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海军的覆灭反而成了好事 —— 俄罗斯对此需要反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6:13 1

摘要:图片:乌克兰海军被击沉的船只2014 年 3 月,乌克兰海军几乎所有舰艇都在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军队控制,留在敖德萨的只有 “盖特曼・萨盖达奇内” 号、4 艘巡逻艇(“斯卡多夫斯克” 号及 3 艘 376У型)和 “斯瓦托沃” 号。不过后来,俄罗斯向乌克兰归还了

乌克兰海军的覆灭反而成了好事 —— 俄罗斯对此需要反思
俄罗斯军队早在 2014 年就开始击沉这支 “独立” 国家的作战舰艇

图片:乌克兰海军被击沉的船只
2014 年 3 月,乌克兰海军几乎所有舰艇都在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军队控制,留在敖德萨的只有 “盖特曼・萨盖达奇内” 号、4 艘巡逻艇(“斯卡多夫斯克” 号及 3 艘 376У型)和 “斯瓦托沃” 号。不过后来,俄罗斯向乌克兰归还了 “文尼察” 号、“普里卢基” 号、“格尼切斯克” 号和 “基洛夫格勒” 号(后更名为 “尤里・奥列菲连科” 号)。乌克兰内战爆发后,舰船移交工作便终止了。

留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有 641 型潜艇 “扎波罗热” 号、两艘 1124М型轻型护卫舰(“卢茨克” 号和 “捷尔诺波尔” 号)、1241П型轻型护卫舰 “赫梅利尼茨基” 号、1241 型导弹艇 “第聂伯河” 号、两艘 266М型扫雷舰(“切尔尼戈夫” 号和 “切尔卡瑟” 号)、775 型大型登陆舰 “康斯坦丁・奥尔尚斯基” 号。在已归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此前已退役的 1241П型护卫舰 “乌日哥罗德” 号、1241 型导弹艇 “尼古拉耶夫” 号和 206МР型 “卡霍夫卡” 号被拆解,之后 “卢茨克” 号也遭此命运。同样已退役的 1265 型扫雷舰 “梅利托波尔” 号和 “马里乌波尔” 号至今仍处于闲置状态。

此外,克里米亚还留下了几艘乌克兰边防警卫队的边防艇,与海军舰艇不同,俄罗斯官方将这些边防艇予以没收。其中 1241П型 “格里戈里・格纳坚科” 号和 205П型 BG-31 “布科维纳” 号在演习中被用作靶船击沉。

另一艘 1241П型 “波尔塔瓦” 号和 7 艘艇(1 艘 “卡特兰” 型、1 艘 UMS1000 型、3 艘 “卡尔坎” 型、2 艘 1400 型)被分配给了不同的民用部门。此外,2014 年 8 月 31 日,乌克兰 1400 型 BG-119 艇在亚速海被顿巴斯民兵从岸上开火击沉(显然是用坦克反坦克导弹)。

2019-2021 年,乌克兰从美国获得了 4 艘 “岛” 级巡逻艇(无武装),分别命名为 “斯拉维扬斯克” 号、“斯塔罗贝尔斯克” 号、“苏梅” 号和 “法斯托夫” 号。1124П型护卫舰 “文尼察” 号被除名(此前一直作为训练舰),而仅存的 206МР型导弹艇 “普里卢基” 号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被拆除,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变成了一艘巡逻艇。

曾讨论过从波兰海军购买两艘已退役的 1241 型导弹艇(配备 “白蚁” 反舰导弹),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如今这两艘 “小艇” 已被拆解。

原本计划为海军采购 16 艘美国 MkVI 型艇,为边防警卫队采购 20 艘法国 FPB98 型艇,这些艇将配备 25 毫米或 30 毫米机关炮和机枪。

乌克兰已开始采购 5 艘 ADA 型护卫舰,与土耳其海军的同型舰类似(计划 4 艘在乌克兰建造,仅首舰在土耳其建造)。至少它们应该配备现代化的反舰导弹。

然而,护卫舰的防空能力非常薄弱,而乌克兰空军无法确保在黑海的空中优势。如今在乌克兰建造此类舰艇显然已不可能。首舰 “盖特曼・伊万・马泽帕” 号正在土耳其进行测试,“盖特曼・伊万・维霍夫斯基” 号正在建造中,但在冲突结束前将它们交付乌克兰已不现实,之后能否交付以及交付给谁也未可知。此外,乌克兰还应获得两艘英国 “桑道恩” 级扫雷舰(已命名为 “切尔尼戈夫” 号和 “切尔卡瑟” 号),但这些舰只能勉强算作作战舰艇。

