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台头镇李王庄村,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或提着蔬菜叩响独居老人的家门,或穿着红马甲在河边巡查防溺水,或系着围裙在“饺子宴”的案板前挥汗如雨。她就是38岁的马新凤,一位从事防水电商行业的普通村民,却用四年如一日的公益坚守,成为村民心中的“身边榜样”。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在台头镇李王庄村,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或提着蔬菜叩响独居老人的家门,或穿着红马甲在河边巡查防溺水,或系着围裙在“饺子宴”的案板前挥汗如雨。她就是38岁的马新凤,一位从事防水电商行业的普通村民,却用四年如一日的公益坚守,成为村民心中的“身边榜样”。
方寸食堂藏暖意,饺子宴里传真情
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村民们买菜成了难题,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常望着空荡荡的菜篮犯愁。彼时做防水电商的马新凤,看着邻居们在微信群里发送的求助信息,心里像被揪了一下。“都是乡里乡亲,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犯难。”马新凤说,当时村里征集志愿者,她便报名了,而她的公益路也由此开启。
2022年村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她积极报名当志愿者。环境整治时,她拿着扫帚带头清理犄角旮旯;政策宣讲时,她用方言让晦涩条文通俗易懂……无论是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还是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将时间和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村民夸赞她是“万能凤”时,她却把功劳归于团队:“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
每当村里举办饺子宴活动,马新凤总会跟其他志愿者早早来到村里的幸福食堂,择菜、剁馅、擀皮……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这样的场景,从2022年村里开办幸福食堂起,便成了节日里的固定风景。
平日里,她总惦记着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一有空就往老人们家里跑,帮老人扫扫院子、擦擦窗户,坐下来听老人讲讲过去的事,拉几句家常,问问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等等。
“新凤就跟我们自己家的闺女一样,很上心,很贴心。”78岁的张奶奶说,对老人们来说,马新凤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陪伴与牵挂。
逢年过节,马新凤会带着儿女一块去看望身边需要关爱的老人。儿子帮老人拎东西,女儿给老人读报纸,兄妹俩也成了村里的小志愿者。“妈妈说,帮助别人就像播种,种得越多,收获的快乐就越多。”马新凤的女儿说。
碧水岸边守平安,暑期公益播希望
生活中的马新凤,总是带着一股积极乐观的劲头,脸上挂着笑,心里装着乡亲们的冷暖。她常说:“能帮到大家,我自己也开心。”这朴素的话语,正是她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生动写照。
最近,马新凤又多了个新身份——村级防溺水小组的组长。据介绍,暑假期间,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李王庄村设了6个防溺水小组,每个组里有10个孩子,马新凤是小组长之一。平时,她会通过给家长发防溺水宣传材料、自救知识等,让家长孩子了解防溺水的重要性。同时,不定期到河边走访巡查,劝导孩子们远离危险水域。
如今的马新凤,依然每天在电商店铺和村庄公益间忙碌着,平时,她也会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展示村里的公益活动照片,帮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公益活动。有顾客给她留言:“冲着你做的好事,我也会买你的产品。”这份信任,让她更加坚信:“善意是会传递的。我做的这点事,就像投入水里的石子,总能泛起涟漪。能被人需要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我会一直把公益做下去。”
在李王庄村,像马新凤这样的“好榜样”还有很多。他们用点滴善举汇聚成爱的暖流,滋润着村庄的每个角落;他们用真心换真情,以行动传温暖,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以“小我”的微光照亮了“大家”的温情,也点燃了更多人参与公益的热情。
来源:寿光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