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城的四季,有独属于她的温度和色彩,是古城的青葱岁月温润了梁天许先生,也是梁天许先生的情思潮湿了我心底的柔软。苏子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梁先生对古城的真挚和烂漫,使得一街一巷、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许伟向
古城的四季,有独属于她的温度和色彩,是古城的青葱岁月温润了梁天许先生,也是梁天许先生的情思潮湿了我心底的柔软。苏子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梁先生对古城的真挚和烂漫,使得一街一巷、一草一木在他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这本书由一篇篇游记构成,亦或说是散文,主要描绘了古城的山水风光、历史钩沉、人间烟火、市井生活等,间或勾勒梁先生自己的青葱岁月,主要是在临海师范的求学时光,穿插他与父母亲的故事。语言极具诗意,字里行间又都是真情,好山好水好地方,梁先生用心去触摸家乡山水留给他的东西。这些地方每个人来看都会有所不同,但基于去的次数多了,便会发现每一个侧面和每一道不同的风景,就好似“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一天中、一年中不同时段同一地点的不同风景,梁先生在书里已用小标题加以区分,如“早春”、“夏夜”等等。
古城的山,停驻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巾子山,不仅仅是无数文人骚客驻守停留的地方,更是儒释道三教和合之地。“烧灯夜话”成就徐霞客的同时,也见证了他与陈函辉间深厚的友谊。梁先生夜游巾山,勾起了他对读书时快乐时光的回忆,但心中因城市扩建而产生的烦恼未减,其在宁静中自纾,那一刻的帢帻是独属于梁先生的。府城之北的龙顾之险,无需多言,府城墙和长城无疑增添了他的浑厚与凝重;北固的四季,各有各的波澜与壮阔;“城隍山的钟,后岭跨的风”聆听着府城的呼吸与秘密;梁先生在这里找到了闲适与平和。楼石山的胜景显得格外动人,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唐朝高僧怀玉、明朝提学副使金贲亨、明朝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皆来过此并留下了相关记载,梁先生也不例外。暮霭中的马头山轮廓清晰,色调凝重;落日下的马头山层林尽染,色调丰富;这里已然成为忘却尘世烦恼,寻求心灵解放的一处胜地。玉峰山“势凌霄汉”,巨岩奇特,古木虬劲,杜鹃美艳。四面环山的兰田山茶园遍布,自有一番天地。小时候的梁先生想要在山上寻找箬竹,却始终不见身影,正所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古城的水,流淌着四季的自然气息。灵江水奔流不息,落日余晖下似梦似幻,夜晚的万家灯火更是织就了一匹五彩绸缎。东湖水风姿绰绰,晴天的东湖“水光潋滟”,雨天的东湖“山色空蒙”。灵湖水辽阔平静,霞光下烟波浩渺,雨后水雾萦绕,野鸭划开波痕。马料坑飞瀑有时飘逸灵动、高远幽深,巨石、巉岩、苍松、竹林相得益彰;有时惊心动魄;有时失语凝噎;自然与生命的奇观就藏在此间。
古城的人,沉淀着世代生活的智慧。梁先生在老街里的人身上看到其在经历人生风雨沧桑后的从容与淡定,一椅一茶一棋盘便可指点江山;在山林间的人身上看到朝气与豁达,人生无常,该过活时得过活;在茶林里的人身上看到乐观与快活,她们用自己的劳动架构了自然与生活的桥梁,感染了周围的人。
梁先生笔下的山、水、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他们相互映衬、相互交融,似乎想要告诉读者藏在里面的秘密,自然规律还是处世哲学?我想都不是,一切其实都已经在这,只不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本书也有进一步值得我们思考的部分。如两位临海人王士性、陈函辉都对徐霞客产生不小影响,将三人放在一起,其中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梳理;如书中有一定的篇幅在描写郑虔先生“开台州文脉之先”的故事,也提到了广文书院,梁先生自己也是在并入台州师专的临海师范就读,这其中渊源由来已久,梁先生没有讲述刘璈与北固山的链接,这条台州文脉的发展脉络不是特别完整,略有遗憾。
不知道梁先生自己发现与否,那些家乡温润王士性的地方,同样温润了他,他基本上走遍了王士性在家乡走过的地方,无论是北固山还是东湖,无论是楼石山还是盖竹洞,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游仙的一些影子。
王士性在《五岳游草》自序中写道“吾视天地间,一切造化之变,人情物理,悲喜顺逆之遭,无不於吾游寄焉。当其意得,形骸可忘,吾我尽丧。吾亦不知何者为玩物,吾亦不知何者为采真”。当梁先生踏上恒叔曾行走的山径,凝望同一片东湖烟波,触摸同一块楼石山岩,足迹的重叠亦是心路的呼应。数百年间,山水间沉淀的灵气与文脉,无声浸润着后来者的心田。故乡的山川,既塑造了王士性洞察自然与人生的旷达游魂,也滋养了梁先生笔下对故土烂漫而深沉的挚爱。故乡的山水风骨早已融入彼此的血脉,使他们在不同时代,以各自的笔墨回应着对同一片土地的召唤。
流动的时间,是古城赠予你我的礼物。古城可以让我们躁动的心沉寂下来,去思索,去感知,去发现。不觉间,古城已经有许多守望者了,山峰、江水、园林、城墙、老人、燕子、桃树等等都是,梁先生是,我们也是,在时光里守望、守护与守候。
梁先生在古城生活的多年时光和足迹行踪,最终抵达的是故乡赋予他的心灵归处。这温润如同奔腾不息的灵江水,在守望者心间流淌,连接古今,吟唱着这片灵江大地永恒的生机与深情。真正的守望,是让心扎根山水,让情沉淀岁月,方能成为古城永恒的知音,并与之双向奔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