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个月加印6次,素人作者首部作品如何出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7:03 1

摘要:素人原创首作该如何营销?果麦文化出品、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沧城》讲述了滇西北小城平凡女性的普通人生,赢得读者的自发口碑传播,2025年2月上市后,短短三个月加印6次,发行量突破4万册,迅速成为“市场黑马”,第二部也提上出版日程。这部新人小说是怎么抓住机会和市

编者按:

素人原创首作该如何营销?果麦文化出品、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沧城》讲述了滇西北小城平凡女性的普通人生,赢得读者的自发口碑传播,2025年2月上市后,短短三个月加印6次,发行量突破4万册,迅速成为“市场黑马”,第二部也提上出版日程。这部新人小说是怎么抓住机会和市场的?如何实现破圈生长?

《沧城》是阿措原创的首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沧城,一座云南横断山脉褶皱中的小城,曾经的滇西北粮仓、茶马古道重镇,充斥着来自中原的儒家文化和边地神秘的乡野民俗。青年作家阿措打捞着沧城这座西南小城的民间传说,呈现着女人们的生与死、爱与痛,以不落窠臼的叙事、赤诚而热烈的声音,向我们讲述了命运的荒诞奇诡与真实酷烈。

《沧城》阿措 著果麦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2月

2025年3月12日植树节,阿措的《沧城》正式上市。那天我半开玩笑地发了条朋友圈:“请大家栽在阿措的书里。”

没想到,这部由“野生作者”创作的滇西北女性叙事小说,真的在读者心中扎下了根3个月内加印6次,发行量突破4万册,电子书平台评分稳居9.2(微信读书)和8.6(豆瓣读书)。更重要的是,书上市后,读者们的真挚喜爱和自发的口碑传播,在书业一再低迷的现实中,让人觉得好内容依然有机会。

从“按头安利”到“市场黑马”:一次素人出版的尝试

严格来说,《沧城》是我做编辑后第一本从头至尾独立操盘的国内素人原创小说,当时还是一位素不相识的主持人推荐来的。当然,后来我知道了她是亲爱的柯瓜子,在丽江当地文旅活动的现场,常有她主持的身影。

第一天收到阅读链接,我一口气读完了前十章,有一种没读够的感觉。第二天收到20万字的完整稿,当日就阅读完毕。

阿措的文本,自然流露着一种独特的西南在地风味;直观阅读体感上,故事舒畅且有恰到好处的陌生感。我当时边读边“啧啧”怎么有人这么会写呀。不过,更打动人的是《沧城》传递出来的内在价值。在物质丰裕、没有生存危机的时代,现代人的心灵依然经常陷入困顿不知道如何活下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而《沧城》里的“水仙”被掳去荒蛮的山野,当土匪的伢子,父亲去世时要她活下去,如何活?跟天学,学着活下去。这种原生野性、永不止息的生命力,扑面而来地打动着人。

细读下去,发现书里的女性各有各的遭遇和选择,人物设定虽不完美,但每个角色身上都有很强的“主体性”。故事和情节都透着一股子灵气……

我马上开始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按头安利”。但国内原创文学市场向来难做,更何况是素人的长篇首作。当我兴冲冲推荐时,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热烈反响,大家并不是很想冒险做一本纯素人的小说。

这可不行!我不允许这么好看的小说从我手上溜走。于是我又开始了“按头安利”工程,写方案,做市场分析……在把原文内容理清之后,考虑到体量较大,我又将20万字原稿拆分为两册,先出第一册试水,市场反响好再快速跟进第二册。

封面设计也充满戏剧性。我们推翻了十几版方案,换了两位设计师,终于找到了这本书适合的设计语言一种云南当地的非遗技艺甲马画。甲马里有各种各样的神,酒神、虚空过往之神、山林草木之神、厕神,当然也有财神。甲马万事万物皆有“神”的哲思,和小说空灵的气质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封面的小羊,是书里的小羊,也是阿措曾经养过的小羊阿喜。最初我们预想做成镂空的设计。设计师唐唐在尝试了手绘、橡皮章、转印、AI漫画等各种方式后,做出了终版。书中特定的藏书票图案,本来也是封面的备选之一,虽然落选了,但大家都很喜欢,便做成了定制藏书票。

