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怒批看《南京照相馆》观众,赞赏日本文明爱和平,被曝是老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6 11:36 1

摘要:有人说记住历史就是散播仇恨,这话听着刺耳,但确实发生了,一位博主公然抨击带孩子观看《南京照相馆》的家长,称这会让孩子“成为U型锁、充满戾气、仇恨满满”。

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有人说记住历史就是散播仇恨,这话听着刺耳,但确实发生了,一位博主公然抨击带孩子观看《南京照相馆》的家长,称这会让孩子“成为U型锁、充满戾气、仇恨满满”

电影刚热映时,这类论调就惹得大家很生气,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个给日本说好话的博主被发现是中学老师

《南京照相馆》重现了那段血与泪的历史,真实还原了南京大屠杀中无辜平民的苦难。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在六周时间内,至少30万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杀害。这段历史铁证如山,却被某些人视为“不该让孩子了解的往事”。

铭记历史和蓄意挑起仇恨可不一样,历史就好似一面镜子,既能看见过去,也能映照当下

好多德国家庭会带着娃,去参观二战集中营的遗迹,法国的学生们会去了解维希政府的耻辱,美国的教育也不回避印第安人经历的悲剧。这些国家不被说成是“宣扬仇恨”,反而被当作历史教育的榜样

这名博主特意着重说道:“日本是最为文雅的所在”,还举例来讲: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日本捐款上写着“山川异域,日月同天”,还有小女孩在东京街头做募捐的那番动人状况。

此种片面宣扬可没把中国对日本的多次支援给算进去,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一发生,咱中国立马就派救援队过去,还送去了价值不菲的支援物资。

一九九五年的神户大地震,中国也伸出了援手,援助不分国界,这是人道主义精神,但不能把它当作掩盖历史的借口。

博主辩称“日本被美国丢下两颗原子弹,伤亡70万人,他们都不恨美国”,这种比较荒谬至极。

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大概死了两千万人,再加上由于战争引发的饥荒、疫病等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总计大概有五千万人上下。

两者能相提并论吗?还有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复杂又难以捉摸,表面顺从下隐藏的矛盾不是外人能轻易判断的

影片《南京照相馆》并非是在挑起仇恨,它只不过是以艺术的形式去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这部片子拿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当切入点,展现出战争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苦难,与此同时也刻画出人性里的善良跟美好,这般的创作可不单单是对历史的敬重,更是对和平的真心期望。

到现在日本右翼势力都没好好正视历史,日本有些历史教科书把侵华战争说成是“踏入中国领土”,把南京大屠杀称作“南京事变”,而且还大幅度减少死亡人数。

靖国神社到现在还供奉着14个二战甲级战犯,日本首相还经常去参拜

2021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居然公开放话:“要是台被武力进犯,日本会把这当成生存危机,”像这类言论就说明,一些日本政客对中国的仇视态度一直都没改。

直面历史才是走向未来的根基,德国总理勃兰特曾经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弯下身子,表达出深深的懊悔之意;南非通过设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以此来正视种族隔离时期所犯下的各种罪行。

一些国家因为敢直面历史,所以得到尊重,对比之下,日本政府的态度让人失望

博主担忧的“民粹主义”其实是对爱国主义的误读。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民粹主义则是煽动民众情绪谋取政治利益。

南京照相馆有历史教育的意义,能让年轻一代知晓历史的真实模样,也能帮他们树立珍惜和平的意识;这种意识恰好有助于他们分辨真正的爱国情怀和虚假的爱国口号,进而远离民粹主义的蛊惑。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博主的视频发出来后惹得不少人发火,随后视频被删掉下架,网友深入探究发现他有可能是某所中学的老师,这就更叫人担忧。

老师承担着塑造下一代价值观的关键使命,要是像网友说的老师有相关不当言论,那肯定是违背教育本意的,教育部在2021年修订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已经明确规定,教师得“坚守正确政治方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类似的言论并非个例。电影《731》定档消息公布后,同样引来一些人的抵制。

这部影片把日本731部队在我国东北搞细菌战,以及人体实验的罪恶行径给揭露了出来,而这些可都是东京审判所认定的历史事实。

幸运的是像《环球时报》跟《人民日报》这类官方媒体都力挺这类影片,着重强调:历史可不能随便去篡改

孩子们得去了解历史,但是方式得符合他们的年龄与心理状态,带孩子看《南京照相馆》的家长大多会在看电影前后适当引导,帮孩子明白历史的复杂

这种教育不是灌输憎恶,而是培养历史意识和民族自尊,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过:“不了解过去的人,很难理解现在,更没法掌控未来”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南京大屠杀的档案放进世界记忆名录,这可是国际社会对那段历史真相的认可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去记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再度上演,生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或许很难去想象战争究竟有多残酷,不过历史教育可是让他们珍惜当下和平生活的必要途径。

我们尊重日本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也赞赏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努力。2023年中日贸易额达3300亿美元,两国人员往来频繁,不过友好交往的前提可是相互尊重,其中就包括尊重历史事实。

和平来之不易,得需要大家一起守护,就像《南京照相馆》的导演说的:“这不是一部排日的片子,而是一部反战的片子”,铭记历史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这片土地

来源:鸿毛有其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