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咸新区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志愿者化身“文明使者”,从交通路口到垃圾站点,从家庭餐桌到小区楼道,用“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将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垃圾分类等理念播撒进千家万户。多场活动如春风化雨,让文明成为西咸新区最动人的底色。
近日,西咸新区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志愿者化身“文明使者”,从交通路口到垃圾站点,从家庭餐桌到小区楼道,用“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将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垃圾分类等理念播撒进千家万户。多场活动如春风化雨,让文明成为西咸新区最动人的底色。
交通劝导出新招
在正阳街道秦宫二路社区,志愿者深入小区楼栋和交通路口,结合真实交通事故案例,生动讲解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的危害,重点提醒家长群体骑行时规范佩戴头盔。互动环节中,家长王先生感慨:“以前图省事,现在孩子天天提醒我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正阳街道兰池佳苑社区则创新形式,组织80名学生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我先行”活动,孩子们化身“文明小先锋”,用稚嫩童声劝导居民“骑电动车戴头盔”“过马路走斑马线”。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文明出行。窑店街道秦宫一路社区则聚焦酒驾风险,通过发放手册、现场宣讲等方式,倡导居民杜绝酒驾、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垃圾分类成风尚
上林街道世纪大道南社区志愿者发放彩页时,边讲解边示范如何区分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瞧,这个香蕉皮是厨余垃圾,塑料瓶是可回收物。分对了,环境才能更美。”上林街道阳光城社区志愿者在垃圾投放站传授“变废为宝”技巧,如旧报纸改收纳盒、塑料瓶做笔筒。上林街道沣太花园社区针对阳光荟商圈餐饮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志愿者手持分类图谱,指导商户分拣厨余垃圾。一家餐馆老板反馈:“分类后厨余垃圾桶异味少了,顾客都说店里更干净!”底张街道网格员则走进顺陵村,用方言向村民普及分类知识,推动绿色理念向农村延伸。
餐桌美德新萌芽
北杜街道阳光里第一社区以“粒米之约,美德相承”为主题,志愿者用动画视频展示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艰辛旅程。孩子们围坐一堂,听完故事后踊跃分享“按需点餐”“饭菜吃光光”等节约妙招,稚嫩的承诺让勤俭美德扎根心间。
公约治理促和谐
上林街道沣太花园社区创新推行“公约进小区”活动,志愿者结合遛狗不牵绳、楼道堆物等实际案例,用“身边事”解读《居民公约》。居民李阿姨在志愿者指导下练习使用牵引绳:“以前觉得麻烦,现在懂了——牵绳是爱狗护邻!”她感叹公约非“墙上标语”,而是“温情约定”。
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以“小切口”推动“大文明”。接下来,西咸新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持续创新拓展活动内容形式,让文明风尚从“盆景”变“风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文内核。
来源:西咸新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