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文化就有着深刻的思考与实践。《求是》杂志2025年第15期刊发了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文章《“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文化就有着深刻的思考与实践。《求是》杂志2025年第15期刊发了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文章《“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从十个方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与实践探索。本期和您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之一:高度重视文化的战略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他着眼于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客观要求,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宏阔视野,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纳入“八八战略”,把“文化更加繁荣”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目标,把“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在省域层面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对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历史使命、目标任务、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发展保证等基本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规律性认识,为浙江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提供了行动遵循,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素材。
2005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 浙江省委宣传部供图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从文化深处思考浙江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从战略高度谋划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他在2003年7月提出的“八八战略”这一省域治理方略中,明确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此后,他多次就文化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特别是在2004年7月到2005年7月,习近平同志结合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实施情况,亲自主持浙江省委关于文化大省建设的调研课题,形成了包含31个子课题的《文化大省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对加快建设文化大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2005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习近平同志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提出以“三个力”(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为方向,以“八项工程”(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四个强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为目标的“3+8+4”建设框架,形成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四梁八柱”。
文化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21世纪初浙江发展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就在于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就在于全省人民大力发扬‘浙江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他高度重视文化的深层次、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坚持用战略的思维、时代的要求、发展的眼光审视文化建设,深刻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力度”。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文化建设的强烈使命感。
转载来源:求是网
来源:山东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