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双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阶段,首开股份将宏伟蓝图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触可感的绿色低碳项目,不仅在广度上全面铺开绿色产品矩阵,更在深度上打造出行业瞩目的零碳标杆。其中,旗舰项目首开LONG街的全周期碳中和实践,堪称其探索成果的集大成者。
如果说碳盘查和碳规划是首开股份“双碳”战略的知与谋,那么碳实践则是其战略落地的行与果。
在“双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阶段,首开股份将宏伟蓝图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触可感的绿色低碳项目,不仅在广度上全面铺开绿色产品矩阵,更在深度上打造出行业瞩目的零碳标杆。其中,旗舰项目首开LONG街的全周期碳中和实践,堪称其探索成果的集大成者。
核心案例深度剖析:首开LONG街的双重认证标杆
首开LONG街项目,坐落于北京昌平回龙观地区,其意义远超一个普通的商业街区。作为首开股份城市复兴理念的旗舰作品和北京市回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焕活区域、提升品质的使命。而在”双碳”背景下,首开股份赋予了它更深远的时代内涵-打造城市更新领域的碳中和示范样本。
其最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于获得了行业罕见的双重碳中和认证。这意味着首开股份的碳管理实践,已经实现了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闭环:
1.改造期碳中和认证:在项目建设改造阶段,通过优化设计、使用绿色建材、采用节能施工技术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筑的隐含碳 。对于无法避免的排放,则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抵消,率先实现了项目在建成那一刻的碳中和。
2.运营期碳中和认证:这标志着更高层次的挑战。首开股份在项目投入使用后,持续对其运营阶段的能源消耗进行核算,通过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再次购买自愿减排量(CER)等方式,成功抵消了运营产生的碳排放,实现了持续的零碳运营。
“双重认证”的达成,意义重大。它不仅证明了首开股份具备了在单一项目中实现全周期碳中和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为高密度的城市存量更新项目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一条清晰、可行的路径。这一实践,从根本上回答了城市更新如何与”双碳”目标相结合的时代命题,其示范价值远超项目本身。
绿色产品矩阵的全面铺开
“首开LONG街”是塔尖的明珠,而支撑这座塔尖的,是首开股份在各类产品线中广泛而深入的绿色实践。公司并未将绿色低碳局限于个别明星项目,而是系统性地构建了覆盖不同标准、不同技术路径的绿色产品矩阵。
高标准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公司严格对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大力推进高星级绿色建筑的开发。例如,其在梧桐星宸项目中,从围护结构、生态景观、节水、绿色建材等多个维度入手,全力打造三星级绿色建筑。
截至2025年7月,首开股份累计取得的星级绿色建筑认证规模已达2000余万平方米,其中代表最高水平的绿建三星级项目规模达357万平方米,这一规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前沿技术的引领性探索:首开股份积极探索和应用国际前沿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其开发的密云国樾天晟项目,是北京市首个全被动式建筑社区,通过高气密性围护结构、无热桥设计和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实现了极低的建筑能耗。该项目不仅是国内首个同时获得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认证和LEED金级预认证的住宅项目,更代表了国内住宅节能技术的顶尖水平。
绿色运营理念的创新性延伸:首开股份的绿色理念不止于建好房子,更延伸到用好房子。公司积极在项目中推广绿色租约,例如在首开LONG街的商铺租赁中,向餐饮租户提出绿色餐厅的环保倡议,鼓励租户签订包含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条款的绿色租赁条约。这一创新举措,将减碳责任从开发商延伸至使用者,构建了共同参与的减碳生态。
绿色供应链的协同化构建
建筑的碳排放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游的建材生产和运输。首开股份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全链条减碳,必须将绿色理念向上游传导。为此,公司积极加入了由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共同发起的绿链行动,承诺践行不绿色,不采购的原则。
通过在招标采购环节引入环保、低碳等可持续发展指标,优先选择符合绿色标准的供应商和产品,首开股份不仅保障了自身项目的绿色品质,更以市场需求为杠杆,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房地产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来源:物语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