已。

最后,欧盟、北约对“绕过西方机制”的三方框架也持谨慎态度。一旦三方峰会以“交易停火”为目标成行,势必对现有援乌联盟构成冲击,引发欧洲国家内部对“是否跟随美方战略”进行再评估。这一外部压力也将成为三方模式推进的现实阻力。

过去几年中,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几经反转。从2018年赫尔辛基会晤的“友好微笑”,到2024年后对普京多次表达“失望”,二人间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如今的所谓“再给一次机会”,更多是一次高风险的对赌博弈。

下周将成为关键窗口期,若特朗普与普京成功会晤并公布具体方案,不排除泽连斯基随后被动跟进;反之,一旦会晤流产或俄方继续模糊回应,美国新制裁将迅速落地,俄乌冲突恐再度升温。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