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张国亮 浙江台记者白植清 安吉台记者汤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两山”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张国亮 浙江台记者白植清 安吉台记者汤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20年,人们矿山旁告别、清水畔安家;20年,以生态为墨、以山水为卷,人人都是执笔者,村民们在好山好水间过上了好生活。
青山起伏,绿水如带;山水如画,画里有潘春林的家。这里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日头一点点升高,一辆辆满载着游客的大巴车驶入“画”中。
家乡成了4A级景区,潘春林在余村经营的民宿是余村第一家农家乐。
潘春林:一直到8月上旬,每天中午基本上都有100多个人用餐,我们周末的房间预订量已经达到了95%以上,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
潘春林的人生和余村的发展变化紧紧相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靠山吃山,以开采山石为支柱产业,“潘总”那会儿是矿山的拖拉机手“小潘”。
潘春林:我是从1989年开始进矿山,在矿山上面搞矿工,当拖拉机手。
潘春林坦言,二十多年前,余村矿山的粉尘和水泥灰,让他的生活“灰头土脸”。
潘春林:搞矿山的时候,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河里面的鱼虾几乎没有。再一个老百姓道路上开的都是拖拉机,一天到晚就是砰砰砰的泥巴声音。
2003年起,余村响应浙江“建设生态省”的号召,关停了大部分矿山和污染企业。许多人将视线投向“休闲经济”。2005年5月,只有3个房间的“春林山庄”开业了,因为客源不足,潘春林一度愁得睡不着觉。
潘春林:2005年农家乐建好的时候,我总共投入了六十五万,自己的钱不多也就有五六万,大概欠了六十几万吧。
潘春林是幸运的,仅仅几个月之后,他听到了对余村和余村人至关重要的十个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快,余村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开发底线和环境承载上限。余村农家乐开始尝到“绿水青山”的甜头——2006年,春林山庄赚钱了。
潘春林:我们现在不是单一的一个农家乐,我们有旅行社,有自己的文化公司,一年像我们的产值的话,基本上能够达到400万左右。
溪水潺潺,翠竹满山,潘春林曾经工作过的矿山变成了矿山遗址公园,这是安吉最热门的露营地之一。余村也成为了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并入选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潘春林:“两山理念”改变了我们余村人这代人的命运。我们做生态旅游,吃上了生态饭,我们的事业,刚刚开始。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