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肠道菌群和人体的代谢、营养、免疫、发育、衰老、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日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表示,菌群移植相当于给患者肠道“土地”重新播撒健康的“种子”和“肥料”,目的是重建患者肠道内部的健康微生态平衡。
“肠道菌群和人体的代谢、营养、免疫、发育、衰老、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日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尹震宇表示,菌群移植相当于给患者肠道“土地”重新播撒健康的“种子”和“肥料”,目的是重建患者肠道内部的健康微生态平衡。
据介绍,福建省首个微生态诊疗中心于日前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我们强调‘一全四化’理念,即实现全程管理,并将诊疗过程向规范化、个体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全面推进。中心将以菌群移植技术为核心,为更多难治性复杂性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态诊疗中心执行主任任建林说,“例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耐药、肿瘤治疗增敏等问题,我们依托规范化技术平台与多学科协作,建立了全流程标准化体系,并以消化内科为中心,联合肝胆胰外科、肿瘤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据了解,菌群移植治疗范围包括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传统治疗无效的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病等消化系统慢病;自闭症谱系障碍、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肿瘤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疾病都可以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治疗。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态诊疗中心将肠菌制成胶囊,方便患者使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肝脏是和肠道联系最为密切的器官,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和炎症因子,通过门静脉直抵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谈及肠道菌群移植治疗疾病的机制,任建林解释,当肝病患者菌群失衡时,毒素入肝可诱发炎症和纤维化,肠道菌群移植能有效阻断这一恶性循环。
“厦门大学海峡医学中心微生态诊疗中心挂靠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14年起开展肠菌移植工作,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该技术的医疗单位之一。在微生态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研究基础,具备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落地的条件。”尹震宇介绍,肠道微生态会影响如慢性肝病、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程和转归。(林林 石青青)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