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到公交站:他用12年“三无”答卷,把“建军节”过成了“为民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4 00:00 1

摘要:8月1日清晨,武汉何家嘴路桃花岛公交场站。59岁的413路驾驶员杨和生身姿挺拔,正逐项检查车辆仪表盘,指尖划过仪表时眼神专注如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今天更要把安全弦绷得紧些,这是给建军节最好的献礼。”他轻声自语,整理衣领的动作仍带着军人特有的严谨。

从军营到公交站:他用12年“三无”答卷,把“建军节”过成了“为民节”

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通讯员 鲁娟 廖瑜 汪燕

8月1日清晨,武汉何家嘴路桃花岛公交场站。59岁的413路驾驶员杨和生身姿挺拔,正逐项检查车辆仪表盘,指尖划过仪表时眼神专注如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今天更要把安全弦绷得紧些,这是给建军节最好的献礼。”他轻声自语,整理衣领的动作仍带着军人特有的严谨。

这位有着38年转业经历的退伍军人,自2009年起从事公交驾驶员工作,至今已有16年公交驾驶生涯,其中12年保持“零事故、零投诉、零违章”的记录,在公交驾驶座上续写忠诚。当天上午8时,见中年女乘客小跑赶站,他温和嘱咐:“慢一点,不着急,请坐稳扶好。”女乘客递水后连声道谢。这样的贴心服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早已是常态。

413路串联东湖、黄鹤楼、宝通寺等景点,日均接待大量游客。杨和生在驾驶座旁备齐景点手册与换乘指南,遇问路乘客总能得到精准指引。“公交车站往前走100米就是宝通寺”,这些话他每天重复数十遍,方便游客出行。

面对途经74个红绿灯、159处斑马线的复杂线路,杨和生总结“三提前”安全法则:提前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减速礼让。每到一站,他都盯着后视镜等乘客安全下车,见赶车乘客会连声安慰。“开公交就是要稳,多考虑乘客安全,多想想家人。”这条曾让新手却步的线路,在他手中成了乘客信赖的“放心线”。

热心肠是杨和生的标签。2010年紧急救助车厢病危男孩,2014年妥善处置女乘客晕倒事件,两次善举均被媒体报道。2015年拾得老人遗失的千元现金与户口本,辗转归还后,老人送平安手绳致谢。今年盛夏,他自费购置藿香正气水与创可贴放车厢,“游客中暑了能应急”,话语间透着温暖。

“明年退休了也要来站台当志愿者。”擦拭方向盘的杨和生语气坚定,阳光为他的鬓角白发镀上金边。没有惊天壮举,这位老军人以日复一日的坚守,在方寸驾驶座上写下对建军节最赤诚的答卷——让为民服务的初心,随每一趟行程延伸。

来源:雪花女神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