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爱看,多拍!”晋城《派出所的故事》栏目架起警民沟通桥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6:03 1

摘要:“派出所24小时都有人值班吗?”“民警夜里都在忙什么?”带着群众的普遍关切,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推出纪实栏目《派出所的故事》,用镜头带观众沉浸式体验基层警务,播出后反响强烈。7月30日,记者采访了政治处小编苏凯,探寻镜头背后悄然架起的警民连心桥。

纪实镜头下的警民连心桥

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派出所的故事》栏目纪实

“派出所24小时都有人值班吗?”“民警夜里都在忙什么?”带着群众的普遍关切,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推出纪实栏目《派出所的故事》,用镜头带观众沉浸式体验基层警务,播出后反响强烈。7月30日,记者采访了政治处小编苏凯,探寻镜头背后悄然架起的警民连心桥。

镜头里的真实警务日常

5月19日首期节目,镜头聚焦西街派出所。民警职国明在苏凯的镜头前,向观众细致介绍日常工作。

当晚21时39分,处理疑似家暴警情后民警刚返回,22时15分又接到社区纠纷报警。调解完毕,警力立即投入商圈和重点区域的夜间巡逻,守护城市 “烟火气”;后半夜则深入小巷、居民小区排查。凌晨1时16分,处置醉酒人员躺卧路边警情;3时46分,处理电动车电瓶被盗案,引导当事人调看监控;4时17分,再处置噪音扰民警情……

一夜密集出警,跟拍的苏凯直呼“累”,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基层民警的辛劳。视频发布后,评论区反响热烈:“好看,爱看,多拍!”“基层民警太辛苦了!”“致敬一线民警!”……朴素的留言里,满是对民警的理解与敬意。

警务公开,接足“地气”

“看到网友留言,感觉这样做特别有意义。”苏凯感慨道。派出所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工作既承载法律威严,又饱含民生温度。

创作之初,团队反复思考:群众真正需要怎样的警务科普?“不是生硬的法条,也不是猎奇案件,而是遇到问题时知道该找谁、何时该报警、如何合法解决邻里纠纷、民警如何反诈劝阻。”基于此,《派出所的故事》确立了“以案释法、以情动人”的理念,举起纪实镜头,跟随民警深入一线,聚焦群众身边事。

镜头下,鲜有重大刑事案件的渲染,更多是关乎民生的琐碎警情:调解噪声纠纷、找回走失宠物、救助路边醉汉……栏目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生动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让群众明白“警察为什么这样做”“遇到类似情况自己该怎么办”,使警务公开从抽象的制度要求变为具象的生活指引。

搭建双向理解的情感桥梁

“警察会不会烦?”“小事报警会被嫌麻烦吗?”由于缺乏直接沟通,部分群众对公安工作存在误解,而基层民警在高强度工作中,也常面临“付出不被理解”的困惑。栏目团队深知,要搭建的不仅是知识之桥,更是情感之桥。

栏目采用综艺化剪辑“先逗乐再走心”,全程跟拍民警接警响应、规范处警、调解法理交融、回访担当等流程。如第三集社区民警回访镜头中,既呈现依法调解过程,也记录其检查辖区场所的身影。这种立体呈现,让群众看到民警执法的严谨与服务的真诚,消弭距离感,发现民警专业之外,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派出所的故事》播出七集,反响积极:社区居民受启发规范经营、加强防诈,感叹民警夜间辛劳,警民情感悄然加深。公安系统内,民警从中感悟岗位价值、规范接处警,部分单位还以栏目案例为素材,开展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推动基层警务提质增效。

综艺化剪辑包裹着警务真实内核,法律条文配表情包、处警过程添加幽默话语,并未消解职业严肃性,反而让群众深刻理解这份职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镜头记录的每一帧背后,是汗水与付出,是磨炼与成长,更是收获的喜悦与创新的探索。这座由纪实镜头架起的警民连心桥,正越筑越牢。

来源:晋城政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