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赞“扎根人民沃土的创作”,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11:17 1

摘要:8月5日,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主办,广州市电影家协会、红线女艺术中心协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电影界、戏曲界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影片人物塑造、艺术表达等方面进行交流。影片总导演邓原、潘钧,广州市电影家协

8月5日,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主办,广州市电影家协会、红线女艺术中心协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电影界、戏曲界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影片人物塑造、艺术表达等方面进行交流。影片总导演邓原、潘钧,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蒋德富,广州粤剧院党总支书记林凯彬,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总监、影片监制刘昊等主创代表参与研讨。

《范蠡献西施》是“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项目之一,于2024年10月18日上映。影片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出品,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黎骏声、陈韵红分饰范蠡、西施。电影讲述春秋时期政治家范蠡与西施的家国抉择与情感纠葛,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诚、牺牲与大义的精神。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海报

专家高度评价影片深刻的思想内涵,认为影片通过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塑造立体的西施、范蠡等人物形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扎根人民沃土,彰显家国情怀

“这是扎根人民沃土的一部历史剧!”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江平表示,粤剧有广泛的人民基础,期待粤剧的受众从岭南老百姓拓展到全国老百姓,进一步发扬光大。

“电影找到了一个魂,如同影片中唱的:‘面向豺狼舞,心向故国歌’,这是民族大义。”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秘书长崔伟认为,影片在保留戏曲基本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升华了西施这一人物的精神价值。

“我看到了爱情和家国情怀。”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肯定了影片的主题,电影既演绎了范蠡和西施的浪漫动人的曲折情感,又通过西施的人格塑造,体现了个体对家国大义的坚守。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剧照

创新艺术表达,探索虚实结合

《范蠡献西施》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视觉效果给专家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戏曲电影的历史上,《范蠡献西施》是有视觉贡献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贾磊磊看来,影片大胆地呈现了美丽的自然环境,如瀑布、烟雨等美轮美奂的布景和视觉呈现,既有舞台特质,又是还原现实、超越舞台的。

“影片在戏曲电影如何虚实结合上做了很好的探索。”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表示,《范蠡献西施》的画面有很强的写意性,又做到“两个符合”:既符合江南山清水秀的特征,又符合西施柔中带刚的特质。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国家一级编剧马维干认为,《范蠡献西施》在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好的基础上,增强了观赏性,唯美的台词、意境、人物表演吸引观众。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认为,《范蠡献西施》用电影手段呈现了粤剧的程式美,影片充分利用了特写、大远景等多种景别,做到了“去舞台化”,体现出粤剧烟波缥缈的写意美。

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于兰认为画面营造出“既华丽又悲凉”的情绪,她分析:“《范蠡献西施》中有不少大红绸子的画面,既像舞台上的边幕条,又放大了边幕条的空间感。这种视觉上的呈现,配合演员的唱念做,给我们观赏者很强的冲击。”

影片还创新了对西施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塑造。“这是一个女性题材的戏曲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肯定了西施这一人物的塑造,“在大的历史框架下,西施从被献到吴国到主宰自己命运,影片表达了女性的主体性,让西施这个人物能够立起来。”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剧照

传承粤剧精髓,拓展传播空间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影片在传承粤剧艺术、拓展粤剧传播途径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认为,《范蠡献西施》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中国电影类型上作出了贡献。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范蠡献西施》通过电影的形式,更广泛地传播粤剧这一戏曲艺术,记录下粤剧艺术家的表演,有很重要的价值。

“本片实现了戏曲电影的传播与传承功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认为,优秀的改编不是复制而是提高,《范蠡献西施》影片通过取消场次片头,强化特写镜头,颠覆了传统舞台剧的男权叙事,既传承粤剧精髓,又反哺了舞台创作。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秘书长赵卫国认为,《范蠡献西施》通过电影语汇拓展舞台调度和艺术表现空间,把粤剧的魅力在大银幕上放大放亮,带给观众新的观影感受。“回忆蒙太奇镜头、拜别时的慢镜头等电影语汇,将戏曲舞台魅力放大升华。”

“粤剧唱腔的美,让我们不懂粤语的观众也萌生了对粤语,对粤剧的浓厚兴趣。”《中国电影报》总编辑张晋锋表示,影片通过这个艺术创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实现传统戏剧与现代电影不同语言的有效融合。

“向粤剧人致敬,向所有坚守同仁们致敬!”广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蒋德富指出,戏曲电影是“小语种电影”,在电影大环境中是不可或缺但又充满困难的,以邓原、潘钧为代表的创作者在粤剧电影上的坚持不容易。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剧照

“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于2018年启动,计划根据同名粤剧舞台剧目,拍摄十部4K高清大型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是继《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睿王与庄妃》之后,该工程的第四部粤剧电影,获第六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优秀戏曲电影美术”奖。随着该工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传统粤剧精品剧目进行电影化的再创造,吸引更多青年观众关注粤剧,传承岭南文化。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