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社区能人变成“社区合伙人”,为居民排忧解难;与志愿者一起手工制作文创产品,售卖后救济辖区孤困人群;打造微信公众号,办事指南、社区服务电话等触手可得……哈尔滨市香坊区六顺街道赣水社区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径,不仅打开了居民参与治理的通道,更架起了通往幸福的桥梁
将社区能人变成“社区合伙人”,为居民排忧解难;与志愿者一起手工制作文创产品,售卖后救济辖区孤困人群;打造微信公众号,办事指南、社区服务电话等触手可得……哈尔滨市香坊区六顺街道赣水社区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径,不仅打开了居民参与治理的通道,更架起了通往幸福的桥梁。
能人变身“合伙人”,社区吹哨齐报到
在赣水社区的手工文创屋,何英阿姨正耐心指导几位老邻居剪纸技法。这位剪纸达人如今有了新身份——“社区合伙人”。何英阿姨是赣水社区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这个常住人口2704人的社区里,如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社区书记王作鑫带领团队摸索出妙招——将社区能人巧匠转化为“社区合伙人”。
社区工作人员沉入网格,摸清每家每户情况,更用心挖掘居民中的“宝藏”:会修理的师傅吴志忠、懂医疗的爱心医生张昊天、花草养护达人尹建忠、擅长烹饪的徐宣丽……社区广泛吸纳辖区党员、商企、社区能人、志愿者,邀请他们签订共建协议,正式成为“社区合伙人”,推行“居民需要、社区吹哨、能人报到”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社区已登记在册的能人巧匠达30余人。他们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爱心义剪解决老人“头”等大事、送医上门温暖病患、美食课飘香楼道……2024年以来,由“合伙人”领衔的志愿活动已开展62次。
“一起赣好事”,小文创汇成大暖流
走进赣水社区一楼服务大厅,一辆小推车格外引人注目。车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手工制品:印着励志话语的帆布挎包、色彩鲜艳的冰箱贴、精美的画作摆件。这个项目源于社区党委书记王作鑫的一个朴素想法。最初是她和网格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这份心意迅速感染了很多志愿者和爱心企业。
项目被命名为“一起赣好事”,采用“以买代捐”的创新模式。“我们制作了一些文创的背包,上面印上好看的图案,还有激励的话语,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辖区一家医院加入“一起赣好事”,工作人员制作了一批手工挎包送到社区,社区再低价售卖出去,用“换来”的钱给社区贫困老人购买生活用品。
爱心居民、关注社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踊跃购买,涓涓细流汇成慈善活水。售卖所得为孩子购置了新书包和学习用品,为独居老人送去了米面油和暖心的慰问……更贴心的是,社区还将部分文创产品免费赠予特殊群体和商户,26位独居高龄老人每人配备了防走失钥匙链,10家餐饮商户收到了实用的安全知识冰箱贴。
“赣水之家”一键通达,智慧服务零距离
2024年5月,社区精心打造的“赣水之家”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成为居民掌上的“百事通”。
“这个公众号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输入’,特别照顾像我们这样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社区居民张大爷边说边演示。他在对话框输入“电话”二字,社区地址和联系电话瞬间弹出;输入所属楼栋的数字编号“11”,对应的《便民服务卡》一目了然;想找网格员,输入指定数字就能直接添加微信。
“赣水之家”集纳了社区党建动态、详尽的办事指南(涵盖优待证、高龄津贴、新生儿医保等15类便民服务)、及时的“小赣广播”(通知公告、政策宣传)三大板块。公众号还嵌入了“一刻钟服务圈”功能,辖区医院、药店、美食、公交站点尽在掌握,甚至能看到赣水社区全景VR。自上线以来,“赣水之家”浏览量已超千次,在线解答和协助居民解决实际难题60余件,成为传播政策、服务群众的新桥梁。
从发掘“社区合伙人”激活内生力量,到创新“一起赣好事”汇聚慈善暖流,再到打造“赣水之家”实现智慧服务零距离,赣水社区以一系列务实创新的“小招数”,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撬动了基层治理“大效能”。
来源:金台资讯