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状元凌霸女生:分数再高,也盖不住道德的溃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4:49 1

摘要:像一记重锤砸在公众心上:一段校园霸凌视频正在网络疯传,画面里的暴行与施暴者的身份形成刺眼反差。穿白衣的短发女生抬脚就往墙角同学身上踹,扎马尾的校服女生跟着甩动数据线抽打,被堵的短发女生缩成一团,眼眶红得像要渗出血来,却连躲都不敢躲,只剩满脸凝固的委屈。可施暴的

艺考状元凌霸女生:分数再高,也盖不住道德的溃烂

潇湘晨报8 月 6 日的报道,像一记重锤砸在公众心上:一段校园霸凌视频正在网络疯传,画面里的暴行与施暴者的身份形成刺眼反差。穿白衣的短发女生抬脚就往墙角同学身上踹,扎马尾的校服女生跟着甩动数据线抽打,被堵的短发女生缩成一团,眼眶红得像要渗出血来,却连躲都不敢躲,只剩满脸凝固的委屈。可施暴的两人竟笑得花枝乱颤,马尾女生还嫌不够,补了两脚又甩去两记耳光,全程嬉闹得像在玩弄一只无力反抗的猎物。更让舆论炸锅的是网友扒出的身份 —— 穿白衣的施暴者,正是今年甘肃省艺考播音统考第一名的李某某,网传已手握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

当 "全省状元" 的头衔,撞上视频里那记踹向同学的脚、那记扬起的巴掌,一个被粉饰太久的真相彻底露了馅:有些成绩单上的 "满分",不过是道德试卷上 "零分" 的遮羞布。

人们总爱给高分者贴满光环:聪明、刻苦、前途无量。可在这段 1 分 20 秒的视频里,这位 "播音状元" 哪有半点话筒前该有的共情?被堵的女生咬着唇强忍泪水时,她踹得干脆;同学缩成一团发抖时,她笑得轻松。这哪里是 "未来的播音员"?分明是把他人尊严当练手道具的施暴者。

更讽刺的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本是 "触摸人性"。播音讲究 "以声传情",可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都学不会的人,吐字再标准、发音再字正腔圆,说出来的也只会是淬着冰的噪音。考场上背得滚瓜烂熟的 "尊重"" 善良 ",到了现实里成了最廉价的台词;考官眼里" 从容大气 " 的台风,原来不过是霸凌时的嚣张做派。

这背后,是教育评价体系藏不住的脓疮。我们太习惯用分数给学生 "划线":高分者被捧进 "优秀阵营",连犯错都能被格外宽容 —— 老师会说 "她就是脾气急了点",家长能辩解 "孩子压力大没控制住",连旁观者都可能嘀咕 "成绩那么好,应该不是故意的"。可道德底线从来不该按分数分档:考 90 分的人没资格踩 60 分的人,就像状元手里的成绩单,从来换不来践踏他人尊严的许可证。

更可怕的是,这种 "分数特权" 正在喂大一群扭曲的价值观。当一个学生发现,只要专业够拔尖,小打小闹的 "出格" 能被原谅,甚至霸凌都可能被轻描淡写,她就会慢慢相信:分数是 "免罪金牌",优秀是 "施暴通行证"。于是考场上的 "佼佼者" 成了校园里的 "小霸王",话筒前的 "正能量" 成了角落里的 "恶势力"。

被堵在墙角的女生不敢躲、不敢哭,或许不只是怕疼,更是知道对方是 "状元"—— 那个被学校当 "招牌"、被老师当 "骄傲"、被家长当 "资本" 的人。这种隐形的压迫,比拳脚更伤人:它让受害者觉得,反抗一个 "高分者",仿佛是在挑战整个教育评价体系。

如今天水市教育局说 "正在核查",可公众要的从来不是 "核查" 这个动作,而是一个明确的态度:分数绝护不住道德的溃烂。哪怕她专业全省第一,哪怕她离名校只剩一步,只要踩碎了他人的尊严,就该被扯下 "优秀" 的伪装,在规则面前和所有施暴者站成一排。

毕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 "人",不是培养 "分数机器"。一个连基本善恶都拎不清的 "状元",就算将来站在聚光灯下,也只会把话筒变成施暴的工具。我们能接受学生成绩有高低,却不能容忍有人拿高分当盾牌,在道德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分数能量出知识的厚度,却量不出灵魂的重量。当 "艺考状元" 的头衔撞上霸凌的实锤,该碎的从来不是被欺负女生的尊严,而是我们对 "高分即正义" 的迷信 —— 这迷信不破,教育的土壤里,还会结出更多溃烂的果子。

来源:麻辣新语吴能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