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5日,一件由“数学帝”葛军与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葛军联袂创作的紫砂壶“π”在宜兴烧成出窑。这件作品将数学符号、公式、图像融入紫砂壶,打破传统紫砂壶装饰局限于书画、花鸟、山水等艺术题材的定式,把原本看似与艺术毫无关联的数学元素融入其中,将科学的理性美与紫砂壶
8月5日,一件由“数学帝”葛军与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葛军联袂创作的紫砂壶“π”在宜兴烧成出窑。这件作品将数学符号、公式、图像融入紫砂壶,打破传统紫砂壶装饰局限于书画、花鸟、山水等艺术题材的定式,把原本看似与艺术毫无关联的数学元素融入其中,将科学的理性美与紫砂壶的艺术感性美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此举使紫砂壶从单纯的饮茶器具转变为科学文化传播的载体,提升了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数学帝”葛军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因参与江苏省高考数学命题、所出试卷难度较大而被大众熟知。他主要从事竞赛数学、解题理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研究,参与过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江苏省高考数学卷的命题工作,2010年任江苏高考数学卷命题组副组长。网传其参与命题的年份,江苏数学高考平均分较低,因此被网友称为“数学帝”。
记者现场“阅读”这件紫砂壶作品后发现,壶盖钮形似“π”(圆周率符号),壶身呈现创作者对数学概念的艺术化呈现,将抽象数学语言转化为视觉符号,让静态壶面兼具数学动态美,也体现了创作者对跨学科融合的探索,使实用器物兼具艺术欣赏与文化传播价值,引发人们对数学与艺术关联的思考。
“俯视这件紫砂壶,还能发现‘天圆地方’的设计,体现数学逻辑关系。”紫砂艺人葛军说。他同时表示,创作数学题材紫砂壶能满足特定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对于热爱科学、从事科研工作或对科学文化感兴趣的人群而言,带有科学元素装饰的紫砂壶是彰显个人兴趣和独特品味的选择,区别于传统装饰的紫砂壶,开辟了新的市场细分领域。(何小兵)
来源:何小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