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喝起来没门槛,老茶客都喝岩茶普洱,茶圈也有鄙视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6:20 1

摘要:视频中的扮演者分别扮演了四川白茶、云南白茶、福鼎白茶等角色,服饰装扮由普通到精致。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中午喝茶时,刷到一条视频,名为“白茶圈中的鄙视链”。

视频中的扮演者分别扮演了四川白茶、云南白茶、福鼎白茶等角色,服饰装扮由普通到精致。

根据角色出场的前后顺序,他们的语气也变得越来越谄媚。

这确实是把一部分人对于白茶三六九等的划分,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评论区里,也有人借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那人说,白茶也要分这么细吗?白茶价格便宜,喝起来也没有门槛,老茶客喝的都是普洱和岩茶。

停停停,怎么突然就开始代表老茶客了呢?

中国茶叶一共被分为六大类,并没有哪项数据明确显示老茶客都在喝普洱和岩茶呀。

这么堂而皇之地将白茶放在了鄙视链的最底端,依据从何而来?

对此,村姑陈只想说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

针对那位茶友“白茶价格便宜”的观点,先来辩驳一二。

诚然,你的确能够在白茶的世界里轻松找到价格亲民的口粮茶。

比如,一年两季可采,产量较大的寿眉。

品质不错的寿眉,百来元一斤的并不少见,经常作为老茶客们的口粮茶首选。

新手喝白茶,我们也会推荐他优先选择寿眉,毕竟它的价格亲民,入手门槛不高。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白茶只有便宜货。

白茶品类的划分相当细致。

单拿福鼎白茶来说,主要品类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每个品类又各自有等级区分。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白茶还能被进一步分为荒野茶、有机茶、台地茶等等。

荒野银针、荒野牡丹、头采米针以及高山核心产区的白毫银针等等,这些品类的原料十分稀缺,品质卓绝,价格也足以称得上昂贵。

白茶,尤其是高品质白茶,对工艺的要求极高,日光萎凋的工艺,是真正的“看天做茶”,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制茶师傅的心血。

这些投入,也是白茶价值的组成。

另外,白茶具有越陈越香的优势。

优质的高年份老白茶,价格中也会包含多年的仓储成本。

虽然岩茶、普洱中顶级产品的价格令人作舌,但它们当中的普通品类,以及非知名山头的茶,价格低的比比皆是。

如果用岩茶、普洱的高端代表,去对比白茶的口粮茶,得出“白茶便宜”的结论,显然有失公允。

要么,就是本身就对白茶抱有偏见。

《3》

说白茶的品茶门槛低,也只是看到了白茶风味最表面的一层。

白茶工艺质朴,不炒不揉,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天然滋味。

新白茶清甜、纯净的风味,相比岩茶的浓烈、生普的猛烈,更容易被新茶友接受。

这种低门槛,是白茶吸引新茶友的优势。

“容易入口”,绝对不等于“容易喝懂”。

白茶的魅力,正在于它细腻、清雅,而富有层次的变化。

从新白茶鲜灵的毫香、花香,到老白茶沉稳的药香、陈香、枣香,这些风味的变化都需要茶友们去细心捕捉。

特别是白毫银针这类滋味极其清雅纯净、鲜爽度高的茶类,要想真正喝懂它并不简单。

习惯了喝浓茶的茶友,喝白毫银针反而会觉得淡而无味。

浓非厚,淡非薄,能欣赏到白毫银针的“毫香蜜韵”,需要一定的门槛。

所以,白茶入门易,精通难。

虽然白茶不乏容易被喝懂的品类,但其深厚的底蕴同样值得去探索、去品味。

《4》

认为老茶客都喝岩茶、普洱,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

茶叶的世界丰富多彩,每个人的品味都是不同的,茶叶的价格与个人偏好也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顶级的牛肉,岩韵十足,但未必符合每一位老茶客的味蕾,有的人就是喝不惯岩茶的霸道。

白茶的纯净温和,反而能吸引他们。

茶叶从来都不是越贵越好。

真正的老茶客往往心胸开阔,乐于尝试不同的茶类。

他们的茶桌上,今天可能是老丛水仙,明天可能是熟普,后天又会换成了荒野牡丹王。

根据季节、身体状态和心情等不同的因素,去选择最想喝的那杯茶,才是常态。

仅仅用岩茶、普洱,就去定义所有的老茶客,既不符合事实,也暴露了自己短浅的见识。

《5》

白茶,已经是六大茶类中,拥有许多资深拥趸的一类。

毕竟它既有平易近人的一面,又有高雅清丽的一面。

能欣赏它的人,必然不会被外界的流言裹挟。

茶友们也不必被“老茶客喝什么”的论调束缚,喝茶是取悦自己的事。

放下对贵茶、名茶的盲目追逐,才能静心喝好茶。

他人的选择无关紧要,自己的喜好才应该被正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