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最爱吃红烧肉,可当红烧肉里有酱油后,它就“失宠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30 01:50 1

摘要:厨师程汝明望着盘中色泽红亮的红烧肉,心中却满是疑惑:“这道不放酱油的红烧肉,主席真能吃得惯吗?”

1961年除夕夜,中南海菊香书屋飘出阵阵肉香。

厨师程汝明望着盘中色泽红亮的红烧肉,心中却满是疑惑:“这道不放酱油的红烧肉,主席真能吃得惯吗?”

要知道,三年前他第一次为主席做红烧肉,就因用了酱油被原封不动退回。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开国领袖对红烧肉情有独钟,甚至还为它改变了一道菜的传统做法?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冲的普通农家。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红烧肉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到的“奢侈品”

年幼的毛泽东常蹲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文七妹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进铁锅。

柴火噼啪作响,肉块在油锅里滋滋冒油,八角、桂皮的香气混着肉香弥漫整个厨房。

有一回,父亲毛顺生外出经商,母亲特意给孩子们做了红烧肉。

当揭开锅盖的瞬间,毛泽东和弟弟们眼睛都直了。

母亲夹起一块颤巍巍的红烧肉放进他碗里:“慢点吃,锅里还有。”

软糯的肉块入口即化,咸香中带着一丝回甘,这味道从此刻进了他的记忆深处。

多年后,毛泽东曾对身边人感慨:“小时候最盼着过年,不为别的,就想尝尝母亲做的红烧肉。”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求学。临行前,母亲特意为他准备了一罐红烧肉。

在学校,毛泽东常常省下自己的口粮,将红烧肉分给家境贫寒的同学。

同学们吃着这来自韶山的美味,听毛泽东讲述家乡的故事,心中对这位胸怀大志的少年充满敬佩。

1927年春节,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率部队来到井冈山。当时正值寒冬,物资极度匮乏。

为了让战士们过个好年,毛泽东派人到宁冈杀猪,挑运到茨坪,每人分三斤猪肉。

他还特意交代炊事班:“一定要给伤病员多留一些。”

除夕那天,毛泽东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年夜饭。

虽然只有糙米和盐水煮肉,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毛泽东夹起一块肉,对身边的战士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天天都能吃上红烧肉。”

1935年2月,长征途中的红军抵达云南扎西。

正值除夕,后勤人员好不容易为毛泽东准备了一碗红烧肉、一碗米酒。

但他却摆摆手:“同志们还饿着肚子,我怎么吃得下?”

转身将这些“年夜饭”全部分给了伤病员。

战士们含泪吃下这份特殊的年夜饭,而毛泽东就着辣椒和糙米饭,继续研究作战地图。

延安时期,窑洞的油灯常常亮到深夜。

每当毛泽东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警卫员吴连登就会悄悄走进厨房。

他知道,只有那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能让主席紧绷的神经暂时放松。

1947年转战陕北时,毛泽东三天三夜没合眼指挥作战。

当吴连登端着红烧肉进屋,他顾不上擦手就夹起一块:“这可比任何补药都管用!”

1954年,程汝明刚调任毛泽东的厨师,就遭遇了“滑铁卢”

他按传统做法用酱油烧制的红烧肉,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经过打听才知道,早年毛泽东在酱油里亲眼见过蛆虫从此对酱油“敬而远之”。

为了让主席吃上满意的红烧肉,程汝明反复试验。

他尝试用冰糖炒出糖色给肉块上色,用盐和香料调配出独特的咸香。

当第一盘改良后的红烧肉端上桌,毛泽东尝了一口后眼睛一亮:“小程,这味道对了!”

从此,这种不用酱油的红烧肉成了中南海餐桌上的常客。

程汝明还发现,毛泽东喜欢吃肥肉,认为肥肉可以补脑。

于是,他在制作红烧肉时特意选用猪肋骨旁边的带皮五花肉,这个部位的猪肉五花三层,肥瘦相间,口感独特。

为了让肉更加入味,程汝明还会加入腐乳汁提鲜,这也成为毛氏红烧肉区别于其他红烧肉的重要特点。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泽东主动提出不吃肉。

工作人员心疼他日夜操劳,偷偷在饭菜里加了小块红烧肉。

毛泽东发现后,严肃地说:“全国人民都在节衣缩食,我怎么能搞特殊?”

从那以后,他的餐桌上再也没出现过红烧肉,直到灾情缓解。

但毛泽东对红烧肉的喜爱从未改变。

1976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仍惦记着这道熟悉的味道。

最后一次吃红烧肉时,他颤巍巍地夹起一块,喃喃自语:“还是这个味儿……”

这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品尝最爱的美食。

程汝明回忆说,毛泽东吃饭时从不浪费一粒粮食。

有一次,一块红烧肉掉在桌上,毛泽东立刻捡起来吃掉。

他还教导身边的工作人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

这种简朴的生活作风,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历久弥新

如今走进韶山的餐馆,几乎每家菜单上都有“毛氏红烧肉”

与普通红烧肉不同,这里的肉块更大,色泽更红亮,还会加入腐乳汁增添独特风味。

游客们夹起一块红烧肉,不仅是在品尝美食,更像是在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韶山宾馆行政总厨谭丰介绍,毛氏红烧肉在食材上的要求十分严苛。

他们会选择在本地山中放养的土猪,体重在100斤左右,这样的猪肉更加劲道、鲜嫩。

制作时,先将五花肉焯水,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块,用白糖炒至深红色后加入高汤,再放入料包小火慢煨一个半小时。

出锅前淋上少许明油,一盘深红与翠绿相结合的毛氏红烧肉就完成了。

程汝明退休后,将这道红烧肉的做法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年轻厨师。

湘菜大师徐大斌作为“毛家菜传承第一人”,不仅将毛氏红烧肉推介到多个国家,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徒弟。

他常说:“主席吃的不是红烧肉,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人民的牵挂。”

2018年,“毛氏红烧肉”获评“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

如今,韶山毛家食品有限公司已将毛氏红烧肉制作成罐装的即食产品,成为展示韶山红色旅游形象的重要纽带。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这道承载着特殊意义的菜肴,早已超越了美食本身,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印记。

当我们今天品尝毛氏红烧肉时,依然能从那浓郁的香味中,感受到一位伟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

来源:史料布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