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 “针语纾痛” 团队走进三甲医院:聆听患者声音,传播电针知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3:06 1

摘要:为深入了解电针镇痛治疗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收集患者真实反馈以支撑科学研究,同时向社会普及电针相关医学知识,近日,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 “针语纾痛” 社会实践团队在曹教授的指导下,11 位团队成员联动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医院、浙江省红十字会医院

为深入了解电针镇痛治疗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收集患者真实反馈以支撑科学研究,同时向社会普及电针相关医学知识,近日,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 “针语纾痛” 社会实践团队在曹教授的指导下,11 位团队成员联动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医院、浙江省红十字会医院(原杭州市红会医院)及温州市中医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问卷发放、访谈调研及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回收有效问卷 332 份。

多院联动,前期对接筑牢基础

实践团队首先与四家医院的针灸科、疼痛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前期对接。在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医院、浙江省红十字会医院,团队成员与科室医护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各医院电针治疗的开展情况、患者群体特点以及不同病症患者接受电针治疗的效果差异;同时,团队对适合开展线下调研和科普宣传的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温州市中医院的线上调研,团队也与院方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机制,明确了线上问卷发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线上线下同步,全面收集患者声音

活动正式开展后,团队成员分为多个小组,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在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中医医院、浙江省红十字会医院,团队成员佩戴统一标识,在候诊区、治疗室及病房向患者说明调研目的,发放精心设计的电针镇痛相关问卷。问卷内容涵盖治疗效果、操作体验、服务需求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收集患者的真实想法。同时,团队成员还与部分患者进行了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电针治疗的认知、接受度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温州市中医院则采用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团队通过医院官方平台将问卷推送给相关患者,便捷高效地收集到了不同地域患者的反馈信息。

在杭州市中医院,一位因骨折外伤入院的患者表示:“在遵照医嘱下,自己经常使用电针,一般一周四五次,用于减轻疼痛不适。” 队员们认真记录患者的每一条建议,同时询问治疗过程中的细节感受,丰富调研内容。

科普宣传并行,传播电针知识

除了调研工作,团队还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三家开展线下活动的医院,团队向过往患者及家属发放电针治疗的科普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电针的原理、适应症、优势等知识,解答大家的疑问。团队成员还准备了印有科普知识的宣传单和国风扇,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多方肯定,实践活动意义深远

浙江省中医医院的一位医务工作人员对团队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既为科研收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也让更多人了解了电针这一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很有帮助。”

参与实践的团队成员表示,在曹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锻炼了沟通和调研能力,更深刻认识到医学科普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正确认识电针治疗,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 “针语纾痛” 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患者反馈信息,也有效传播了电针治疗的科普知识,架起了一座连接高校、医院与社会公众的桥梁,为电针治疗的推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曹世华)

来源:健康10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