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我国矿产资源,建立“南满矿业株式会社”,招骗和强征中国劳工,在大石桥圣水寺等地采掘菱镁矿石。在大肆掠夺的同时,1939年又于此地设立伪“营口第二监狱”“矫正辅导院”,以惨绝人寰的手段强迫劳工服劳役。截止到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
烽火远去,英魂犹在
191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我国矿产资源,建立“南满矿业株式会社”,招骗和强征中国劳工,在大石桥圣水寺等地采掘菱镁矿石。在大肆掠夺的同时,1939年又于此地设立伪“营口第二监狱”“矫正辅导院”,以惨绝人寰的手段强迫劳工服劳役。截止到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共掠夺菱镁矿石一千多万吨,烧结镁块三百万吨,同时,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革命志士、地下工作者被迫害致死,永远沉睡在虎石沟。大石桥市虎石沟万人坑遗址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我国镁矿资源的铁证和侵占东北时期被杀害的中国劳工的集葬墓地。
抗日遗址,现状堪忧
大石桥市虎石沟万人坑遗址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在2025年4月,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关于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英烈保护及革命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发现虎石沟万人坑遗址在保护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遗址外围的矿山企业数量众多,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极为严重,不仅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而且对其周边环境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遗址内部的遗骨防护设施建设明显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自然损坏防护措施,导致部分遗骨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和腐化现象,严重破坏文物原有状态,给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带来实质性损害。
置身现场,探古寻今
尸旁有尸,骨下埋骨。来到虎石沟万人坑调查取证,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办案组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文物保护专业性非常强,为深度了解虎石沟万人坑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我们请到了两名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现场勘察,同时我们也查阅了很多文物保护案例作为借鉴。”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孙爱童说道。为还原虎石沟万人坑目前的状况,办案组通过邀请文物专家共同到现场勘察、评估遗骨受损情况和场馆内保护设施;使用无人机航拍遗址周边环境;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向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及周边企业工人询问虎石沟万人坑遗址的开馆状态、遗骨状态及评价建议;查阅文物文献、记载等相关资料,挖掘案件线索。经调查,虎石沟万人坑遗址内遗骨未进行涂抹遗骨防腐药剂等保护措施,纪念馆内也未设置调节温度、湿度的物理防护措施,部分遗骨已出现风化腐化现象,还有部分遗骨因排水设施损坏导致遗骨被雨水侵蚀。
铭记历史,斯人长眠
对历史最好的缅怀就是铭记,苦难者与英烈们的遗骨应如何得到妥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大石桥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依法具有文物保护职责。4月27日,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并召开听证会,邀请文物保护专家、人大代表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对文物受损事实进行鉴定和确认,并与行政机关磋商,明确了整改方案和期限。
2025年5月,结合文物保护专家出具的书面保护意见,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向大石桥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制发了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及时建立健全遗骨防自然损害设施,采取除霉、加钙等先进方式修复已风化腐化的遗骨,依法全面履行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监督管理职责。大石桥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初步书面回复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相关政策,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已向省文物局申请保护资金,并已经得到了省文物局的拨付资金,同时向营口市文旅局提交了《关于大石桥市虎石沟万人坑遗骨防腐防尘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变更的请示》。目前,该方案正处于设计变更流程中,待经专家组论证审核通过后,将立即启动施工。
苦难者与英烈们的遗骸承载着的是不容忘却的历史。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组织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联合文物保护专家形成工作团队,将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支持。
来源: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