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倭国(日本)倾举国之力,出动4.2万军队、千余战船进攻朝鲜半岛的百济,试图挑战唐朝在东亚的权威。唐朝名将刘仁轨以少胜多,全歼倭军。此战令日本千年内未敢大规模侵华,但挑战心态已现。
一、古代挑战与试探(7-16世纪)
1. 663年 白村江海战
人物:天智天皇、阿昙比罗夫
事件:倭国(日本)倾举国之力,出动4.2万军队、千余战船进攻朝鲜半岛的百济,试图挑战唐朝在东亚的权威。唐朝名将刘仁轨以少胜多,全歼倭军。此战令日本千年内未敢大规模侵华,但挑战心态已现。
2. 14-16世纪 倭寇侵扰
人物:倭寇首领(无明确记载)、戚继光
事件:日本浪人与海盗组成倭寇,频繁劫掠中国东南沿海,仅福建一省便有十余万平民遇害。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平定倭患,但日本已显露对华领土野心。
二、近代扩张战略形成(16-19世纪)
3. 1592-1597年 丰臣秀吉侵朝计划
人物:丰臣秀吉
事件:日本统一后,丰臣秀吉提出“席卷明朝四百余州”的战略,以朝鲜为跳板发动侵华战争。明朝联合朝鲜击溃日军,但日本“大陆政策”思想由此萌芽。
4. 18-19世纪 侵华理论构建
人物:佐藤信渊、并河天民
事件:江户时代学者佐藤信渊在《宇内混同秘策》中提出“先占满洲,再吞中国,最终统治世界”,并将南京定为“未来首都”;并河天民进一步鼓吹“合并中国”的扩张理论,成为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三、明治维新后的全面侵华(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5. 1868年明治天皇扩张敕谕
人物:明治天皇
事件:明治维新后,天皇发布敕谕“凌驾万里波涛,誓振国威于海外”,开启系统性侵华。1874年武力入侵台湾,1879年吞并琉球(今冲绳)。
6. 1894-1895年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人物:伊藤博文、山县有朋
事件: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逼迫清政府割让台湾、辽东,并制造旅顺大屠杀(2万人遇害)。伊藤博文在谈判中称“饿得厉害”,暴露贪婪本质。
7. 1927年 田中奏折与侵华纲领
人物:田中义一
事件: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上制定“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
来源:职场祥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