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小龙虾“蹦”出大产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15:15 1

摘要:近年来,铁力市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小龙虾产业,实现从虾苗养殖到全链发展的跨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铁力市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近年来,铁力市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小龙虾产业,实现从虾苗养殖到全链发展的跨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铁力市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校企合作,攻克产业发展难题。铁力市积极推动本地农业合作社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合作,结合铁力气候、水质、土壤等实际条件,利用温室大棚提前育苗,探索稻田越冬栖息改造方案,研发小龙虾寒地养殖饲料,实现了寒地量产小龙虾优质苗种由“南繁北育”向“自繁自育”的转变。2024年,虾苗下塘养殖成活率从50%提升到70%以上;预计2025年底,小龙虾苗种繁育能力可达到2000万尾。创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技术模式,全流程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铁力市佳新优稻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依托寒地小龙虾养殖繁育基地,定期邀请哈尔滨市农科院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下乡指导,同步建立线上技术服务平台,及时解答养殖问题、调整养殖技术、提供养殖指导。开展培训6期,受益农户1000余人。

模式创新,激活产业发展动能。铁力市探索采用“池塘主养”“虾稻共作”两种模式,逐步发展壮大小龙虾产业。建设寒地小龙虾养殖繁育基地,共有大棚15栋,配套设置养殖生产设施、进排水系统,且定期进行监测,保证养殖水环境安全。以铁力市佳新优稻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铁力市伊南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稻田小龙虾混养,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种养格局,实现“米为虾提质、虾为米增香”。采用该模式后,稻田化肥使用量减少30%,农药未使用,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2024年,全市虾稻综合共养2000余亩,养殖商品小龙虾500万尾,产值450万元,提升大米总价值约20万元。2025年5月,合作社、年丰乡、双丰镇等发展稻田小龙虾混养面积达到6950亩,预计实现产值1400万元,提升大米总价值100万元。

链条延伸,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打造“铁力小龙虾”“特色虾田米”等品牌,通过举办铁力市项老八农场第一届寒地小龙虾开放品鉴日,开发龙虾垂钓、龙虾套圈、龙虾赛跑等娱乐活动,打造了一批集观光、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农业旅游项目,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推出“认养一亩田”定制农业项目,消费者可以亲身参与种植或通过网络直播“云监管”土地,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2024年,定制农业项目面积达1500亩,产值达750万元;小龙虾产业带动旅游收入30万元,辐射带动村民就业160名,人均年增收3万元。积极探索“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发展小龙虾速冻制品和小龙虾预制菜,联合相关企业加强虾类加工新设备、新工艺研发,推进虾类产品综合利用,并向医药、化妆品、环保等领域拓展,提升产品附加值。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