上市前,我给《当代》的主编徐晨亮老师同步看了稿子,他很欣赏和支持。最后新书上市和《当代》同期刊载,因此有了非常专业的文学期刊的背书和支持。

一只“猛兽”的发梦创作

阿措喜欢说自己是“猛兽”,开公司时原本计划的名字叫“自由猛兽”,可惜系统审核没通过,作罢。在写作上,她也很像一只“猛兽”,非常能写。在几次修改和更改样章过程中,她调整结构和增补故事的能力也都显示出她属于“迅猛”型的创作者。

阿措的出生地在滇西北群山之间的一个小县城,那里至今保留着边地荒野的气息。神婆、斋姑娘、赶马人都在这里真实存在过。《沧城》的底色便是滇西北的这片土地。阿措也曾短暂北漂,因无法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而回归丽江。她笑称,自己像“森林里的菌子”,离开故土便会“死掉”。

阿措的创作始于一次偶然的契机。2023年,朋友以“阿措”为名创作小说,激发了她自己动笔的念头。

《沧城》最初的灵感来自一个画面:沧城十字街头,一位老太婆悄然死去。这个场景如梦境般浮现,随后的人物和情节“不受控制地生长”,最终演变成20多万字的原稿。她形容写作过程“像做梦一般,像发疯一般、吃了毒菌一般”,完全不受控制,只是记录下脑海中自然浮现的故事。书中三位女性被土匪掳走的水仙、终身不嫁的斋姑娘、独自赶马的金凤均有现实原型,来自她从小听过的滇西北民间故事。

“那些我曾经见过的、听过的疯子,有没有可能,只是在这个世界发了疯呢?也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他们体体面面,齐齐整整,过着他们平凡而美好的人生。”

在小说里,她拒绝为笔下的女性正名或评判,而是以记录者的姿态呈现她们的复杂:“她们不需要谁的书写,她们自己便是自己的碑。”

《沧城》的创作恰逢阿措人生的转折点她正经历离婚后的生活重建,成为单亲妈妈。写作成为她自我救赎的方式之一。面对困境时,她会问自己:“如果是水仙,她会怎么做?”书中女性的坚韧,反向滋养了她的现实生活。

阿措自称“野生作者”,写作对她而言是爱好而非职业。“梭哈(全情投入)的前提是能养活自己。”她喜欢王小波、汪曾祺、萧红,他们的语言简洁却富有深意。如今《沧城》的小小出圈让她多少有点意外,但她仍保持松弛:“继续写,说明我在创作;不写了,说明我在好好生活。”

如何让一部“野生小说”破圈生长

一部素人作者的首部作品,营销的启动相对而言较为困难。但半个月后,奇迹发生了各种自发榜单、真情实感的评论如野草般疯长,连批评都带着赞叹。文学作品,尤其是素人小说,要想出圈,基本功要先做到位找到第一批读者,内容细读,口碑传播。以微信读书的共读为例,第一个月时,我们电子书部门的辛辛组织了33个社群共读《沧城》,1万人阅读,好评率96%,很快在微信读书各种榜单上实现数据飙升。

也许大家会觉得电子书是纸书的竞品,但实际上杀死一本纸质书的绝不会是电子书,而是无人知晓。纸书的销量要上升,首先要“不管不顾”地尽可能打出声势。电子书平台读者们的分享,会进一步外溢到小红书、豆瓣等内容平台。很多读者,也会在读过电子书后,收藏一本纸书。

回到作品本身的魅力,结合小说的内容,我们提炼了“女性”“地域”两个核心营销定位词。许多读者留言:“读完《沧城》,想去看看真实的水仙生活过的地方。”

