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偏远林区公网薄弱导致的“火场失联、指挥失聪、协同失灵”问题,吕梁林局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策略,创新采用“宽带+窄带”融合技术路径,构建双轨并进、优势互补的通信保障体系,为防灭火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针对偏远林区公网薄弱导致的“火场失联、指挥失聪、协同失灵”问题,吕梁林局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策略,创新采用“宽带+窄带”融合技术路径,构建双轨并进、优势互补的通信保障体系,为防灭火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宽带融合通信:构建信息高速通道
在宽带通信系统建设上,精准配置天通卫星通信设备组合,构建起全域无死角的卫星通信网络。该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即便身处公网信号完全中断的盲区,也能快速搭建起高速数据传输链路,确保以设备为中心的80米半径范围内,视频通话、语音交流、图像传输等关键通信需求实时畅通,为火场火情研判、指挥决策提供稳定高效的高速数据支撑。
窄带自组网络:筑牢指挥协同基石
通过分层架构设计,构建起立体覆盖的通信保障网,具体分为三级体系:一级为核心固定节点,在驻扎地制高点部署370MHz固定自组网基地台,形成覆盖蒲县周边15公里范围的基础通信圈,为日常防控及火情初期响应提供稳定信号支撑;二级为机动组网节点,配备搭载10米升降天线的车载自组网基地台和背负式基地台,可根据火情动态快速部署,实现火场区域灵活组网、随遇接入;三级为终端接入节点,配套车载台、手持对讲机,确保一线人员与指挥体系的高效连接。火情发生时,通信车迅速抢占火场制高点升起天线,与背负台协同构建临时通信枢纽,可支撑20公里半径内大量终端的高并发、低延时通信,保障火场指令从上到下精准传达、各方力量协同高效联动。
宽带与窄带系统的互补联动,实现了火场通信“全域可达、实时顺畅”,彻底终结“三失”困境,不仅显著提升了林草防灭火应急响应速度,更让指挥调度精准度迈上新台阶,为筑牢林区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保障。
本文来自【绿色山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