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实习】|龙山学子的青春印记(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6:41 1

摘要:这个暑假,我有幸回到家乡湖南省龙山县,在捞车村村委会开启了一段难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之旅。短短数周,从校园到乡村,从书本到田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与深厚价值,更在服务乡亲、守护家园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青鹰计划

暑期政务实习生风采展示

炎炎夏日,一批如青鹰一般的大学生即将完成实习,在龙山进行了展翅飞翔。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见证他们的茁壮成长。

黄根银

实习单位:苗儿滩镇捞车河村

就读学校:怀化学院

就读专业:思想政治

这个暑假,我有幸回到家乡湖南省龙山县,在捞车村村委会开启了一段难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之旅。短短数周,从校园到乡村,从书本到田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与深厚价值,更在服务乡亲、守护家园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我的实习岗位是村委会助理,工作充实而具体。服务村民日常需求是基础也是重点。从协助办理各类证明、登记信息,到解答政策咨询、帮忙操作智能设备,我努力成为乡亲们身边的“小帮手”。每一次耐心解答后他们舒展的眉头,每一次顺利办结后他们真诚的感谢,都让我真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沉甸甸的分量,也理解了基层工作者那份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安全守护,责无旁贷。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我积极投入到“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中。跟随村干部沿河巡查隐患点,在显眼处张贴警示标语;走进村民家中,尤其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家庭,发放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技能;协助在村民微信群转发安全提醒。这项工作让我意识到,安全无小事,守护生命、守护家园的平安,是每个青年应尽的责任。

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参与“宣传家乡土家族文化”。捞车村是土家族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我协助整理村史资料,学习土家语基本词汇和习俗;参与村内文化活动的筹备,向到访的游客介绍我们独特的摆手舞、西兰卡普织锦和吊脚楼建筑;利用新媒体平台,拍摄制作展现土家风情和乡村新貌的小视频。这个过程让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和文化产生了更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深感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使命在肩。

这段“返家乡”实践,于我而言,是一次珍贵的“向下扎根”的经历。它让我褪去了象牙塔的几分书卷气,增添了泥土的芬芳与实干的力量。我不仅锻炼了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深层内涵与基层治理的不易。捞车村的青山绿水、乡亲们的淳朴笑容、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都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这份乡情与责任都将激励我不断前行,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彭璐

实习单位:华塘街道办事处

就读学校:中南民族大学

就读专业:行政管理

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获得了在街道办事处实习的宝贵机会。这段深入基层的经历,如同一扇打开的窗,让我真切地窥见并亲身体验了一个直面群众、致力于解决民生难题的基层部门所承载的真实图景与日常运作。

实习初期,同事姐姐手把手教会了我如何使用打印机、文档录入。每当我生涩地操作时,她总是会给予我鼓励的目光。我慢慢熟悉了办公室的工作:面对厚厚的一叠文档,我耐心地将其分类并用订书机进行装订,看着原本杂乱的纸张在我的整理下变得井然有序,内心总会涌起小小的成就感;敲击键盘录入信息时,我逐字核对电子文档,确保每一个标点、字符都准确无误。当我被被Word表格格式难住时,是同事姐姐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直到我顺利完成。虽然文档录入的过程不总是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小波折让我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每一次的“卡壳”都变成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在工作中慢慢成长。

日常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温度和力量。大到工程占地的纠纷调解,小到宠物扰民的琐事处理。前辈们始终以专业态度和耐心回应每一条群众的诉求,有条不紊地推进解决方案,把对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有次我往会议室端茶水,看着氤氲茶香里大家专注讨论的面庞,突然读懂——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化作了最生动的实践。

这段在街道办的实习时光,于我而言意义非凡。它不仅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对“为人民服务”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有了切肤之感和更深层次的认同。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

杜玉萍

实习单位:召市镇人民政府

就读学校:吉首大学

就读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这个暑假,我非常有幸回到家乡,到镇政府党政办实习。实习期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基层工作的真实模样,也让我对“家乡”二字有了更深的眷恋。

党政办的工作繁杂而关键。从文件流转时的精准分类,到会议筹备时的座位排序,再到接听群众电话时的耐心解答,每一件事都考验着细心与责任。

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独立撰写“民企兴县”工作总结的经历。写出初稿,字里行间都是生涩的“学生气”,后来我们的组委便把她写的版本放在我旁边让我比对,一点点帮我捋顺。原来一份好的总结,不是简单罗列工作,而是要让数据有温度、成果有支撑。原来“会写”背后,藏着这么多对工作和人民的理解和用心。此外,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为家乡发展奔波的基层干部。他们会为了一个项目的推进,反复到群众家中沟通解释;会为了解决群众的难题,顶着烈日实地调研。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党政办的工作,不仅锻炼了我的文字功底和应急处置能力,也让我更直观地了解党政机关的运作模式和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而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值得我们用青春与汗水去守护。未来,我愿带着这份感悟,成为建设家乡的一份子。

