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8点,黄阁坑地铁站涌出的人流中,刘守鸿步履轻快。这个从湖南来深求职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走出地铁口,按高德地图导航步行十分钟,便抵达了龙城CC创意街区的“青龙湾·青年驿站”。“通过青年驿站公众号提前提交的相关资料,前台管家小哥很快帮我办理好了入住手续。我入住
清晨8点,黄阁坑地铁站涌出的人流中,刘守鸿步履轻快。这个从湖南来深求职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走出地铁口,按高德地图导航步行十分钟,便抵达了龙城CC创意街区的“青龙湾·青年驿站”。“通过青年驿站公众号提前提交的相关资料,前台管家小哥很快帮我办理好了入住手续。我入住的是精装五人间,独立桌椅、带锁衣柜、设施一应俱全,公共洗衣区井然有序,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从出地铁到安顿下来,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刘守鸿在驿站日记里写道,这个细节让他对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温暖而高效。
这是龙岗区“有得住”计划服务青年的日常一幕。截至今年7月,龙岗区已建成17个“青龙湾·青年驿站”,提供623张床位,规模全市第一;通过“青年驿站+就业驿站”双站融合模式,助力超半数入住青年实现就业,66.8%选择扎根龙岗。从短期住宿到长期安居,从求职应聘到职业发展,龙岗正构建起一套覆盖青年成长全周期的“住房-就业-服务”生态体系,让“来龙岗,有得住”从承诺变为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
双站融合,打破求职安居的信息壁垒
在龙城CC街区的“双站融合”示范点,就业服务区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周边三公里企业的招聘信息,与青年公寓区的入住信息形成动态匹配。这种创新模式让“职住一体”从概念变为现实——青年入住驿站后,系统会自动推送适配的岗位信息;企业发布招聘需求时,也能快速检索到驿站内符合条件的人才。
“我们通过空间融合、服务协同、智慧管理三个维度,构建7×24小时全周期服务闭环。”龙岗团区委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已入选广东省“小而美”促就业创新举措案例,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运营四个月来,CC街区示范点已服务青年2.88万人次,发布岗位1990个,助力2121名失业登记人员实现再就业。
38岁的黄智伟正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从个体经营转型求职的他,通过宝龙街道就业驿站举办的比亚迪专场招聘会,在专员“一对一”指导下成功入职。“驿站不仅帮我修改简历,还根据我的经验推荐了最合适的岗位方向。”黄智伟的经历印证了双站融合的精准效能——这里不仅提供物理空间,更搭建起人才与产业的对接桥梁。
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驿站设计了分层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开设AI简历诊断和面试陪练;为技能型人才对接"青年夜校"的职业培训课程;为跨行业求职者提供“岗位直通车”服务。数据显示,龙岗区青年驿站的就业转化率已达51.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全周期保障,从7天过渡到7年扎根的阶梯式服务
“青龙湾·青年驿站只是起点,我们要构建的是‘7天过渡-7个月安居-7年扎根’的全周期保障体系。”龙岗区住房建设局负责人表示,“有得住”计划包含四大核心板块:作为求职过渡舱的青年驿站、提供租房优惠的青年公寓、助力安家的青年置业服务,以及支持创业的无忧空间。
在柠盟公寓,毕业未满三年的大专生王琳以每月25元/㎡的价格租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租金比市场价低近四成,楼下就是购物中心,地铁三站直达公司。”这种高性价比的住房选择,来自龙岗区累计建设筹集的211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加上梳理整合的5560间市场主体房源,形成了多层次的住房供给体系。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政策设计呈现精准梯度: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享受青年驿站15-30天免费住宿;入职初期可申请“青年房卡”,以市场六折价格租住绿海山河逸居等优质公寓;工作稳定后,天萃世纪雅苑等可售型人才房项目提供专属购房优惠。这种阶梯式服务让青年能根据自身情况平滑过渡,减轻安居压力。
为解决重点企业的人才住房需求,龙岗区还创新开展“孵化器-保障房”专项对接。汉熵科技、优艾智合机器人等219家企业已通过专项分配,获得1883套住房资源。“住房问题解决后,我们的人才流失率下降了27%。”康冠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表示,企业员工入住呈祥花园后,团队稳定性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让安居服务更懂青年需求
在万科天誉花园的全屋智能样板间,语音控制的灯光、自动调节的空调、实时监测的燃气报警器,构成了未来居住场景的雏形。作为全国首个既有保障房全屋智能改造项目,这里的1741户家庭已率先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改造初期面临不少阻力,很多租户担心智能设备会侵犯隐私。”项目负责人回忆,团队通过“自主预约平台+逐户解释+个性化方案”的四阶段推进法,让安装完成率从启动阶段的41%提升至80%。如今,这套包含智能门锁、环境监测、紧急呼叫等功能的系统,已成为保障房品质升级的标配。
线上服务同样体现科技温度。高德地图上的“龙岗有得住”专题图,集成了17个青年驿站的实时床位查询、预约入住和导航功能;“团团找offer”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青年精准推送就业资源;“团团来探店”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龙岗的特色商圈和文化场所,帮助新市民快速融入城市。
这种数字化服务延伸到社区治理层面。在荷谷美苑小区,112台标清摄像头升级为高清设备,63台高空抛物专用摄像头与AI安防一体机形成智能防控网络。改造后,小区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下降68%,快递失窃等问题基本绝迹。“科技不仅提升了居住品质,更增强了青年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小区物业经理说。
城市融入,从物理空间到情感归属的体验升级
每周五晚,CC街区的驿站广场都会变身露天剧场,脱口秀表演、非遗体验、行业沙龙等活动轮番上演。这些累计超过100场的活动,吸引了近4900人次参与,成为青年社交的重要纽带。
为帮助青年深度融入城市,龙岗区设计了“城市体验包”——内含区内博物馆门票、网红店铺优惠券和文化场馆体验券。结合“龙岗驿站文化打卡路线”,新市民可以低成本探索城市魅力。数据显示,参与过文化体验活动的青年,选择扎根龙岗的比例比未参与者高出23个百分点。
46岁的李桂连从未想过,来深务工能有如此丰富的体验。这位初中文化的家政从业者,通过横岗街道就业驿站的职业规划指导,不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还参加了驿站组织的插花课程。“现在我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导航,还知道哪里能看到免费的艺术展览。”李桂连的转变,展现了“有得住”计划超越住房本身的深层价值——让每个来到龙岗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青年驿站的7天免费住宿,到青年公寓的租金优惠;从就业驿站的精准对接,到全屋智能的品质提升,龙岗区“有得住”计划正以系统化思维破解青年安居难题。数据显示,今年7月,龙岗区青年驿站申请量环比上升15%,服务青年约1200人,申请入住比例达2.5:1,这些数字背后,是青年对这座城市的信任与期待。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青年“留下来”的决心:他们在驿站找到第一份工作,在公寓组建小家庭,在产业园实现创业梦。正如刘守鸿最终选择在驿站附近长租时所说:“龙岗不仅给了我一个房间,更给了我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如今,行走在龙岗的街头,“来龙岗,有得住,创未来”的标语随处可见。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这座城区对青年的承诺——在这里,每一个逐梦的脚步都能找到稳稳的支撑,每一份奋斗的热情都能收获成长的回响。
来源:深圳龙岗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