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涂层老化严重:原有耐高温涂料因长期受高温辐射、烟气熏蒸及户外风雨侵蚀,出现大面积粉化、剥落,部分区域露出混凝土基层,呈现 “斑驳锈蚀” 状态,与厂区现代化生产环境格格不入。防腐需求迫切:玻璃熔窑烟气中含有少量硫、氟等腐蚀性成分,外壁涂层破损后,腐蚀性物质随雨水
项目背景与实施必要性
涂层老化严重:原有耐高温涂料因长期受高温辐射、烟气熏蒸及户外风雨侵蚀,出现大面积粉化、剥落,部分区域露出混凝土基层,呈现 “斑驳锈蚀” 状态,与厂区现代化生产环境格格不入。防腐需求迫切:玻璃熔窑烟气中含有少量硫、氟等腐蚀性成分,外壁涂层破损后,腐蚀性物质随雨水渗透,导致混凝土筒壁出现碳化现象,影响结构稳定性,亟需通过新涂层阻断腐蚀路径。安全识别弱化:作为厂区周边 3 公里范围内的高空构筑物,褪色的外壁在阴雨、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下辨识度下降,对低空作业的起重机、巡检无人机等构成潜在碰撞风险,不符合《高耸结构设计标准》中安全警示的要求。前期筹备:精准适配,定制玻璃厂专属方案
涂料体系定制:针对玻璃厂烟气高温、含微量腐蚀性成分的特点,项目团队经过多轮试验,确定 “耐高温底漆 + 防腐中涂 + 耐候面漆” 的三层涂料体系:底漆:选用有机硅耐高温底漆,增强与基层的附着力,阻断热量对涂层的破坏;中涂:采用环氧玻璃鳞片中涂,利用玻璃鳞片的 “迷宫效应” 阻隔腐蚀性介质,提升防腐性能;面漆:选用改性氟碳面漆,兼具抗紫外线老化与保色性,确保 5 年内不褪色。色彩与标识设计:结合玻璃厂 “透明、纯净” 的产业特性,主色调选用浅灰色,既体现工业简洁感,又能反射部分阳光、降低外壁温度;同时,在 30 米、60 米高度处设置 2 米宽的橙色环形警示带,利用高对比度色彩强化高空识别性;在烟囱中部涂刷企业 LOGO 与 “安全第一、绿色生产” 标语,传递企业理念。安全施工预案:针对高空作业与玻璃厂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制定专项安全措施:采用双机联动高空作业吊篮(配备双重防坠装置),作业平台与烟囱壁间加装耐高温缓冲垫,避免碰撞产生火花;作业人员持高空作业证与动火作业证上岗,全程佩戴双钩安全带,随身携带灭火器,严禁在平台上吸烟或使用明火;设置地面警戒区,与玻璃厂生产车间保持安全距离,配备专职安全员实时监测风速与作业环境。施工阶段:精细作业,兼顾高温环境与涂层质量
基层深度处理:先用高压水枪冲洗外壁,清除浮灰、松动涂层及烟油渍;对破损严重区域,采用角磨机配钢丝轮进行机械打磨,去除锈蚀层与粉化涂层,露出坚实基层,达到 St3 级处理标准;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与麻面,用耐高温修补砂浆填充平整,干燥后打磨至表面光滑,确保涂层附着均匀。分层涂覆工艺:底漆施工:在处理后的基层上均匀涂刷有机硅底漆,采用辊涂与刷涂结合的方式,确保边角、转角处无漏涂;涂刷后在 25℃环境下养护 24 小时,确保完全固化。中涂施工:待底漆干燥后,刮涂环氧玻璃鳞片中涂,分两道施工,每道厚度 50μm,采用 “十字交叉” 刮涂法确保鳞片分布均匀,养护 48 小时后打磨平整。面漆与标识施工:整体喷涂浅灰色氟碳面漆,分两道完成,第一道干燥后轻磨表面,增强层间附着力,总干膜厚度≥80μm;用美纹纸精准定位橙色警示带与 LOGO 轮廓,人工喷涂专用耐高温色漆,确保线条平直、图案清晰;所有涂层完成后,整体检查并修补漏涂、针孔等缺陷,确保涂层连续无死角。质量管控要点:每道涂层施工后,用湿膜测厚仪实时监控厚度,固化后通过划格法测试附着力;对橙色警示带进行色差仪检测,确保与标准色卡偏差 ΔE≤1;施工期间每日记录环境温度与湿度,避免在不利气候条件下作业。验收阶段:多维核验,确保适配玻璃厂工况
外观验收:由企业代表与监理共同检查,确认浅灰色面漆均匀一致,橙色警示带线条平直、宽度误差≤50mm,企业 LOGO 清晰完整;从厂区外围 1 公里处观测,整体视觉效果整洁、辨识度高。性能检测:涂层总厚度检测,每 10 米取点,合格率 100%;进行耐高温测试,涂层无起皱、变色现象;盐雾试验后,涂层无起泡、锈蚀,防腐性能达标。安全验收:核查高空作业记录,确认施工过程无安全事故;警示带设置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通过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的现场核验。项目成果与价值
防腐护表升级:专用耐高温防腐涂层有效阻断了烟气中腐蚀性成分的侵蚀,预计可使烟囱外壁碳化速率降低 80%,延长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减少未来大修成本。安全系数提升:橙色警示带使烟囱在恶劣天气下的识别距离从原有的 500 米提升至 1.5 公里,降低了低空作业碰撞风险,为厂区安全生产增添保障。形象与环保双赢:整洁的浅灰色外壁与企业标识相得益彰,提升了厂区整体环境品质;环保涂料的使用避免了对周边居民区的污染,获得了当地环保部门的肯定。行业示范意义:项目探索的 “高温工业烟囱涂料选型方案”“玻璃厂特殊环境施工工艺”,为同类高温作业企业的烟囱维护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来源:烟囱新建宏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