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日子啥时候能熬出头?"王婶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刚拔的杂草,眼睛望着自家三亩水田直叹气。
"这日子啥时候能熬出头?"王婶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刚拔的杂草,眼睛望着自家三亩水田直叹气。
她家男人在县城工厂打了十年工,去年被裁员后整天窝在家里喝闷酒;儿子大专毕业在城里送外卖,每月交完房租连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
这样的场景,在当下的中国农村比比皆是。
种地不赚钱,打工没门路,创业怕赔钱——这成了多少40、50后中年人的心病。
但您知道吗?
在广东、浙江一些地方,聪明的农民已经找到了新门路:在稻田里养一种叫"禾虫"的虫子,亩产值能到6万元,夫妻俩管上20亩地,年入20万轻轻松松。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项目,看完您就能上手操作。
一、禾虫到底是何方神圣?
禾虫学名叫"疣吻沙蚕",长得像蜈蚣又像蚯蚓,浑身裹着黏液,看着确实有点瘆人。
但您别嫌它丑,这玩意儿在广东可是"水中人参",酒店里一盘清蒸禾虫能卖到300块。更关键的是,它和水稻是天生一对:水稻的根系给禾虫提供栖息地,禾虫的排泄物又是天然肥料,两者共生能减少30%的化肥用量。
去年珠海斗门区的陈大哥试种了5亩,光禾虫就卖了28万,加上水稻收入,亩均效益是普通稻田的15倍。
更绝的是,这玩意儿不用天天守着,每周巡两次田就行,特别适合咱们这些既要顾家又想赚钱的中年人。
二、为啥说现在做正好?
1. 市场需求暴涨。
城里人现在讲究"吃奇吃鲜",禾虫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在粤港澳大湾区供不应求。珠海一家水产公司去年收购价就涨到120元/斤,还经常断货。
2. 政策大力扶持。
国家现在推行"稻渔综合种养",每亩补贴能到500元。像浙江德清、广东中山这些试点地区,政府还帮忙修田埂、通水电,前期投入能省不少。
3. 技术门槛低。
别看是养虫子,其实比养鱼简单多了。禾虫生命力强,只要水温15-30℃、水质达标,基本不用喂饲料。咱们农民最擅长的就是看田管水,这活儿正对路。
三、手把手教您操作(重点!)
第一步:选田改田(关键中的关键)
选地:要选保水性好的黏性土田,坡度不能超过3度,面积3-5亩最合适。
改田:把田埂加高到50厘米,四周挖深30厘米的环沟,中间开"十"字形浅沟。田里每亩
撒200斤石灰消毒,再铺10厘米厚的腐殖土。
防水:安装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套60目纱网防敌害,排水口做沉沙池。
第二步:投苗管理(三步走)
选苗:4月买卵化苗,每亩放2万粒卵(约5斤)。要选颜色金黄、扭动有力的苗种,别图便宜买发黑的次苗。
控水:前期保持15厘米浅水,让禾虫适应环境;中期(6-8月)加深到30厘米,促进生长;后期(9月后)逐渐排水,刺激禾虫钻泥产卵。
喂食:每周往沟里扔20斤米糠+10斤豆饼,下雨天加喂10斤螺蛳肉。注意别喂太多,水发臭就完了。
第三步:收割销售(两茬赚钱)
第一茬:9月水稻抽穗时,用网兜在环沟抄底,每亩能收30-50斤成虫。
第二茬:11月水稻收割后,排干田水,等禾虫钻到表层再收,这茬能收50-80斤。
销售:联系当地水产市场或酒店,现在很多地方有禾虫合作社包回收。也可以搞直播卖货,现捞现发,价格能多卖30%。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血泪教训)
1. 水质管理。
去年安徽老李的田全军覆没,就是因为用了养猪场的废水。禾虫对水质要求高,PH值要6.5-7.5,氨氮不超过0.2mg/L。每周必须测一次水,发现水变浑马上换水。
2. 天敌防范。
青蛙、水蜈蚣是禾虫的天敌。要在田埂上铺塑料膜防青蛙,进水口加双层纱网。发现水蜈蚣就用茶麸水(每亩5斤)泼洒,效果特别好。
3. 种植搭配。
别光种水稻,可以套种莲藕、茭白。浙江德清的张姐套种莲藕,每亩多赚8000块,禾虫产量还增加了20%。
4. 保险意识。
一定要买农业保险!去年台风过境,广东阳江有3户没买保险的,20亩禾虫全泡汤。现在人保有专门的稻渔保险,每亩保费120元,政府补贴60%。
这个项目最适合两种人:一种是家里有3-5亩水田,不想外出打工的;另一种是夫妻档想小规模创业的。
初期建议先试种3-5亩,等技术摸透了再扩大。
记住:禾虫养殖不是暴利行业,但胜在稳定、省心。
现在加入还能赶上政策红利期,等三年后满大街都在养的时候,可就没这好机会了。
中年人的出路不在城里,就在脚下这片土地里。
来源:农民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