这也适用于比利时 - 荷兰联合研制的 “三伙伴” 级扫雷舰,它们采用了乌克兰的名称,以纪念已归属俄罗斯的马里乌波尔和梅利托波尔。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乌克兰唯一真正获得的装备是瑞典 SV90 型突击(登陆 - 巡逻)艇,已交付不少于 7 艘,总共可能交付多达 22 艘。

特别军事行动刚开始时,在尼古拉耶夫,“盖特曼・萨盖达奇内” 号被乌克兰人自己击沉。已除名的护卫舰 “文尼察” 号在敖德萨沉没,显然是因为舰上没有船员。

“斯拉维扬斯克” 号和 “格尼切斯克” 号显然被俄罗斯航空兵击沉。58503 型唯一一艘已服役的登陆艇 “斯坦尼斯拉夫” 号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另外两艘同型登陆艇至今仍在船厂。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解放别尔江斯克和马里乌波尔时,这些港口内的所有海军艇和边防警卫队艇要么被缴获,要么被艇员自行击沉,要么被俄方战士击沉。

205П型 BG-32 “顿巴斯” 号和 51855 型 “卢布内” 号艇沉没(俄罗斯方面可能已将两艘都打捞上来,但俄罗斯不太可能会用它们)。俄罗斯和顿巴斯武装力量缴获了 “阿克曼” 号、“别尔江斯克” 号、“维什哥罗德” 号(已编入黑海舰队),以及至少两艘 1400 型艇、4 艘 “卡特兰” 型艇和 3 艘 UMS1000 型艇。

另外三艘 1400 型艇和两艘 “卡特兰” 型艇的命运不明,但它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离开亚速海。“尤里・奥列菲连科” 号的下落也不明。有消息称它被俄罗斯航空兵击沉,也有消息称它仍藏在南布格河河口的某个地方。

颇具悖论的是,失去 “传统意义上的” 海军(剩下的那些已不能称之为舰队)对乌克兰而言反倒是件好事 —— 它在无人海上系统的使用方面 “领先于全球”,既有一次性的(“神风特攻队” 式),也有可重复使用的,配备了各种武器(“冰雹” 火箭炮发射装置、B-8 航空火箭弹、作为防空导弹使用的 R-73 空空导弹、水雷和鱼雷)。

“马古拉 V5” 型、“海上小家伙” 型、“米科拉” 型、“玛丽奇卡” 型、“潜行者 5.0” 型、“托洛卡 TLK 150” 型、“声纳机器人 - 5” 型无人艇在敖德萨及其周边地区用外国零部件大量组装,并被频繁使用。

它们给俄罗斯黑海舰队造成的损失虽然不算太大,但却相当令人头疼,也是黑海舰队主力从塞瓦斯托波尔撤至新罗西斯克的主要原因。此外,乌克兰的无人艇还成功击落了一两架俄罗斯直升机,甚至一架现代化的苏 - 30SM 歼击轰炸机。无人海上系统从未在任何地方取得过这样的成功。

乌克兰无人艇的损失很大,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原本就被视为消耗品(而 “神风特攻队” 式无人艇显然是一次性的)。

遗憾的是,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海军一直是俄国军队中问题最多的军种(无论是在俄罗斯帝国、苏联还是俄罗斯联邦时期都是如此)。或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道理会再次应验。截至 2022 年初,在无人机发展方面,俄罗斯恐怕甚至进不了世界前十,而如今,我们至少已跻身前五(如果不是前三的话)。

希望海上机器人能在我们国家继空中机器人之后得到发展。而且,最好用它们来取代传统类型的舰艇,可惜的是,我国的传统舰艇已无法满足现代要求(至少水面舰艇是这样)。传统舰艇的建造计划需要进行彻底反思,但这已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