于是,我们的第一轮线下活动,从云南本土出发,开启了茶马古道文化沙龙之旅,联合昆明、大理、丽江、沙溪等地的独立书店,举办“走进沧城”主题读书会,主打的就是滇西北风土的沉浸式体验。

在线上,我们重点投放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种草平台。小众题材也能大众化,其关键在于找到核心读者群。营销不是“为爱发电”,而是让对的内容遇见对的人。尤其是在算法时代,真实的故事和情感依然是最有力的传播点。比如,在抖音渠道打开局面的,是被我们戏称为“榜一大哥”的读书博主温书。找博主推书本质上是寻找会爱上这本书的读者。

以当时抖音拓展近3周内快速投放的测试为例,温书的推书视频出现了单条小爆迹象(短视频长尾效应,截至7月销量过万册),销售了超3600册。马上第一批断货了。与此同时,在预售的情况下(预售通常会影响销售效果),所有数据依然一切向好平均ROI转化能过7,商品加购数超8000。我们抖音拓展小队也十分给力,迅速跟进,与超100位达人建联,为第二轮现货到位时的销售蓄力。

结果没想到,《沧城》开启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预售循环:一直加印,一直补货,一直不够卖,一直预售……在焦灼中,我发现《沧城》成了抖音联盟榜当代文学No.1。上榜的好处之一就是,会有一大批自然流达人挂链推荐,日销稳定在500—800册。

新书上市后,阿措也开启了为“I做E”的营业旅程,小红书、抖音都有间歇性营业。她还参加了几次“激烈”的直播对谈,撒娇卖萌、唠嗑讲八卦,收放自如。读者们在评论区,也是主打一个敢说,一个听劝,分分钟票选,送《沧城》出道了。

在全网搞抽象、被读者喊宝贝的作者@亲爱的阿措

简言之,即使是纯新人小说,内容好,大活人,有意思,还是有机会和市场的。

自由生长:“活人感”永不过时

娱乐圈常吐槽“内娱无活人”,其实哪个行业不是呢?能在台面上保持“真人”状态,本就是件奢侈的事。

很幸运,在做《沧城》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真、活、鲜,感受到了无数的善意。这些都很重要。我愿称之为一个人或者事儿存在的顶级正当性。从人,到文本,到各种做书的过程,甚至头疼的营销也变成了好玩的游戏。也许编辑这份工作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能亲手把一颗野生种子,栽进适合它的土壤。虽然不是每一片土壤都能结出硕果,但总有些地方,允许一颗种子长成它本来的模样。

《沧城》的数据固然令人欣喜,但更珍贵的是这个过程让我们都成为更自由的人。自由有很多个维度,物质的、关系的、时空的、心灵的、情感的,甚至关于存在本身的。

在摘芭蕉、去虎跳峡和吃樱桃之间,我们做了一本书

我和阿措在做书的过程中,甚至从来没有讨论过小说的情节和观点。这期间,我去了云南三次,第一次在阿措家摘芭蕉吃,第二次闵爹爹(阿措的父亲,书封下方毛笔写的“沧城”二字出自闵爹爹之手)载着我们去虎跳峡,第三次在阿措家摘樱桃以及去沙溪做新书分享。直到我们在沙溪做线下分享,才聊到书的内容。当时也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想,这种自由和确认的背后是信赖。

有读者羡慕水仙和斋姑娘的友谊,也有读者怀疑水仙和金凤怎么可能“情敌”见面那么平静。女性之间的情谊和彼此理解,有时候是天然的。在社会结构和挣扎成长的缝隙里,女性有自己的密码,无需多言。所以,我又多了一位天才女友。

Ps:答部分读者催更的问题《沧城》第二部,如果不出意外一切顺利的话,2026年3月会跟大家见面。届时,我们继续在春天里愉快地阅读吧。一审:高茹梦二审:黄小菲三审:黄 璜

来源:出版人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