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私域半年,加了 5000 多个好友,建了 10 个社群,结果复购率不到 5%,有人在群里吐槽 “天天发广告,屏蔽了”。
看着后台停滞不前的 GMV 数据,小张把运营计划表揉成一团。
做私域半年,加了 5000 多个好友,建了 10 个社群,结果复购率不到 5%,有人在群里吐槽 “天天发广告,屏蔽了”。
直到翻完《私域资产》,他才明白:私域不是拉群发广告,运营力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这三招亲测有效,现在复购率涨到 28%,GMV 直接翻了 3 倍。
一、别把用户当流量,关系资产才是私域的存折
小张以前做私域特功利,加完好友就发产品广告,社群里天天刷屏促销信息。
结果好友删他,社群死寂,有个老客户说 “感觉你只在乎我口袋里的钱”。
私域不是流量池,是用户关系银行。
厂长在书里说的 “运营核心是用户关系资产”,他踩了半年坑才真正懂。就像海底捞做服务,从不只推销菜品,而是靠人情往来留住顾客。
他开始用 “关系资产三步法”:
1.建立关系:加好友后不发广告,先聊用户痛点,比如“你上次说职场沟通总碰壁,我整理了份话术模板”
2.经营关系:每天在朋友圈发 2 条干货、1 条生活动态,社群里组织 “职场经验分享会”,少发广告多提供价值
3.变现关系:等用户主动问产品时,再结合他的需求推荐,比如 “你说想转岗,我们刚好有个转行特训营特别适合你”
调整后第一个月,就有老客户主动说 “你们的课很实用,再报个进阶班”。
“原来用户不是不买单,是你没和他建立信任。”
小张在笔记本上写,私域运营的第一个误区,是把关系当交易。
现在加新用户,他会先问自己:怎么和他成为朋友?没有信任,坚决不推销。
二、别只会发广告,四大成交系统才是变现引擎
光有信任还不够,有次推荐课程,500 个好友只有 8 人报名。
直到看到书里的 “四大成交系统”,小张才发现自己太单一 —— 只会私聊推销,不会用社群和直播放大效果。
私域变现不是单腿跳,是四轮驱动。
瑞幸咖啡能靠私域翻盘,就是把私聊、社群、直播、小程序玩得炉火纯青。他试着组合使用四大系统:
1.私聊:给高价值用户发专属优惠,比如 “你上次买的课快到期了,给你留了个复购专属折扣”
2.社群:搞 “老学员分享会”,让老用户说课程效果,比自己说 100 句都管用
3.直播:开 “转行避坑专场”,边讲干货边穿插课程介绍,当场转化 37 人
4.小程序:做 “拼团返现” 活动,老用户拉新还能得优惠券,形成裂变
上个月用这套组合拳,课程销量比之前单靠私聊翻了 4 倍。
“原来成交不是硬推,是多场景渗透。”
小张总结道,私域变现的密码,藏在用户的每个触点里。
现在推新品,他会在私聊、社群、直播、小程序里设计不同的转化场景,让用户在哪都能看到,但又不觉得被骚扰。
三、别搞一刀切运营,精细化才是私域的手术刀
最开始小张做运营特粗放,给所有用户发一样的信息,新用户觉得 “内容太深”,老用户觉得 “没新意”。
直到用了书里的 “精细化四件套”,才发现自己在做无用功。
私域运营不是大锅饭,是精准投喂。
完美日记能把私域做上市,靠的就是给用户贴标签、分层运营。他学着给用户 “画像 + 分层”:
打标签:记录用户的年龄、职业、痛点,比如 “30 岁 + 想转行 + 怕风险”分层次:把用户分成新用户、活跃用户、高价值用户、沉睡用户精准推:给新用户发 “入门课试听”,给高价值用户推 “一对一咨询服务”看数据:分析谁打开了消息、谁参加了活动,优化下次运营动作给沉睡用户发 “专属召回礼” 时,他特意标了 “看你好久没来了,给你留了份职场急救包”,结果唤醒率从 8% 涨到 23%。
“原来用户不是不活跃,是你没给对内容。”
小张在笔记本上写,精细化运营不是麻烦,是最高效的偷懒。
现在发信息前,他会先看用户标签,确保 “千人千面”,效率反而比以前高了一倍。
现在小张的私域好友虽然只有 6000 个,但活跃度高达 45%,有人主动在朋友圈帮他推荐课程。
这一个月按书里的方法调整后,他终于明白:
私域运营的核心不是加多少人,而是经营好多少关系;不是发多少广告,而是用对多少方法。
厂长在书里说 “运营力决定私域的生命力”,现在他彻底信了。
没有运营力,5 万好友也是死粉;有了运营力,5 千好友也能做出百万 GMV。
想清楚这些,比盲目加好友、建社群有用 100 倍。毕竟私域的终极战场,永远是运营力的较量。
来源:凉柚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