刘宇新

实习单位:民安街道办事处

就读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就读专业:法学

在民安街道办事处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让我真切感受到教科书上寥寥几个字落在基层的分量和力量,愈发感受到建设国计民生之基的责任与使命,我的见识和能力也在日常工作中逐渐被拓展和锤炼。

这些天穿梭于办公室与田间地头,我真切触摸到基层工作的温度。烈日下布设救生设施时,汗水浸透衣衫也未曾停下脚步,只因深知每一处设备都可能守护一个生命;巡河宣传时,乡音广播里的叮咛与深入每家每户的殷殷嘱咐,让我读懂政策落地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带着烟火气的民生关怀;四处奔波采集农产品进行采样抽检,惟愿千家万户能够吃得安心,也乐见检测合格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这些琐碎却坚实的工作,让我明白基层从来不是抽象的治理概念,而是无数人用脚步丈量的担当之域。

作为法学专业学生,最深刻的触动源于法律在乡土社会的实践轨迹。土地承包纠纷中,法条的刚性与宗族、家庭关系的柔性碰撞,让我看见法治建设的深层肌理。当看到工作人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拆解法律逻辑,在政策框架内寻找解决路径时,我忽然懂得,法律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条文的严谨,更在于与基层现实的兼容。那些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里发生的调解与沟通,正是法治精神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当老师PPT上的案例文字跃出纸面,方可瞥见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智慧与温情,才能将群众的一针一线系于己心,践行服务人民的诺言。

这段实习让我褪去了对法律实践的理想化想象,也让我更加坚定,真正的法治力量,既要扎根于条文自成体系的土壤,更要生长在群众枝叶关情的需求里。未来的学习中,我会带着这份基层给予的清醒与热忱,努力让专业知识真正成为服务民生的工具。

向亚蓝

实习单位:召市镇人民政府

就读学校:长沙师范学院

就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在镇政府民政办实习了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收获颇多。一次残疾人上门认证中,我了解到在乡村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生活困难。一位全身瘫痪者的居住所是一个木房子,看得出修缮了许多年,家里没有几样像样的家具,还是传统的生活环境,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务农都在他配偶身上,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接触农村贫困的家庭。

在岗位上,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在协助工作人员进行低保年审,在我接手的部分乡村的低保家庭大多数因病致贫、因学至贫(家庭人口众多,具有劳动力的人口少)从而人均月收入低。低保家庭多数由低保家庭转为低保边缘家庭,不得不感叹国家的脱贫政策实施,收入增加,家庭条件越来越好。

除了在工作上所收获的,我还认识了很多朋友,第一天工作时,有点拘束,但他们会特地照顾我们,比如工作流程,早晚饭等等。同时也为我分享了他们在大学、工作的经历与感悟。为即将进入大三的我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赵思逸

实习单位:民安街道办事处

就读学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就读专业:新能源汽车

在物管办实习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场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深度蜕变,让我对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温度有了前所未有的体悟。

初到岗位时,我对物管办的职能认知还停留在“管理小区” 的表层。但前辈们带着我处理灾后重建、协助核对管理小组推荐信息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里更像是 “民生服务枢纽”—— 小到电梯维修的协调,大到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家庭的生活质量。这种 “琐碎里藏着责任” 的认知,成了我实习的第一个收获。

实习期间,我跟着前辈们参与各小区会议。那些围绕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的讨论,看似是家长里短的争执,实则是不同群体利益的平衡艺术,双方各执一词。前辈们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后再把话语权交给群众,询问有没有好的建议,这让我明白基层治理的智慧,就藏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里。

非常荣幸的是有机会参与灾后巡河工作。站在果利河畔,被洪水冲垮的亲水平台、缠满杂物的防护栏、沉积的淤泥,让“灾后重建” 四个字从文件里的概念变成了眼前的迫切任务。巡河途中,遇到几个在浅滩嬉水的孩子,我们立刻上前普及 “防溺水” 知识,看着孩子们认真点头的样子,我突然理解了前辈常说的 “民生无小事”:既要解决看得见的河道修缮问题,也要守护看不见的安全隐患,这才是基层工作的完整图景。

这段经历让我理解基层治理的工作,让我明白“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不再是抽象的话语,而是融入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

这个夏天,各位实习生们不惧险阻,从民生中来,又向民生中去,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也收获了许多感悟,愿青春飞扬,都有一份好的体验。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